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三甲医院只用进口药?真相曝光

三甲医院只用进口药?真相曝光

出了件奇怪的事。▍医院只用进口药近日,行业流传一张某医院“处方购药申请表”的图片。信息显示,有医生发起的处方购药使用申请流程,被药剂科评估退回。退回原因:建议使用进口药品,因该进口药品不占药占比。如图:进口药享受“超国民待遇”,似乎又增加一个铁证。其实事出有因。▍事出有因,卫计委有规定在2016年5月20日,国家卫计委曾发布《关于公布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的通知》。公布了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盐酸埃克替尼、吉非替尼三个药品的谈判结果。同时各地在2016—2017年的采购周期内,不再另行组织谈判议价。鼓励优先采购和使用谈判药品。▍4省开绿灯随后,首先重庆市卫计委在2017年4月19日发布《关于不将国家谈判药品纳入药占比统计的通知》。计划在2016-2017年药品采购周期内,各医疗机构统计、填报药占比指标时不计算此3个药品。2017年4月,人社部又有36个药品谈判成功后,11月15日,安徽省卫计委发布《关于加强药品采购使用管理的通知》表示:国家谈判药品不纳入药占比。另外,广东、浙江等地,也有类似的规定。双方谈判,这些药品降价,政策给予优先使用的承诺;患者费用降低、药品销量有突破,最后达成协议皆大欢喜。这没什么不妥,于情于理也说得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国家也鼓励优先使用直到2017年的最后几天,事情有了变化。2017年12月2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发布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品的公告(第一批)(2017年第173号)》,有17个品规,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巧合的是,这里面就有国家卫计委3个谈判药品中的2个。对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在2016年03月05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中说的也很明确:在医保支付方面予以适当支持,医疗机构应优先采购并在临床中优先选用。▍冲突了,怎么办?如果根据国务院的鼓励政策,两个国产药品都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医院再优先使用进口的产品,显然跟政策也有冲突了。道理很简单,过了一致性评价,说明两者的效果一样,同时政策都鼓励临床优先使用。此时再以药占比为抓手,区别对待,药企做一致性评价的付出,不免受打击。不过,还是应该注意到,国家药品谈判的时间在前,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在后,这个时间差,使政策在实际执行中,确有一些冲突之处。2018年起,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会越来越多。随着新形势的出现,相信,这些政策落地的细节问题,一定会有妥善的解决。(生物谷Bioon.com) 温馨提示:87%用户都在生物谷APP上阅读,扫描立刻下载!天天精彩!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