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正确命名冠状病毒很重要? |
![]() |
2020年2月23日讯 /BIOON /--不要再把这次新的冠状病毒爆发称为"武汉冠状病毒",而要开始适应"COVID-19"。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对这种疾病的建议名称。
虽然根据疾病的起源确定一种新疾病似乎是一种直觉,但历史证明,这样做可能会伤害到生活在那里的人。后果可能包括经济困境,因为游客撤离,投资降温,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减弱。将一种特定的疾病与一个特定的地方联系起来可能会导致对一个城镇或村庄的歧视、污名化和回避。
作为公共卫生和现代非洲的历史学家,Mari Webel研究传染病的政治,以及了解传染病的文化背景和对它们的反应的重要性。过去的流行病强调了人们谈论疾病起源的方式对社会和公共卫生的影响。
图片来源:NIAID Flickr, CC BY
按地点命名的悠久传统
在确定一种疾病时用一个地名标签有很长的历史。
19世纪,随着全球贸易和人口流动使得霍乱从恒河三角洲开始向全世界传播,这种疾病很快被称为"亚洲霍乱"。这一标签持续了几十年,含蓄地将一种疾病归咎于整个亚洲大陆,而这种疾病可以因为糟糕的卫生条件而传播到任何地方。
对当时的欧洲人和美国人来说,亚洲是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遥远国度。将霍乱这种灾难性的疾病定义为"亚洲人",符合种族主义、帝国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抹黑了全球非白人人口的智慧和文化,为殖民统治辩护。它还有助于证明更严格的隔离措施和旅行限制是正当的,因为这些人被视为"亚洲人"而不是欧洲人。例如,穆斯林朝圣者在从南亚前往麦加的途中,受到的规则与欧洲军队船只在同一路线上的不同。
19世纪后期,科学家们可以利用新的实验室技术将特定的病原体--、寄生虫,以及后来的病毒--与特定的疾病联系起来。这给一个古老的问题赋予了一个科学的名称,如"肺痨"成为结核病的医学名称。
但这些新技术也使研究人员能够将病原体与特定地区联系起来。用一个地方来命名一种疾病很快成为常态。
因此,由布尼亚病毒科的一种病毒引起的里夫特裂谷热得名于首次报告它的肯尼亚殖民地地区。
汉坦病毒与韩国汉坦河(Hantan River)地区有关,李浩旺(Ho-Wang Lee)博士就是在那里首次发现这种病毒的。
埃博拉病毒(EVD)得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前扎伊尔)一个村庄附近的一条河,美国和欧洲的科学家正是在这里发现了这种病原体。
专注于一个特定的地方,可以从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中创造出一些特别的东西。与5或50英里外的其他村庄相比,尼日利亚的拉沙村没有什么特别独特的地方。拉沙村只是第一个白人传教士之死引起当局注意的地方。然而,在那一刻之后,随着"拉沙热"成为一种可怕的出血热,拉沙镇变成了它以前的一个影子。
关注错误的事情
在短期内,地方和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可能会让病人蒙羞,也会影响人们对附近和远处的人的风险认知。
据报道,美国爆发了一场严重的、致命的呼吸系统疾病和出血性疾病。1993年,四角地区被媒体称为"纳瓦霍流感"。该地区的人们错误地认为这种疾病是直接传染的,并高度局限于纳瓦霍民族。
将这种令人震惊的新疾病与纳瓦霍民族联系起来,会让向医疗当局报告病情的人不寒而栗,因为他们害怕被人耻辱感。最后,官员们将导致那次疫情爆发的新汉坦病毒命名为"Sin Nombre",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名字"。
对生物学家和流行病学家来说,了解疾病生态学和疾病在源头的传播模式非常重要。但是,用一个特定的地方来永久地命名一种疾病,是为了让公众关注疾病爆发的那一刻。
关注一种"新出现的"疾病最初是如何感染人群的,其代价是对谁有感染风险或如何在持续流行的情况下预防这种疾病的明确信息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对于希望保持健康的普通公众或试图控制人与人之间的流行病的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来说,疫情爆发的时刻往往不太相关。
把责备塑造成一个名字
将疾病的发生地点与特定的人联系起来也会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关系到更广泛的公众如何将一个群体的文化、饮食或活动与疾病联系起来。
例如,在2014年至2015年的埃博拉病毒(EBV)疫情期间,人们产生了这种刻板印象,错误地将一个更广泛的问题归咎于一些人。
早期关于EVD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吃"丛林肉",这是殖民时代的一个术语,用来描述人们捕猎而不是在市场上购买的肉。谈到"丛林肉",人们可以将EVD患者描述为原始的或外来的。它还暗示,人们应该对这种疾病的传播负责,因为他们的饮食或生活方式。
事实上,2014- 2015年EVD的广泛传播与受影响国家资金不足的卫生系统有关,与人们的饮食无关。
图片来源:CDC via AP, File
如今,类似的过程正在上演,有传言称,武汉的"菜市场"是人畜共通传染病蔓延的罪魁祸首,即病毒从动物传染给人类。科学家们还不知道武汉的活体动物市场与这一全球流行病有多大关系,尽管他们知道病毒经常从动物身上跳到人类身上。对于COVID-19的广泛传播,武汉作为国家高铁和商业中心的历史地位可能远比人们在哪里、如何购物和吃饭重要得多。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医保钱包开明地域再扩容,快来看看有您的他乡吗 (2025-07-10)
- STTT:上海九院李青峰/谢峰团队揭示巨痣/兽皮病致病新机制,并提出治疗新策略 (2025-07-10)
- Science重磅发现:人类成年后乃至老年时,大脑海马体中仍在持续产生新的神经元,有助于记忆和学习 (2025-07-10)
- 体脂率多少的男/女性最具吸引力?三项科学研究揭露“完美身材”:男性体脂率13-14%+肩腰比1.57;女性完美身材则更为严格 (2025-07-10)
- STTT:中科院/南开团队发现,膜蛋白TfR1可入核“劫持”p53,增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功能,对抗化疗 (2025-07-10)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