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仿制药“大考”大限将至 湖北170个药品仅2个“交卷”

仿制药“大考”大限将至 湖北170个药品仅2个“交卷”

  医药网7月10日讯 当前,中国289个品种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进入倒计时,而在我省迎战这场“大考”的170个有批准文号的药品中,仅两个药品“交卷”,尚待审评。

  仿制药,作为与原研药有相同活性成分、剂型、给药方式和治疗作用的替代药品,在原研药专利到期后被全世界仿制、使用。其初衷是,让患者以更低廉的价格使用药品。

  中国是仿制药大国。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国共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376家,其中90%以上都是仿制药企业;在已发布的近17万个药品批号中,95%以上都是仿制药。但是,大多数仿制药能做到的仅是化学等同,而生物等同、安全等同、临床等同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为了提高仿制药质量,2016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指出《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共289个品种,应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

  289个品种、17740个批准文号,涉及1817家国内生产企业、42家进口药品企业。通过清点,我省25家药企启动170个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工作,其中,114个文号属于基本药物。

  尴尬的是,距离“大限”只剩半年时间,这项工作却步履蹒跚。从国家药监局公布的4批、共41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来看,我省药企榜上无名。这意味着,我省暂无仿制药通过“大考”。

  目前,我省仅有两个药品完成全部准备工作,正式提交申报材料。这两个已“交卷”的药品,为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和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分别来自宜昌人福药业、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据省食药监局产品注册处副处长文毅介绍,我省还有3个药品基本“完工”即将申报,另有21个药品完成药学研究。除此,约85%的仿制药评价进展缓慢。

   “极其紧迫的时间、巨大的资金投入、稀缺的试验资源等种种压力,让仿制药评价成为企业‘难啃的骨头’。”文毅表示,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逾期未完成评价的仿制药很可能成为“废品”。制药企业面临着关乎生死存亡的洗牌。(记者崔逾瑜)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