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今日 Science 封面:重磅三连!肠道菌群竟对肿瘤免疫疗法如此重要

今日 Science 封面:重磅三连!肠道菌群竟对肿瘤免疫疗法如此重要

今天,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线,“肠道菌群与癌症”荣登封面。《科学》杂志的编辑们用不同的肠道菌群拼成了“癌症缎带”的模样,以强调这些微生物对于肿瘤免疫疗法的重要性。▲最新一期《科学》杂志的封面(图片来源:V.Altounian/Science)在本期《科学》杂志中,三篇重磅研究同期发表。它们有的表明带有特殊肠道菌群的患者有着更好的预后,有的则指出缺乏肠道菌群会让免疫疗法不起效。因此,对微生物组的调控有望成为肿瘤免疫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项研究来自两名法国教授的课题组。GuidoKroemer教授与LaurenceZitvogel教授的团队发现,肠道菌群对免疫疗法的效果起到了关键作用。当患者使用抗生素后,抗PD-1疗法的效果就变得很差。通过对肺癌和肾癌患者的取样分析,研究人员们发现那些无法从免疫疗法中受益的患者,体内缺乏一种叫做Akkermansiamuciniphila的细菌。随后,他们用小鼠实验证明了这种细菌的益处。首先,他们利用粪便移植的方法,分别在用抗生素处理过的小鼠(本身对免疫疗法无应答)体内移植入了“免疫疗法有反应”和“免疫疗法无反应”的患者的菌群。如同研究人员预期的那样,前者恢复了对免疫疗法的应答,而后者则依旧对免疫疗法没反应。更有趣的是,倘若让后者再口服Akkermansiamuciniphila,则能重塑免疫疗法的疗效。这项研究清楚地支持了肠道菌群对于抗PD-1免疫疗法的重要性。▲带有不同微生物的小鼠,对肿瘤免疫疗法的反应截然不同(图片来源:《科学》)本期《科学》杂志上的另外两篇相关论文则关注黑色素瘤,这也是多款抗PD-1免疫疗法最初获批的适应症。其中,一项研究的负责人是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J.A.Wargo教授,另一项研究则来自芝加哥大学的ThomasF.Gajewski教授团队。前一项研究里,研究人员分析了112名接受抗PD-1免疫疗法的患者的口腔与肠道菌群。他们发现,那些对免疫疗法“有反应”的患者,其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均和“无反应”的患者有显着不同。对30名“有反应”以及13名“无反应”的患者粪便分析结果表明,前者体内Ruminococcaceae家族的细菌丰度更高。而功能性的分析则进一步发现,前者体内的合成代谢通路更为丰富,系统免疫力与抗肿瘤免疫力也更强。后一项研究有着类似的设计。在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免疫疗法前,研究人员们检查了他们的粪便样品,并用16S核糖体RNA测序、宏基因组测序、以及定量PCR的技术,对特定菌类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那些“有反应”的患者体内,Bifidobacteriumlongum、Collinsellaaerofaciens、以及Enterococcusfaecium都更为丰富。而接受了这些细菌的小鼠对肿瘤有着更好的控制,T细胞反应更强,免疫疗法的效果也更好。▲微生物会成为新一代精准疗法吗?(图片来源:《科学》)《科学》杂志同期刊登了佛罗里达大学ChristianJobin教授的专文评述,认为使用微生物组,我们有望带来全新的精准疗法。正如Jobin教授所言,微生物组是寻找下一代新药的宝库。打通微生物组与免疫疗法之间的道路,能为我们带来全新洞见。(生物谷Bioon.com) 温馨提示:87%用户都在生物谷APP上阅读,扫描立刻下载!天天精彩!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