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药企布局国内市场 赛诺菲哮喘治疗药有望今年上市 |
![]() |
医药网5月3日讯 哮喘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四大顽症之一,也是仅次于癌症的世界第二大致死和致残疾病,是由于过敏、循环系统或肺的充血、支气管水肿、肾或心脏的疾患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激动等各种病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据 WHO 预测,至 2025 年哮喘患者将增至 4亿人。我国哮喘患者也已从十年前的不足2000万人增至3000万,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并以儿童多发。
三级医院占绝对市场,门诊和急诊是患者主要就诊渠道
从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医院处方分析系统(RAS)数据中显示,2017年哮喘处方金额在总体处方金额占比超4.40%,并实现2.30%的增长。
随着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哮喘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着公众的健康。国内哮喘用药应用市场,主要集中在二、三级医院;由于哮喘治疗的难度很高,因此三级医院占据绝对市场。
数据来源:医院处方分析系统 (RAS)
同时,受哮喘发病特点影响,门诊和急诊是患者主要就诊渠道。目前治疗哮喘药物应用主要集中分布在呼吸内科门诊、小儿普通内科门诊、呼吸内科病房等。值得关注的是,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慢性疾病,且儿童的发病率是成年人的2-3倍,如不积极治疗,儿童哮喘中约1/3至1/2的人可迁延至成人。
数据来源:医院处方分析系统 (RAS)
观国内市场,以外资品牌为主导,跨国医药巨头竞相布局
中国的哮喘用药以西药为主;更由外资品牌药占主导,跨国医药巨头欲进一步狂扫中国市场。
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的哮喘药厂家是阿斯利康和葛兰素史克,两家占据大部分市场,事实上两家市场情况旗鼓相当,但单类产品又各有千秋。在喷雾剂市场上,葛兰素史克占优势,而口服片剂市场,则由默沙东和阿斯利康称雄。阿斯利康开发的呼吸类药物Benralizumab,在嗜酸性表型严重哮喘患者中有独特的作用方式,能够显著的降低哮喘的发作,改善肺功能及症状,并且每年的用药次数更少。
数据来源:医院处方分析系统 (RAS)
赛诺菲严重哮喘治疗药物Dupixent有望今年上市
从处方数据中,我们观测到哮喘药集中在呼吸系统药物、抗感染药及中药三种用药类型。其中,呼吸系统药物的占比从2016年的58.57%突破到2017年的61.19%, 而抗感染药的占比从2016年的18.86%下降到2017年的15.85%,中药占比相对持平,整体用药的集中度有进一步提升。
数据来源:医院处方分析系统 (RAS)
在临床应用上,哮喘治疗药物主要为化学药。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控制药物是指需要长期每天使用的药物,控制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缓解药物是指按需使用的药物,缓解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
近几年,随着全球空气和环境恶化,哮喘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且哮喘病素有难以治愈、治疗周期长等特点,全国抗哮喘药物销售增长迅速。孟鲁司特钠属于治疗哮喘的控制药物,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的白三烯 CysLT1(LTD4)受体拮抗剂,能显著改善顺炎症指标,对哮喘患者有明显疗效。该药由于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已成为治疗慢性哮喘的新一代药品。在国内抗哮喘药物中,批准上市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产品只有孟鲁司特钠和扎鲁斯特两类,其中孟鲁司特钠占主要。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医药处方用药系统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样本医院抗哮喘药物中孟鲁司特钠的市场份额为达到 11.98%,同比增长11.53%,位居抗哮喘药物种类中市场份额第二位。
数据来源:医院处方分析系统 (RAS)
在全球范围内,呼吸系统用药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0.6%,到2015年市场份额将超过270亿美元,在中国,其整体市场容量也在逐年增加,且上升速度超过医药行业的增速。而这一现象也使得呼吸系统用药市场呈现容量大、增速快的特征。雾霾更是将呼吸系统用药市场变成一块诱人的巨型蛋糕,居高不下的发病率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呼吸系统用药被认为是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药品市场之一,而哮喘药占据呼吸系统用药的半壁江山,也是各个国际医药巨头争相占据席位的巨大市场,但是该市场在中国并没有被完全激活,尚有市场空间可挖掘。
