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药有32个过亿单品 研发费用近16亿 |
![]() |
医药网4月18日讯 近日,中国生物制药公布了2017年业绩,收入148.19亿元,同比增长9.4%;研发费用更高达15.95亿元,占收入比例10.8%。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生物制药有32个品种销售额过亿元,其中,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高达31.69亿元,天晴甘美注射液、凯纷注射液、凯时注射液均超过10亿元。
30亿大品种领军,32个单品销售过亿
2017年,中国生物制药收入148.19亿元,同比增长9.4%,2013-2017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7.2%。归属于本集团权益持有者应占盈利21.71亿元,较去年增长约32.6%。值得一提的是,其销售过亿的单品有32个,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4个,新产品销售占收入比例13.1%。
中国生物制药2017年主要产品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由正大天晴研制的治疗乙肝新药,2010年2月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是国内首家获淮生产该制剂的企业,3月推出市场,2017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该产品是新一代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口服药,主要用于治疗乙肝病毒感染,其抑制病毒复制的能力强大,拥有耐药率极低的特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2016年的市场份额超过40%,仅次于原研药厂商。
天晴甘美注射液:2005年,以甘草为原料提取分离甘草酸,再将结构异化的专利药天晴甘美注射液上市;2017年销售额达19.25亿元,同比增长4.0%。未来,以甘草为原料的系列药可确保正大天晴维持保肝降酶药的市场领先地位。
凯纷注射液:由中国生物制药下属北京泰德研发生产,在2005年推出,2017年销售额达15.73亿元,同比增长31.6%。该产品是根据DDS理论研制而成的脂微球靶向缓释制剂,具有独特的靶向性,大大提升产品的镇痛效果,副作用明显降低。
凯时注射液:是根据药物运载系统( DDS )理论制成的脂微球靶向制剂,能有效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也是国内首种脂微球靶向缓释制剂。该产品自上市以来获得多个国家奖项,2012年12月再次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对外国制药企业的GMP认证许可。2017年销售额达10.90亿元。
研发费用近16亿
中国生物制药研发费用情况(单位:亿元)
在研发方面,中国生物制药以结合自主创新、联合开发及仿创开发的研发理念,专注于心脑血管、肝病、抗肿瘤、镇痛和呼吸系统等治疗领域的新产品研发。2017年,研发费用达15.95亿元,占收入比例10.8%,位居国内药企前列。
中国生物制药在研产品情况
据了解,中国生物制药现有研发基地10个,研发人员超过2000人;已累计有临床批件、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申报生产的在研产品共477件。
踏入2018年,中国生物制药在研发方面也是捷报频频。据公告显示,1月10日,其附属公司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的托妥(瑞舒伐他汀医药网新闻
30亿大品种领军,32个单品销售过亿
2017年,中国生物制药收入148.19亿元,同比增长9.4%,2013-2017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7.2%。归属于本集团权益持有者应占盈利21.71亿元,较去年增长约32.6%。值得一提的是,其销售过亿的单品有32个,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4个,新产品销售占收入比例13.1%。
中国生物制药2017年主要产品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由正大天晴研制的治疗乙肝新药,2010年2月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是国内首家获淮生产该制剂的企业,3月推出市场,2017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该产品是新一代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口服药,主要用于治疗乙肝病毒感染,其抑制病毒复制的能力强大,拥有耐药率极低的特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2016年的市场份额超过40%,仅次于原研药厂商。
天晴甘美注射液:2005年,以甘草为原料提取分离甘草酸,再将结构异化的专利药天晴甘美注射液上市;2017年销售额达19.25亿元,同比增长4.0%。未来,以甘草为原料的系列药可确保正大天晴维持保肝降酶药的市场领先地位。
凯纷注射液:由中国生物制药下属北京泰德研发生产,在2005年推出,2017年销售额达15.73亿元,同比增长31.6%。该产品是根据DDS理论研制而成的脂微球靶向缓释制剂,具有独特的靶向性,大大提升产品的镇痛效果,副作用明显降低。
凯时注射液:是根据药物运载系统( DDS )理论制成的脂微球靶向制剂,能有效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也是国内首种脂微球靶向缓释制剂。该产品自上市以来获得多个国家奖项,2012年12月再次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对外国制药企业的GMP认证许可。2017年销售额达10.90亿元。
研发费用近16亿
中国生物制药研发费用情况(单位:亿元)
在研发方面,中国生物制药以结合自主创新、联合开发及仿创开发的研发理念,专注于心脑血管、肝病、抗肿瘤、镇痛和呼吸系统等治疗领域的新产品研发。2017年,研发费用达15.95亿元,占收入比例10.8%,位居国内药企前列。
中国生物制药在研产品情况
据了解,中国生物制药现有研发基地10个,研发人员超过2000人;已累计有临床批件、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申报生产的在研产品共477件。
踏入2018年,中国生物制药在研发方面也是捷报频频。据公告显示,1月10日,其附属公司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的托妥(瑞舒伐他汀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