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谱检测的诊断试剂盒或将颠覆阿尔茨海默病 |
![]() |
老年痴呆症的学名叫阿尔茨海默病(以下简称AD),临床上把Aβ42、总tau和P-tau作为判定AD的三种生物标记物。这三种标记物属于大分子蛋白,无法通过人体的血脑屏障渗透到血液循环中,因此传统上的检测方法是采集患者的脑脊液进行测定。
做脑脊液检测时,病人需要入院接受穿刺手术,并且价格昂贵。据了解,进行一次脑脊液检测的花费超过2000元,而如果要采用最先进的设备,将花费8000元以上。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而其临床症状要到中晚期才会显现,这让昂贵的脑脊液检测显得鸡肋。
据统计,每3秒钟,全球就有1人被确诊罹患AD。我国AD患者已经超过1000万人,并且以每年30万人的速度增长。201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曾做过统计,当年全美AD和治疗的直接费用累计超过8000亿美元,而这个数字到2030年预计会高达20万亿美元。
小分子质谱检验,或许是最精准的疾病早筛方式
豪思生物创始人栗琳博士告诉动脉网,其实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小分子同样可以用于精确AD,只是传统的检测手段无法捕捉到他们。豪思生物基于质谱技术,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质谱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同为精准医疗的底层技术。基因测序是基因组学的测定技术,而质谱则用于代谢组学的测定。通常,的信息决定了个体的性状,而对代谢组学的刻画则可以提供个体患病的信息。
目前,质谱的应用远不及基因测序普及,最常见的质谱检验是新生儿筛查。目前,国内有近三成的新生儿筛查是采用的是质谱技术,而美国则完全利用质谱检测来完成这项筛查。
栗琳博士认为,质谱检验普及度低是传统质谱检验方式流程繁复造成的,而提供标准化的质谱试剂盒或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据了解,栗琳博士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后留学欧美7年,具有10年以上质谱平台研发经验,已发表国际学术文章34篇。
2015年,栗琳博士被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引进回国。回国后,她第一件事就是做质谱检测的本土化,并且选择了最新的AD质谱检测。为此,栗琳博士和她的团队研发出了基于质谱的AD试剂盒,并耗时3年进行跟踪实验。截止目前,团队已经完成400例。
豪思生物的AD试剂盒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血浆中的8种,检测结果比传统脑脊液3项给出的信息量大很多,可以帮助医生进行AD的早期诊断、分期、监测痴呆疾病进程和评价治疗效果。并且AD试剂盒采取静脉血不需要病人入院,具有操作简便、花费合理、准确度高等优点。
此外,豪思生物的产品还包括CERAM试剂盒和Prostate AA试剂盒。其中,CERAM试剂盒用于心血管疾病筛查和,与传统的心血管疾病筛查多集中于生化检验的血脂5项及多个相关蛋白酶的检测不同,CERAM试剂盒所检测的是血液中4种神经酰胺类成分的含量,后者是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的亚型磷脂,会大大降低误诊风险。
Prostate AA试剂盒用于前列腺癌早期筛查诊断。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前列腺癌方式是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PSA的假阳性率较高。而Prostate AA试剂盒基于代谢组学平台,采用LC-MS/MS,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或者再次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特别是在直肠指诊阴性和PSA水平升高不明显时。
“CERAM试剂盒已经获批二类,开始进入多家顶级三甲医院科室。”栗琳博士表示,豪思生物的产品已经陆续进入市场布局阶段。在落地环节,豪思生物把服务对象区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类型,“高端做品牌,中端做市场,低端做普及。”栗琳博士强调,豪思生物最终的目标是将基于质谱检测的精准医疗推向国内整个医疗体系。
用标准化的试剂盒,把精准医疗推向基层
据栗琳博士介绍,由于传统检测方法不能满足医疗对准确性和特异性的要求,因此市场端对豪思产品的接受度很好。此外,豪思生物在江苏建有3000平方米的GMP车间用于试剂盒生产,其中1500平米已经投产,预计年产能将能达到十亿左右。
高端市场方面。豪思生物选择与拥有成熟的质谱实验室、专业团队合作,如经营多年的三甲教学医院、妇幼专科医院、第三方临检中心,通过设立“豪思Lab”的方式做推广。目前,豪思生物已经在四川南充设立了一个全牌照第三方临检中心,北京的全牌照第三方临检中心也在筹备中。未来三年,豪思生物计划在全国设立5个全牌照第三方临检中心,以此为切入点,将国外最先进的质谱检测试剂盒引入国内。
中端市场方面。豪思生物将为设置了质谱实验室,并且购置了通用设备的医疗机构提供试剂盒产品及运营服务。栗琳博士告诉动脉网:“国内大多是二甲医院、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都满足这样的条件。”此外,豪思生物的试剂盒在设计时就要求与现有质谱设备高度兼容。
低端市场方面。豪思生物的解决方案是向基层的特色专科提供标准化产品,以简化医疗检验。基层医疗机构是人们健康管理的重要,豪思生物的治疗药物检测、营养状态评估等试剂盒将有助于推动精准化。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医保钱包开明地域再扩容,快来看看有您的他乡吗 (2025-07-10)
- STTT:上海九院李青峰/谢峰团队揭示巨痣/兽皮病致病新机制,并提出治疗新策略 (2025-07-10)
- Science重磅发现:人类成年后乃至老年时,大脑海马体中仍在持续产生新的神经元,有助于记忆和学习 (2025-07-10)
- 体脂率多少的男/女性最具吸引力?三项科学研究揭露“完美身材”:男性体脂率13-14%+肩腰比1.57;女性完美身材则更为严格 (2025-07-10)
- STTT:中科院/南开团队发现,膜蛋白TfR1可入核“劫持”p53,增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功能,对抗化疗 (2025-07-10)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