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风险最高? |
![]() |
2020年3月5日讯 /BIOON /——专家表示,随着周六61个国家确诊的冠状病毒病例达到86000例,迄今为止已有近3000人死亡,那些最有可能死亡的人的情况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但他们表示总体死亡率仍不确定。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周五将其全球风险评估提升至最高级,全球卫生危机正逐渐逼近大流行。
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在感染COVID-19的人群中,有心脏病或病史的老年人面临着更高的患病和死亡风险,其中包括一项涵盖中国7.2万多名患者的研究。
这份发表在官方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China CDC Weekly)上的研究报告说,截至2月中旬,实验室检测确认的44,700例感染病例中,80%以上至少60岁,一半以上70岁。
图片来源:https://cn.bing.com
来自中国以外的初步报告与此类似,意大利报告的第一批12名受害者大多是80多岁的老人,没有人在60岁以下的患者。有几个患者有心脏问题。
在中国的研究中,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死亡,几乎是3比2。
但是,这究竟是由于行为上的原因--尤其是中国大多数男性吸烟,而女性很少吸烟--还是生理因素,如荷尔蒙差异,目前仍不得而知。
中国的研究有一个惊人的发现,那就是儿童中几乎没有这种病例。
10-19岁的年龄组占感染的1%,其中一人死亡。10岁以下的儿童占不到1%,没有死亡报告。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Fogarty国际中心的流行病学家Cecile Viboud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仍在努力解决20岁以下人群患病人数不足的问题。是不是因为小孩子比成年人更不容易感染,所以根本就不会被感染?或者他们也易感,但是症状更轻?"
令人惊讶的是,年轻人的感染率如此之低,她补充说,因为他们往往是受几乎所有呼吸道感染(无论是病毒感染还是感染)影响最严重的人群。
英勇的卫生工作者
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的流行病学家David Fisman也感到困惑。
"被感染的孩子在哪里?"他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这是至关重要的--也许孩子们只因为他们只有轻微的症状而没有接受测试。"
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当病毒在1月份开始广泛传播时,中国的儿童因农历新年假期而离开学校回家了。
Viboud说:"但是,年幼的儿童仍然生活在可能被父母感染的家庭中。"
在2002至2003年度爆发的非典型肺炎期间,最年轻组别的感染比率亦较低,但没这么显着。
2月初,34岁的武汉医生李文亮和另外几名20多岁的医护人员死亡,这引发了人们的猜测,认为他们死于反复接触,甚至是过度疲劳。
香港大学病理科教授John Nichols表示:"年轻的临床医生被感染的一个更可能的原因是,他们的工作超出了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训练。年轻的医生勇敢地提供帮助,这是高尚的,但他们很可能没有接受过处理传染病患者的必要培训。"
COVID-19到底有多致命这个更大的问题仍然没有答案。
"中间的某个地方"
确诊病例与死亡病例的比例表明,该病毒的死亡率为3.4%,但几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和其他地方多达三分之二的感染病例未被发现,这将大大降低该病毒的致命性。
"目前,我们对真实的死亡率还没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墨尔本大学Doherty感染和免疫研究所主任Sharon Lewin说道。"估计在2%左右。"
SARS导致近1 / 10的患者死亡,但早期死亡率被低估了,部分原因是病毒的受害者并没有很快死亡。
然而,Viboud说,在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时,情况正好相反。
图片来源:https://cn.bing.com
"在疫情爆发后的几周内,随着我们从严重肺炎转向所有流感病例,死亡率估计先是下降了10倍,然后是100倍。"
"在这方面,我认为我们处于中间的某个位置,"她补充说,目前2%的死亡率估计很可能会下降。
季节性流感的平均死亡率约为0.1%,但传染性很强,全球每年有多达4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而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显示,COVID-19对80%以上的确诊病例是"温和"的。(100医药网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医保钱包开明地域再扩容,快来看看有您的他乡吗 (2025-07-10)
- STTT:上海九院李青峰/谢峰团队揭示巨痣/兽皮病致病新机制,并提出治疗新策略 (2025-07-10)
- Science重磅发现:人类成年后乃至老年时,大脑海马体中仍在持续产生新的神经元,有助于记忆和学习 (2025-07-10)
- 体脂率多少的男/女性最具吸引力?三项科学研究揭露“完美身材”:男性体脂率13-14%+肩腰比1.57;女性完美身材则更为严格 (2025-07-10)
- STTT:中科院/南开团队发现,膜蛋白TfR1可入核“劫持”p53,增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功能,对抗化疗 (2025-07-10)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