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找到“植物杀手”薇甘菊速生机制 |
![]() |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主持的一项研究日前在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该研究从多个角度揭示了薇甘菊的环境适应性进化和快速生长的分子机制,为防治这一重要外来入侵植物提供了理论依据。薇甘菊原产于中南美洲,随后入侵到东南亚等地,已被列入世界最有害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是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这种被称作“一分钟一英里杂草”的植物生长速度快,可攀爬、抑制或杀死其他植物,从而破坏生态系统。薇甘菊在我国已扩散到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由万方浩、钱万强和樊伟等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构建了染色体水平的高质量薇甘菊参考基因组,利用比较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和土壤宏技术,从薇甘菊的光合作用、化感物质、与土壤微生物作用等方面揭示了其快速生长和环境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薇甘菊可在白天和夜晚分别利用不同的光合途径进行二氧化碳的固定,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化感物质有效富集固氮菌和氨化,加速根际土壤的养分循环,为其快速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 Med:全球胃癌防控形势严峻!科学家发现年轻一代面临巨大风险,幽门螺杆菌是关键因素 (2025-07-17)
- Nature:“肠道英雄菌”如何让癌症免疫治疗更有效? (2025-07-17)
- 专家帮你设计H型高血压降压药选择方案 (2025-07-17)
- 融合创新,深耕本土:Abcam在中国的战略新篇章 (2025-07-17)
- JNCI:二甲双胍又填空白!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与患肠癌风险降低56%相关 (2025-07-17)
- 黑龙江省集采药品“三进”供给清单(第一批) (2025-07-17)
- Immunity:西湖大学何丹阳/徐和平团队发现神经炎症复发的关键开关与治疗新靶点 (2025-07-17)
- 天津大学最新Cell子刊:开发新型铜死亡癌症疗法 (2025-07-17)
- 大规模蛋白组研究发现,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未必有害,APOE4不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异性风险因子 (2025-07-17)
- 融合创新,深耕本土:Abcam在中国的战略新篇章 (2025-07-1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