不做糖尿病“后备军”TE-pemic技术让你远离慢性病 |
![]() |
说起糖尿病,相信身边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它是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外的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健康的“隐形杀手”,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称为“21世纪的灾难”。
糖尿病患者居高不下 防控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呈猛增态势,据调查显示,我国约9700万成年人患有糖尿病,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1.6%,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比例高达50.1%。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糖尿病“后备军”。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后备军有机会发展成糖友。
可见,对糖尿病的防控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不仅十分重要, 更是迫在眉睫之事。然而,无论是“预备军”还是“正役军”,多糖尿病的防控都不能掉以轻心。
糖尿病高危人群,你中枪了吗?
每一种疾病的产生并非简单的一步跨越,两者之间还存在一个时期。从健康人都糖尿病患者,中间还存在一个“糖尿病前期”,这是个至关重要到可以决定糖尿病走向的阶段,很多时候却不为人所重视。而处在“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范围非常广,一般年龄40岁以上,之前查出过血糖异常,体型较胖者;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代谢异常,如血脂异常、血压和尿酸偏高的人;长期暴饮暴食,饮食较油腻者;常口渴、多尿、食欲旺盛、体重减轻症状者;皮肤瘙痒、视力下降等都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另外,如果缺乏运动、吸烟、酗酒、久坐等不良习惯,糖尿病也有可能盯上你。
对糖尿病易患人群来说,要做到“未病先防”, 才能远离疾病的困恼。
糖尿病 一种不可忽视的慢性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例如心、脑、肾、神经系统的损害,甚至威胁生命安全。血液里的糖高了,就会导致血管“垃圾”产生,血管壁受损堵塞,血液循环变得缓慢,加之自身集聚的代谢废物与环境毒素等有害物质,血管所到之处会引发重要器官的衰竭。
此外,虽然糖尿病发病具体机制仍未明确,但是炎症因子与其却是密切相关。多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血清中TNF-a水平有关,其可以通过JUN氨基端激酶(JNK)阻断骨骼肌内的胰岛素信号传导,从而影响糖代谢。另外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1b,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TE-pemic慢病绿色预防医疗体系 或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新机
对于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早已已经成为医学界一个重要课题。如何为主要慢性疾病高风险人群提供风险干预和预防医疗服务,探索有效的慢病防控关键技术平台,全球医学界多年来上下求索。
值得欣喜的是,2015年,广东腾湃医疗联合全球预防医学方面的专家学者经过长期的探讨、研究,并结合预防医学最前沿的技术、经验及成果,由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博导、国际靶向干预学会副主席,广东腾湃医疗首席科学家张积仁教授称主持建立了更为全面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E-pemic慢病绿色预防医疗体系。通过慢病分子层面的早期预警,以及靶向干预和排除慢病风险因子,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让人们远离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
TE-pemic技术创始人张积仁教授称,TE-pemic慢病绿色预防医疗体系整合了环境医学、功能医学、分子医学、细胞免疫及生物医学技术,通过健康评估和分子、蛋白、细胞等的检测,建立健康预警机制,可靶向排除人体内的炎症因子、病毒微粒、胆固醇,脂肪,尿酸等特定有害物质。恢复代谢正常功能,所以将慢病风险因子进行靶向干预和排除,对预防和干预糖尿病等慢性病极为关键。
同时,TE-pemic慢病绿色预防医疗体系的这项新技术的诞生,不仅填补了我国慢病风险评估和干预技术的空白,也将为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带来新机。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中疾控发布2025年“五一”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2025-04-30)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健康防线从娃娃抓起 (2025-04-23)
- 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2025-04-01)
- 江西对50岁至74岁人群免费开展肺癌重点筛查 (2025-03-28)
- 入睡难怎么办?专家回应睡眠热门话题 (2025-03-26)
- 莫把结核当感冒 专家提醒儿童结核病防治关注这四点 (2025-03-25)
- 吃药的这几个误区 你避开了吗? (2025-03-24)
- 流感仍处于中流行水平 疫苗接种便利性亟需提升 (2025-03-06)
- 春季重点传染病如何防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画重点 (2025-02-28)
- 何为钙化?医生提醒: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 (2025-02-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