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妈妈 别急着喝滋补汤 |
![]() |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二区爱婴园护士长、副主任护师陈郁葱
近日,刚生完二胎的章子怡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产后遭遇“生理性涨奶”的经历,称这是给所有坚持母乳喂养的宝妈们上的最摧残的“酷刑”。为什么会涨奶?涨奶时该怎么办?准备母乳喂养或正在母乳喂养的宝妈们快来好好了解一下——
有效吸吮频繁哺乳 缓解生理性涨奶
有相关数据显示,哺乳期妈妈涨奶发生的概率为20%~85%。广医三院产科二区爱婴园护士长、副主任护师陈郁葱介绍说,生理性涨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常发生在产后2~3天,主要是由于激素分泌所引起的。
生理性涨奶一般持续一周左右能够自行缓解。出现严重涨奶的妈妈大多是因为没有做到有效的吸吮、次数不够。陈郁葱建议,宝宝在出生后尽早让其开始吸吮,最好在分娩后一小时即开奶。在产后前三天,每天保持8~10次的喂养次数,能有效缓解、避免严重生理性涨奶的发生。
但产后前几天有效吸吮和频繁哺乳对于不少新手宝妈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很多宝妈分娩后总是担心奶水不够,于是开始添加配方奶,导致母亲哺乳的频率不够,易加重生理性涨奶。另一方面,新生儿胃容量小,初乳中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少,母乳的营养成分决定了母乳比配方奶消化得更快,新生儿间隔不到2小时就需要再次哺乳,这样的哺乳频率确实让刚分娩完的产妇疲惫不堪。所以,想坚持母乳喂养,需其他家庭成员的支持,坚定妈妈母乳喂养的信心。
应对涨奶 试试这些办法
1.温敷——用毛巾在50度左右的温水中浸透,温敷在胸部,大约3~5分钟左右,这样做有利于血管扩张,促进乳汁流动。
2.按摩——如果乳房摸到硬块,可通过按摩揉散。
3.用手挤出或者吸奶器吸出一点奶,缓解乳房的肿胀感。
4.改变哺乳姿势——在喂奶过程中,用不同的姿势喂养宝宝。有硬结的地方通常是乳汁流速慢的地方,妈妈在哺乳时抱宝宝的姿势可调整为让宝宝的鼻尖对着有硬结的地方进行哺乳。
5.冷敷——哺乳后冷敷,用卷心菜或者土豆片洗干净后放到冰箱冷冻一下,放在乳房上冷敷;当感到肿胀疼痛感非常明显时,不要热敷,而应当予以冷敷,若出现乳腺导管堵塞,应到医院就诊。
想避产后一周可清淡饮食汤
陈郁葱提醒说,泌乳素在孕16~22周时已经开始启动,产后妈妈受激素影响,泌乳素达到高峰,无须太早喝猪脚汤、鸡汤、排骨汤等营养汤水,以免过度催奶加重生理性涨奶。陈郁葱建议,产后一周可清淡饮食,不要过分进补,保持平常的饮食习惯,适量喝些清润的汤水即可。如果涨奶严重,建议所有的汤水都先停。
产后一个月是哺乳期乳腺炎的高发期,大约有35%的生理性涨奶会进展为乳腺炎。因此,陈郁葱提醒宝妈们,如果出现乳房红肿、热痛、伴有全身高热、发烧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乳腺科就诊,以免延误治疗,影响哺乳。
一旦确诊为乳腺炎,治疗期间还是可以坚持母乳喂养。陈郁葱解释说,因为哺乳期乳腺炎是哺乳期乳腺的炎症反应不一定都伴随细菌感染,妈妈们还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给宝宝哺乳。(记者翁淑贤通讯员白恬)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2025-04-01)
- 江西对50岁至74岁人群免费开展肺癌重点筛查 (2025-03-28)
- 入睡难怎么办?专家回应睡眠热门话题 (2025-03-26)
- 莫把结核当感冒 专家提醒儿童结核病防治关注这四点 (2025-03-25)
- 吃药的这几个误区 你避开了吗? (2025-03-24)
- 流感仍处于中流行水平 疫苗接种便利性亟需提升 (2025-03-06)
- 春季重点传染病如何防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画重点 (2025-02-28)
- 何为钙化?医生提醒: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 (2025-02-27)
- 春季消化道疾病易发 专家提示注意卫生 (2025-02-25)
- 专家提示:提前科学用药,改善春季花粉过敏 (2025-02-2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