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2019 |
![]() |
第一篇研究报告中,研究者揭示了人类全长ACE2与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B0AT1复合体的结构,这篇研究中,研究人员基于此前研究结果,借助冷冻电镜技术深入解析了完整ACE2蛋白与2019-nCoV的RBD的复合物结构。研究者表示,ACE2-RBD界面的局部分辨率为3.5埃,这就能帮助他们分析RBD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SARS-CoV一样,2019-nCoV的RBD会被ACE2的胞外肽酶结构域(PD,extracellular peptidase domain)通过极性残基所识别,成对比较后,研究者发现了一些特殊变异,这或许就能够解释上述两种相关病毒的RBDs之间与宿主受体之间不同的亲和性。
第二篇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这两种RBD-ACE2之间的界面特性,尽管某些突变会增强nCoV-RBD和ACE2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其它变异也可能会降低SARS-RBD与ACE2之间的亲和力;比如,由于ACE2的Lys317和Asp30位点之间盐桥(salt bridge)的形成,因此从氨基酸位点Val404到Lys317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更紧密连接的形成,将Leu472改变为Phe486可能会增强与Met82之间的范德华力,然而,将Arg426替换为Asn439似乎会通过失去ACE2上的与Asp329形成的重要盐桥而削弱其之间的相互作用。
除了周强课题组这两篇重要研究成果外,近日,来自清华大学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在解析2019-nCoV的S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与ACE2复合体结构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相关的研究结果与周强课题组的电镜结构相互补充和支持。来自中国的这些科学家们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揭示了新冠病毒S蛋白如何与细胞受体ACE2在原子层面相互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研究人员都选择在第一时间将其复合物的原子坐标向全球公布,以提高其潜在的利用价值。相信后期通过科学家们不懈地努力,相关研究结果将能够快速推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药物的研发和疫苗的开发设计。
7.
doi:10.1016/j.idm.2020.02.002; doi:10.3390/jcm9020596
美国杜兰大学的杰出教授James "Mac" Hyman正在使用数学模型更好地理解和预测COVID-19的传播,并且定量确定了制止这种疾病的各种措施的有效性。Hyman在杜兰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目标是帮助公共卫生界了解和预测2019-nCoV感染的传播,并评估控制它的不同方法的潜在有效性。
Hyman和他在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和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的同事们最近先后在Infectious Disease Modeling期刊和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期刊上发表了两篇论文,论文标题分别为“Real-time forecasts of the COVID-19 epidemic in China from February 5th to February 24th, 2020”和“Short-term Forecasts of the COVID-19 Epidemic in Guangdong and Zhejiang, China: February 13–23, 2020”。
在第一篇论文中,这些作者说,这些预测可以帮助公共卫生官员准备医疗服务并分配应对这种流行病所需的资源,以及预测减轻该流行病所需的干预措施的强度和类型。在没有针对这种病毒的疫苗或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有效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比如人身保护和社会隔离,对于控制这一流行病至关重要。
在第二篇论文中,这些研究人员使用先前验证的现象学模型来产生对中国广东省和浙江省累计报告病例的短期预测。利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截至2020年2月13日的每日报告累计病例数据,他们提前5天和10天预测报告的累积病例。
具体来说,他们使用广义逻辑增长模型、理查兹增长模型和次流行波模型来进行预测,这些模型先前已用于预测由于不同传染病引起的疫情。每种模型的预测都表明广东省和浙江省的疫情可能已接近绝迹;但是,次流行波模型的预测还包括进一步持续传播的潜力,特别是在浙江省。他们对这三种模型的10天预测显示,到2020年2月23日,广东省将再增加65~81例(上限:169~507),浙江省再增加44~354例(上限:141~875)。在最好的情况下,目前的数据表明这两个省的传播正在放缓。
8.
doi:10.1016/S0140-6736(20)30419-0
在中国武汉,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了一场罕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爆发,最初主要是肺炎。这种新病毒最初被WHO命名为2019-nCoV。2020年2月11日,世卫组织将该病重命名为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同一天,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的冠状病毒研究小组(CSG)在bioRxiv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建议根据对相关冠状病毒的系统发育分析,将2019-nCoV确定为SARS-CoV-2型。CSG声称,他们在引入另一种源自"SARS"的病毒名称时,无意提及"SARS";然而,SARS是一种疾病的名称,给新病毒命名为SARS- cov -2实际上意味着它会引起SARS或类似的疾病,特别是对缺乏病毒学知识的科学家和公众而言。新名称也与疾病名称COVID-19不一致。作为一种自然发生的病毒,SARS-CoV-2与其他所有SARS样病毒或与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不同,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基因组序列。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体脂率多少的男/女性最具吸引力?三项科学研究揭露“完美身材”:男性体脂率13-14%+肩腰比1.57;女性完美身材则更为严格 (2025-07-10)
- STTT:中科院/南开团队发现,膜蛋白TfR1可入核“劫持”p53,增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功能,对抗化疗 (2025-07-10)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JAMA子刊:受教育程度高竟成AD负面因素?队列研究发现,在存在显著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与tau蛋白积累更快有关 (2025-07-09)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24岁或就埋下痴呆隐患!性格不好还易“加速”脑萎缩!两项研究:首次在24-44岁健康个体中检出痴呆风险因素;性格对脑健康很重要 (2025-07-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