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IDS:感染HIV的女性所生的婴儿在青春期时具有较高的肥胖和哮喘风险 |
![]() |
2019年12月15日讯/BIOON/---在全球,每年有超过一百万的婴儿是由感染HIV的女性所生。为了阻止孕妇在怀孕期间将HIV传播给胎儿,她们在产前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治疗。随着产前ART治疗规模的扩大,在这些婴儿中高达98%的人可能暴露于HIV但未被感染(HIV-exposed but uninfected, HEU)。虽然科学家们已积极地研究子宫内HIV暴露对短期健康的影响,但是这些未感染的婴儿进入青春期和成年期的长期健康结果仍知之甚少。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MGH)的研究人员发现感染HIV的女性所生的婴儿长大至青少年时仍然面临着极大增加的肥胖和哮喘样症状(asthma-like symptom)风险。他们首次揭示具有子宫内HIV暴露史的HIV阴性青少年和年轻人出现肥胖和样症状的几率要比没有子宫内HIV暴露史的同龄人增加了4倍以上。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Journal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ssociation of In Utero HIV Exposure with Obesity and Reactive Airway Disease in HIV-Negative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HIV,图片来自Wikipedia Commons。
论文第一作者、麻省总医院医学科新陈代谢部门的Lindsay Fourman博士说,“我们的研究发现具有子宫内HIV暴露史的HIV阴性青少年和年轻人会出现代谢和免疫问题。这些结果强调有必要对所有感染HIV的女性所生的孩子,甚至是那些HIV阴性的孩子,进行筛查,并在这些孩子的生命周期中让了解他们的健康风险的医生对他们进行持续监测。在发现这些孩子是HIV阴性之后,他们在子宫内的HIV暴露史并未记载到他们的医疗记录中。”
这些研究人员研究了孕妇在在妊娠末三个月期间的CD4 T细胞(一种免疫细胞)水平。他们发现较低的母体CD4 T细胞水平与她们的未感染HIV的后代在青少年时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一种根据身高和体重衡量身体脂肪的指标)密切相关。较低的母体CD4 T细胞水平也与怀孕期间更严重的HIV感染相关。论文通讯作者、麻省总医院代谢科主任Steven Grinspoon博士强调道,“这些关联性提示着在怀孕期间,需要良好的免疫系统控制。改善的免疫调节可能不仅对怀孕期间的孕妇有好处,而且从长远来看对她的孩子也有好处。”
这项全面研究招募了50名在怀孕期间暴露于HIV但未感染HIV(HEU)的青少年和年轻人(13至28岁)以及141名怀孕期间未暴露于HIV的同龄人。这些研究人员发现42%的HEU青少年和年轻人存在肥胖问题,而对怀孕期间未暴露于HIV的同龄人来说,这一数字为22%。
Fourman指出:“众所周知,所有人群的肥胖都与、高胆固醇和胰岛素抵抗有关。”他补充说,目前全世界估计有1800万名15岁以下的HEU个体。“已有研究表明肥胖的青少年中有80%在成年时仍然肥胖。”这项新的研究进一步表明HEU青少年和年轻人中有40%的人出现了哮喘样症状,而怀孕期间未暴露于HIV的同龄人中只有23%出现了样症状。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这项新的研究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们深入了解子宫内环境在调节子宫内暴露于各种母体状况的个体的长期健康中的作用。比如,Grinspoon指出:“胎儿暴露于母体肥胖或妊娠与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的肥胖、胰岛素抵抗、和反应息息相关。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告诉我们怀孕期间的炎症对长期健康结果的影响。这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沃土。”(100医药网 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1.Fourman, Lindsay T et al. . Journal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s, 2019, doi:10.1097/QAI.0000000000002235.
2.Uninfected individuals born to mothers living with HIV at risk of obesity and asthma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9-11-uninfected-individuals-born-mothers-hiv.html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医保钱包开明地域再扩容,快来看看有您的他乡吗 (2025-07-10)
- STTT:上海九院李青峰/谢峰团队揭示巨痣/兽皮病致病新机制,并提出治疗新策略 (2025-07-10)
- Science重磅发现:人类成年后乃至老年时,大脑海马体中仍在持续产生新的神经元,有助于记忆和学习 (2025-07-10)
- 体脂率多少的男/女性最具吸引力?三项科学研究揭露“完美身材”:男性体脂率13-14%+肩腰比1.57;女性完美身材则更为严格 (2025-07-10)
- STTT:中科院/南开团队发现,膜蛋白TfR1可入核“劫持”p53,增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功能,对抗化疗 (2025-07-10)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