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灵长类动物卵巢衰老机制,有望开发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方法 |
![]() |
2020年2月2日讯/BIOON/---由于现代倾向于推迟生育,越来越多的女性正面临着不孕症的困扰。不孕可能源于与年龄相关的卵巢下降,但是导致这种下降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和美国沙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前所未有的细节展示了非人灵长类动物中的卵巢如何衰老。这些发现解释了几个可作为的基因,并指出了和治疗女性不孕症和与年龄相关的卵巢疾病(卵巢癌)的治疗靶点。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月30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 Atlas of Primate Ovarian Aging”。论文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刘光慧(Guang-Hui Liu)教授、曲静(Jing Qu)教授、北京大学的汤富酬(Fuchou Tang)教授和沙克生物研究所基因表达实验室的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教授。
图片来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1.009。
Izpisua Belmonte说,“这是首次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在单细胞分辨率下对卵巢衰老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作为破坏细胞的细胞应激,氧化应激是卵巢衰老的关键因素。这一发现为卵巢衰老并最终变得不孕的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卵巢是一种复杂的生殖器官,在这种器官中,卵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变成卵子。当前的研究提示着女性出生时会有一定数量的卵母细胞,一旦她们到了35岁,这些卵母细胞的功能就开始减弱,从而导致不孕。更好地了解卵巢环境以及健康的衰老机制可以为存在不孕问题的女性提供新的疗法。
曲静教授说,“我们的目标是分析每种卵巢细胞类型及其基因表达模式,以便更好地准确了解卵巢如何衰老。这种系统性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健康卵巢衰老机制。”
这些研究人员比较了来自年轻和年长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2601个卵巢细胞,并确定了每种类型的灵长类卵巢细胞(包括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的基因活性模式。与先前在啮齿动物中的研究相类似的是,他们观察到了与非人灵长类动物中的细胞应激和细胞分裂有关的基因功能变化。随着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的衰老,一些与细胞应激作斗争的基因变得不那么活跃,从而导致功能受损。
这些研究人员随后将这些灵长类动物数据与年龄在21至46岁之间的健康女性的颗粒细胞进行了比较。他们观察到了与年龄相关的细胞应激损伤以及女性中的卵巢细胞死亡。正如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细胞中所观察到的那样,两个关键的抗氧化基因(IDH1和NDUFB10)显示出功能下降。为了更好地了解卵巢衰老与这两个抗氧化基因之间的联系,他们测试了当这两个抗氧化基因失去功能后,人体卵巢细胞发生了什么。他们发现,如果没有IDH1或NDUFB10,那么这些人体卵巢细胞就会变得衰老而且类似于年老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卵巢细胞。
这些结果提示着IDH1和NDUFB10在保护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卵巢细胞在衰老过程中免受衰细胞应激的影响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两个基因代表有希望的或治疗靶标,用于和治疗与年龄有关的卵巢衰退。
刘光慧教授,“这项研究提供了在单细胞分辨率下对灵长类动物卵巢衰老机制的全面理解。我们的研究结果有望导致人们开发新工具,以帮助衰老的卵巢细胞再生。”
论文共同作者、Izpisua Belmonte实验室高级研究员Concepcion Rodriguez Esteban说,“我们的研究使得我们能够鉴定出新的来和治疗女性不育症以及与衰老相关的人类卵巢疾病。这两个基因可能会成为开发辅助保留生育能力的治疗方法的靶标。”(100医药网 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1.Si Wang et al. . 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1.009.
2.Scientists discover how non-human primate ovaries age, with implications for human fertility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1-scientists-non-human-primate-ovaries-age.html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浙江大学第64期“基因组科学”研习班2025年招生通知 (2025-05-22)
- npj Breast Cancer: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或能避免一些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 (2025-05-22)
- 小堂浴疗仪亮相老博会:从纳米助浴到小分子团浴疗的"心"飞跃 (2025-05-22)
- 同济医院携手东方有线推出一站式科普平台“食管健康361N” (2025-05-22)
- Science:新研究开发出深层组织体内声打印平台,有望实现精确的药物递送 (2025-05-22)
- 一盏灯健康平台获“年度健康产业IP标杆” 与创客匠人联合打造健康IP新生态 (2025-05-21)
- Cell重磅:华人团队开发新型镇痛药物,效果突出且避免成瘾等副作用 (2025-05-21)
- Cell Metabolism:刘丹倩团队揭示大脑过氧化氢信号调控睡眠稳态新机制 (2025-05-21)
- AD:贾建平团队发现,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与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77%有关! (2025-05-21)
- 新形势下中国医药创新突围之路上海见分晓 (2025-05-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