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
医药网3月3日讯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在和疾病斗争过程中传承下来的瑰宝,在漫长的人类繁衍的历史中,中医药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说没有中医药,就没有中华文明也不为过。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针灸疗法;东汉华佗是世界上最早的外科医师,其使用的麻醉剂就是中草药麻沸散;目前正火的免疫学疗法萌芽于中国的唐代——药王孙思邈用取自天花口疮中的脓液敷着在皮肤上来预防天花;明代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问世后,早在17世纪就传至国外,已有日、英、法、德、俄、朝鲜以及拉丁文等多种文字的译本,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新中国解放后,中医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老百姓防病治病的基本武器。中医药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应该大力弘扬传承,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中医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总结出一整套科学适用的理论。阴阳五行学说综合了中国古代唯物哲学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思想、自然科学思想。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是目前人类正在倡导的精准医疗的始祖。强调“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是人类最早的预防医学的概念。中医强调“医者仁心仁术”,不主张一上来就动刀子切掉……。用中医泰斗邓铁涛的观点概括:中医代表着最先进的医学理念,是另一个主流医学。
如此博大精深的主流医药学,却在近年遭受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步履维艰。
什么让中医药如此步履维艰
一是医学的进步,特别是西医药的发展。人类的生物技术革命正在兴起,医药学日新月异。过去老百姓赖以生存保命的武器有了多重选择,当然备受冷落。就好像有了收音机以后,报纸会收到冲击一样。
二是目标人群的改变。50后之前(生于1950年之前)的群体,是中医药呵护大的,对阿胶当然倍感亲切;60-80后,中西药都能接受,虽然不吃阿胶但是知道补血;90到00后,基本没看过中医,没吃过中药,怎么能让一个00后的小姑娘买阿胶?而更要命的是,未来的消费主导群体是00后、10后……
三是妖魔化中医药的思潮。由于各种原因,使得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妖魔化中医药的思潮。如果不加制止,这股力量对中医药的发展可能是毁灭性的。
四是市场经济下中医药群体鱼目混杂,败坏了行业名声。一小撮不良从业者在利益诱惑下,打着中医药名号从事非法勾当,败坏了行业名声。
面对妖魔化中医药的浪潮,这些年来,国家层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略举一例:2019年10月26日,国内主流媒体都授权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核心思想包括: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要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要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国家层面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扶持中医药发展。中医药从业者也在努力寻找给自己证明的契机。而突如其来的的新冠病毒疫情,就给了这样的一个机会。
老百姓对中医药认知的改变
从2019年底至今,新冠病毒疫情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这期间,中国老百姓对中医药的认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而言,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疫情伊始,医药界对中医药就抱有期望,但普通百姓没有关注。事实上,早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指南》第一、二版里,就明确提出了“中医药治疗:根据症候辨证施治”的字样,说明医药界一开始就对中医药抱有厚望的。这可能和2003年非典时,邓铁涛教授良好的中医药临床实践有关系。但此时,老百姓对中医药还普遍停留在过往的印象里,没当回事。
随着疫情的发展,诊疗指南大力推荐中医药,但民间普遍怀疑。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指南》第三、四版里,大幅增加了中医药治疗的内容。所不同的是,第三版强调了辨证论治,着重推荐了一些汤剂和饮片。而第四版则把病人进行了分类,针对不同的病情推荐了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等。
印象里,最早呼吁中医药抗新冠病毒的专家,是张伯礼院士。随后,各地陆续有中医药治疗效果好的报道,包括武汉金银潭医院也在使用中医药。但此时,老百姓对此普遍抱有疑虑,医药从业者甚至认为可能有利益瓜葛。这中间,还发生了双黄连事件,普遍质疑双黄连的功效。但是这种状况很快改变。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中医药的效果经受住了考验。
当前,中医药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作用,已经不容置疑。各地都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中西医并举治疗。武汉还委托九州通等中药企业每天免费送中药汤剂,用于预防感染。
可以说,虽然新冠病毒疫情到目前为止尚未控制,但经此一役,却已经彻底改变了国民对中医药的看法。不经意间,中医药给自己正名,并迎来了下一波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医药未来的发展
前面说了,国家层面,包括最高层对中医药的发展一直是不遗余力支持的,强调是文化自信的一部分。再举一例,当前,很多地方要求将中医药的内容纳入到小学生的教材学习中,就是强调从娃娃抓起。
只是由于上述四个主要原因,中医药的发展近年受挫。而新冠病毒疫情,将导致未来中医药发展被看好。那么,和之前相比,未来中医药的发展会有哪些变化?
