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鞋”不能给老人添麻烦 |
![]() |
上海的陆阿婆在电商平台购入一双某品牌“老人鞋”,不久鞋子即出现开胶等问题,联系客服要求退货,工作人员搪塞几句之后便再无音信;赵女士在某超市为母亲买了两双“老人鞋”,售前承诺“一年内鞋底开胶免费换新”,但时隔半年,鞋底就开胶断裂,赵女士前去更换,售后人员却以“开胶太少”为由拒绝更换……
一些“老人鞋”商品频频出现在广告中,以其“安全舒适”“适合老人”的精准卖点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可是,随之而来频频爆出的质量问题和“断线”的售后服务,给消费者带来不少麻烦。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2.49亿,占总人口的17.9%,“银发经济”水涨船高,可观的市场刺激着商家们跟进。据上海市消保委的调查,目前专门制造和销售“老人鞋”的企业由2014年的1700多家,增至2018年的3500多家,增长率高达106%。
笔者以“老人鞋”为关键词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老人鞋”种类繁多、款式各异,价格参差不齐:高者高达3000多元,低者仅19元。这些所谓的“老人鞋”普遍以耐磨性好、防滑度和柔韧度占优等吸引眼球。
这些形形色色的“老人鞋”果真如商家宣称的那样舒适吗?事实并非如此。
长三角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盟日前对“老人鞋”开展的比较试验发现,在80批次样品中,鞋底过软的占20%,鞋底过硬的占15%。一些样品材质偏重,柔软度和弯曲性也很差。在80批次样品中,58.75%的“老人鞋”执行“旅游鞋”标准,7.5%的“老人鞋”执行“休闲鞋”标准,其余33.75%未标注标准。
“从商家宣传看,‘老人鞋’已成为鞋类中的一个细分行业,然而缺少明确的行业标准,面对各种夸大其词的宣传,老年人的权益容易受到侵害。”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陶爱莲表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老人鞋”实际上就是运动休闲鞋、专业鞋、布鞋,一些商家为了利润最大化,不惜将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劣质鞋包装成“老人鞋”卖给消费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为给“老人鞋”行业立规矩,近日,长三角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盟委托上海市皮革技术协会制定了全国首个“老人鞋”团体标准,除了对鞋子的耐磨耐折性能、黏合强度等作出明确要求外,还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增加了“老人鞋”不允许有可触及的尖锐面等具体要求。
专家表示,有关部门应针对“老人鞋”等产品出台更多细化管理规定,严厉查处各类侵害老人权益的行为,让老人放心安心消费,推动“银发经济”健康发展。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25日 17 版)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2025-04-01)
- 江西对50岁至74岁人群免费开展肺癌重点筛查 (2025-03-28)
- 入睡难怎么办?专家回应睡眠热门话题 (2025-03-26)
- 莫把结核当感冒 专家提醒儿童结核病防治关注这四点 (2025-03-25)
- 吃药的这几个误区 你避开了吗? (2025-03-24)
- 流感仍处于中流行水平 疫苗接种便利性亟需提升 (2025-03-06)
- 春季重点传染病如何防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画重点 (2025-02-28)
- 何为钙化?医生提醒: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 (2025-02-27)
- 春季消化道疾病易发 专家提示注意卫生 (2025-02-25)
- 专家提示:提前科学用药,改善春季花粉过敏 (2025-02-2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