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力芝和阿比朵尔治新冠收效甚微,或反而拖慢转阴 |
![]() |
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科学家们发起了多项研究探索现有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当地时间3月23日,医药学预印本平台medRxiv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未经同行审议),指出根据44例患者的随机对照实验的结果,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或阿比朵尔单药治疗在轻度中度COVID-19的临床治疗中收效甚微。此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还可能导致更多病人的。
该研究文章的作者全部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通讯作者为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的李凌华和张复春、以及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邓西龙。据悉,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是治疗COVID-19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了广州超过80%的确诊COVID-19患者。
该研究(NCT04252885)被称为ELACOI,是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用于探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或阿比朵尔(Arbidol)单药用于治疗轻度或中度COVID-19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们表示,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LPV/r或阿比朵尔对新冠病毒疾病的实际临床疗效。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项随机(RCT),以评估它们的疗效或不良后果。
这项研究原本计划招募125名COVID-19患者,但由于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广州的新增确诊人数很少,药物实验的“招募池”迅速耗尽,最终该研究仅纳入了44名患者。其中21例随机分配接受LPV/r,16例使用阿比朵尔,7例不使用抗病毒药作为对照组。
从三组的基线特征来看,LPV/r组中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由阳转阴的中位时间是8.5天,阿比朵尔组是7天,而对照组为4天。
此外,与其他两组相比,接受LPV/r治疗的患者中有更多人从轻中度病症发展成了严重/危重状态。
三组在第7天和第14天的阳转阴转化率没有显着差异,三组之间病人的退烧、咳嗽缓解、胸部CT改善的比率,以及病人临床状况的恶化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此外,LPV/r组中有5名(23.8%)患者在研究期间发生了。在阿比朵尔或对照组中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事件。
研究人员同时指出,由于研究受到样本量较小的限制,相关结论将来需要进一步验证。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合与阿比朵尔单药
新冠肺炎目前仍然没有特效药,目前一种抗病毒候选药物是HIV蛋白酶抑制剂,即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opinavir/ ritonavir,LPV/r)组合,商品名为克力芝。
洛匹那韦对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主要蛋白酶(3CL蛋白酶)有作用,对新冠病毒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洛匹那韦通常与利托那韦合用,从而抑制细胞色素P450,以增加洛匹那韦的半衰期。二者同时与免疫调节剂干扰素β-1b联合,这一组合曾用于治疗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在过去的十年中,LPV/r也被证明对HIV-1具有良好的疗效,同时副作用有限。
对临床而言,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组合具有广泛可及性和规模化的可生产性。但对于其具体效果,近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最新论文中,来自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呼吸病临床研究中心以及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团队报告了这一组合用于治疗COVID-19的结果。遗憾的是,在重症患者中,与常规治疗相比,研究未能观察到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的有效性。
而阿比朵尔(Arbidol)是一种血凝素抑制剂,可以有效地阻止流感病毒与宿主细胞融合。同时,它还可以诱导人体产生抵抗病毒复制的内源性干扰素,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激活自然杀手免疫细胞。
据报道,阿比朵尔对所有种类的流感病毒(A、B、C)有效,特别是对A型流感病毒(H1N1,H2N2,H3N3)有效,且副作用小。还有研究显示,在培养细胞中,阿比朵尔对减少SARS病毒在细胞中的繁殖具有某些直接的抗病毒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2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团队在武汉公布了新冠肺炎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表示阿比朵尔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
李兰娟表示,根据初步测试,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显示,阿比朵尔在10~30微摩尔浓度下,与药物未处理的对照组比较,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达到60倍,并且显着抑制病毒对细胞的病变效应。
实验设计与患者信息
研究人员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参与者每人分配给一个随机数,该数字将他/她分配到一个治疗组中,该随机数由计算机生成。招募的患者被分配(2:2:1)为三组。
从2020年2月1日至2月18日,研究人员筛选了63例轻中度COVID-19患者,其中44例(平均年龄49.4岁)被成功纳入这项研究,其中包括21名男性和23名女性。
在A组(LPV/r组)中,21名患者每天被给洛匹那韦(200mg),同时口服利托那韦(50mg)用作加强。
B组(阿比朵尔组)有16名患者,他们接受了阿比朵尔(100mg,口服)单药治疗。而C组(对照组)的7名患者未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
研究人员对这三组均进行了长达21天的随访,并收集了患者以下数据:重要的日期,包括发烧、入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从阳性转为阴性等;合并症情况(、等);临床参数(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从阳性转为阴性,在第7、14天的退烧率、咳嗽缓解率、胸部CT改善率等临床改善情况;以及的发生情况。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JAMA子刊:受教育程度高竟成AD负面因素?队列研究发现,在存在显著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与tau蛋白积累更快有关 (2025-07-09)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24岁或就埋下痴呆隐患!性格不好还易“加速”脑萎缩!两项研究:首次在24-44岁健康个体中检出痴呆风险因素;性格对脑健康很重要 (2025-07-08)
- 河北省医保局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08)
- 我国树立欠缺食物平安危险隐患外部申报奖励机制 (2025-07-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