今年,赛诺菲宣布FDA已经接受了Dupixent的补充生物制剂上市许可申请。这款新药有望今年上市成为部分中度至重度成人和12岁及以上青少年哮喘患者的附加维持疗法。我们也希望随着市场上新型药物的不断出现,真正给到患者带来更多改善治疗甚至疾病治愈的福音。
医药网新闻
三级医院占绝对市场,门诊和急诊是患者主要就诊渠道
从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医院处方分析系统(RAS)数据中显示,2017年哮喘处方金额在总体处方金额占比超4.40%,并实现2.30%的增长。
随着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哮喘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着公众的健康。国内哮喘用药应用市场,主要集中在二、三级医院;由于哮喘治疗的难度很高,因此三级医院占据绝对市场。
数据来源:医院处方分析系统 (RAS)
同时,受哮喘发病特点影响,门诊和急诊是患者主要就诊渠道。目前治疗哮喘药物应用主要集中分布在呼吸内科门诊、小儿普通内科门诊、呼吸内科病房等。值得关注的是,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慢性疾病,且儿童的发病率是成年人的2-3倍,如不积极治疗,儿童哮喘中约1/3至1/2的人可迁延至成人。
数据来源:医院处方分析系统 (RAS)
观国内市场,以外资品牌为主导,跨国医药巨头竞相布局
中国的哮喘用药以西药为主;更由外资品牌药占主导,跨国医药巨头欲进一步狂扫中国市场。
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的哮喘药厂家是阿斯利康和葛兰素史克,两家占据大部分市场,事实上两家市场情况旗鼓相当,但单类产品又各有千秋。在喷雾剂市场上,葛兰素史克占优势,而口服片剂市场,则由默沙东和阿斯利康称雄。阿斯利康开发的呼吸类药物Benralizumab,在嗜酸性表型严重哮喘患者中有独特的作用方式,能够显著的降低哮喘的发作,改善肺功能及症状,并且每年的用药次数更少。
数据来源:医院处方分析系统 (RAS)
赛诺菲严重哮喘治疗药物Dupixent有望今年上市
从处方数据中,我们观测到哮喘药集中在呼吸系统药物、抗感染药及中药三种用药类型。其中,呼吸系统药物的占比从2016年的58.57%突破到2017年的61.19%, 而抗感染药的占比从2016年的18.86%下降到2017年的15.85%,中药占比相对持平,整体用药的集中度有进一步提升。
数据来源:医院处方分析系统 (RAS)
在临床应用上,哮喘治疗药物主要为化学药。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控制药物是指需要长期每天使用的药物,控制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缓解药物是指按需使用的药物,缓解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
近几年,随着全球空气和环境恶化,哮喘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且哮喘病素有难以治愈、治疗周期长等特点,全国抗哮喘药物销售增长迅速。孟鲁司特钠属于治疗哮喘的控制药物,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的白三烯 CysLT1(LTD4)受体拮抗剂,能显著改善顺炎症指标,对哮喘患者有明显疗效。该药由于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已成为治疗慢性哮喘的新一代药品。在国内抗哮喘药物中,批准上市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产品只有孟鲁司特钠和扎鲁斯特两类,其中孟鲁司特钠占主要。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医药处方用药系统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样本医院抗哮喘药物中孟鲁司特钠的市场份额为达到 11.98%,同比增长11.53%,位居抗哮喘药物种类中市场份额第二位。
数据来源:医院处方分析系统 (RAS)
在全球范围内,呼吸系统用药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0.6%,到2015年市场份额将超过270亿美元,在中国,其整体市场容量也在逐年增加,且上升速度超过医药行业的增速。而这一现象也使得呼吸系统用药市场呈现容量大、增速快的特征。雾霾更是将呼吸系统用药市场变成一块诱人的巨型蛋糕,居高不下的发病率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呼吸系统用药被认为是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药品市场之一,而哮喘药占据呼吸系统用药的半壁江山,也是各个国际医药巨头争相占据席位的巨大市场,但是该市场在中国并没有被完全激活,尚有市场空间可挖掘。
今年,赛诺菲宣布FDA已经接受了Dupixent的补充生物制剂上市许可申请。这款新药有望今年上市成为部分中度至重度成人和12岁及以上青少年哮喘患者的附加维持疗法。我们也希望随着市场上新型药物的不断出现,真正给到患者带来更多改善治疗甚至疾病治愈的福音。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