首先,资本市场有反应,中医药企业的股票将再次受到追捧。比如红日、同仁堂、康恩贝、以岭、步长、葵花等。事实上,很多公司的股票近期已经暴涨。而且这种现象不是一次性的,因为某些产品已经借助本次新冠疫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第二,中药新药的研发将再次受到关注。前几年的中药注射剂研发热停止后,国内的中药研发一直低迷,预计这种状况未来会有改观。以治疗呼吸道疾病为主的独家中药新药尤其看好。
2019年每月CDC中药受理情况
数据来源:药智网
第三,中药企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投资并购潮。受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副作用、禁止部分西医处方中药等多重政策打压的影响,部分中药企业正在油锅上煎熬。疫情过后,预计将迎来针对这些企业的投资和并购。
第四,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企业迎来重大利好。这两类企业这几年本来受到的影响就小,政策实际上还在不断加持。疫情过后,属于好上加好。
第五,药店将加码中药的销售。实体药店预计普遍改造门面,增加或扩增饮片销售面积。前店后医,名老中医坐堂将再次吃香。网上药店的中药产品销售预计日渐火爆。
第六,中医药从业者逐渐增多,中医药相关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受到政府和企业扶持,名老中医等学术带头人地位上升。
第七,人工智能、大数据、现代西医药研究等技术将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中医药的发展上。部分中药研究西药化,和天然药物逐渐趋同。
第八,在国家大力扶持中医药发展的同时,行业监管一刻也不会放松,反而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严。
药企应未雨绸缪
假定上述预判成立的话,药企现在该未雨绸缪干些什么?
首先,重新梳理规划公司的中药产品。很多公司都有中药产品,有些批文还是独家的。对在产在销产品进行重新规划,对休眠产品进行梳理,根据产品重新优化销售组织架构,是当下药企要做的重要事项。
其次,改造、提升和优化中药生产车间。一方面,中药的销量增加需要改造厂房。另一方面,国家对于中药的生产标准提升,也需要企业优化设施设备。
第三,择机投资并购相关中药企业,或收购中药批文。
第四,尽快和中医院校、中医药研究机构、名老中医等学术带头人建立联系。
第五,已有大产品在销的中药企业,需要建立合乎规范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笔者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中医药学校毕业的,曾亲身经历过中药的独特疗效。前些年妖魔化中医药的时候,和很多有识之士一样一直对此忧心忡忡。
笔者的大学老师周建理教授,还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有效成分算老几?——论中药的守正创新和整体观》,作为一个从业20多年的业内人士,笔者对此深表赞同。最近有一个说法,叫“西医药让人明明白白的走,中医药让人稀里糊涂的活”,话糙理不糙。
真心希望中医药能够借助这次疫情的离去永远的发扬壮大,让中华民族的这一瑰宝造福全人类。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卫生巾行业尺度引热议,医用级产物搜刮量下跌 (2024-11-22)
- 2024年1 (2024-11-22)
- 山西减速推动西医药强省建设 匆匆进西医药传承立异倒退 (2024-11-21)
- 我国恒久照顾护士保险惠及260万人 为群众减负超800亿元 (2024-11-21)
- 设在医共体内的“医保做事处”能解决哪些成绩? (2024-11-20)
- 内蒙古对于落实医保药品外配处方规范治理任务的关照 (2024-11-20)
- 我国已有2171个县区展开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2024-11-18)
- 国度药监局同意首个优化立异药临床实验审评审批试点名目 (2024-11-18)
- 国度卫健委:我国现行有1610项食物平安国度尺度 (2024-11-15)
- 健全医保基金预支轨制 赋能医疗机构安康倒退 (2024-11-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