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召集37家央企座谈 督办央企办医疗机构剥离 |
![]() |
医药网7月9日讯 根据7月5日国资委网站消息,6月27日,国资委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沈莹主持召开中央企业办医疗机构深化改革座谈会,了解中央企业办医疗机构深化改革进展情况,督办央企办医疗机构剥离。37家中央企业参加了会议。相关统计显示,到2017年底,还有2000多家国企医院未完成改革剥离。
2017年8月,国资委、中央编办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对企业办医疗机构提出移交地方管理、关闭撤销、资源整合、重组改制等4种改革模式。
今年3月,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通知明确,从2019年起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大型独立工矿区企业办医疗机构提供补贴。企业医院从母体剥离成为唯一选择。
随着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被推向前台。“不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成为监管机构的基本态度。“当然,肯定会有一些难度,但是今年底完成已经无需讨论。”日前,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吴同兴表示,目前企业医院的剥离工作进度基本符合预期。
吴同兴给出的数据显示,企业医院的总门诊量已经突破1亿人次/年,住院总人次约为500万/年,母体(所属)补贴总计100亿元/年。中国卫生集团有限公司总院长王景明认为,从前两轮企业医院改制途径落实情况看,剩下的2000多家企业医院应该是发展比较好的医院,也是选择机会比较多的医院。
据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丽莎介绍,目前国企剥离医院主要有以下方式:对于国企与地方政府协商一致且地方同意接收的企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对运营困难、缺乏竞争优势的医疗机构,予以关闭撤销,妥善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因特殊原因要保留的,要按照市场化规律优化重组,进行专业化运营;探索政府购买(PPP模式)等模式引入社会资本。
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副司长庄宁曾表示,国有医院改制,应注意与现有公立医院的差别化发展,医疗机构的发展模式亟待转型,急需能够提供预防、医疗、康复、医养、护理等连续、无缝衔接服务模式的医疗机构或医联体。而作为与医疗机构关系最为密切的医药企业,是上下游的关系,医药企业通过选择合适的国有企业待剥离的医院可以延伸产业链,利于产生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我国广大的中药企业群体在医养、康复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到时国资委指定的六家平台估计要发挥很大作用,先接收再引入社会资本,至少实现平稳过渡。”中国医院协会企业医院分会会长金永成表示。“六家平台”指的是华润健康、国药集团、中国诚通、中国通用、中国国投、中国国新六家“国字号”企业。除华润健康、国药集团两家直接布局医疗健康相关领域企业外,中国诚通、中国通用、中国国投、中国国新都以资产经营管理见长。
医药网新闻
2017年8月,国资委、中央编办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对企业办医疗机构提出移交地方管理、关闭撤销、资源整合、重组改制等4种改革模式。
今年3月,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通知明确,从2019年起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大型独立工矿区企业办医疗机构提供补贴。企业医院从母体剥离成为唯一选择。
随着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被推向前台。“不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成为监管机构的基本态度。“当然,肯定会有一些难度,但是今年底完成已经无需讨论。”日前,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吴同兴表示,目前企业医院的剥离工作进度基本符合预期。
吴同兴给出的数据显示,企业医院的总门诊量已经突破1亿人次/年,住院总人次约为500万/年,母体(所属)补贴总计100亿元/年。中国卫生集团有限公司总院长王景明认为,从前两轮企业医院改制途径落实情况看,剩下的2000多家企业医院应该是发展比较好的医院,也是选择机会比较多的医院。
据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丽莎介绍,目前国企剥离医院主要有以下方式:对于国企与地方政府协商一致且地方同意接收的企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对运营困难、缺乏竞争优势的医疗机构,予以关闭撤销,妥善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因特殊原因要保留的,要按照市场化规律优化重组,进行专业化运营;探索政府购买(PPP模式)等模式引入社会资本。
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副司长庄宁曾表示,国有医院改制,应注意与现有公立医院的差别化发展,医疗机构的发展模式亟待转型,急需能够提供预防、医疗、康复、医养、护理等连续、无缝衔接服务模式的医疗机构或医联体。而作为与医疗机构关系最为密切的医药企业,是上下游的关系,医药企业通过选择合适的国有企业待剥离的医院可以延伸产业链,利于产生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我国广大的中药企业群体在医养、康复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到时国资委指定的六家平台估计要发挥很大作用,先接收再引入社会资本,至少实现平稳过渡。”中国医院协会企业医院分会会长金永成表示。“六家平台”指的是华润健康、国药集团、中国诚通、中国通用、中国国投、中国国新六家“国字号”企业。除华润健康、国药集团两家直接布局医疗健康相关领域企业外,中国诚通、中国通用、中国国投、中国国新都以资产经营管理见长。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