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转吉-肺癌患者关爱中心项目启动 |
![]() |
肺癌靶向治疗后何时进行首次复查?为什么有的肺癌患者可以奋战那么久?该如何应对癌痛?…对于肺癌患者来说,确诊可能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在后续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能随时得到一位了解我病情的医生的帮助该有多好…”这可能是很多肺癌患者的心声。
4月15日,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拉开序幕。由北京白求恩基金会主办、勃林格殷格翰支持的“生命转吉-肺癌患者关爱中心项目”也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以肺癌患者为中心,为接受或即将接受药物治疗的肺癌患者提供从疾病治疗科普到健康护理等各方面的全程护师随访和关爱,邀请业内医生直播讲座肺癌知识与患者互动答疑,进而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肺癌诊疗全过程、提高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及依从性,最终改善生活质量。
肺癌治疗,全程管理和全方位关爱很重要
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肺癌77万人,其中约85%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群体中,有50%以上都携带着EGFR基因突变。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EGFR基因突变患者已经可以在基因检测指导下获得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但仍有许多患者由于对靶向治疗认识不足,比如用药不科学、健康护理不合理等,导致治疗效果未能达到理想状态。因此,为肺癌患者提供全程的一对一护师随访、及时解决他们可能碰到的这些问题就成为必要。同时,由于部分患者可能在确诊后和治疗过程中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对患者心理的疏导和关爱也十分重要。
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主席、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医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国家卫健委《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组长支修益介绍道:
针对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19Del),目前有几种不同的靶向治疗方法,一是先用传统的第一代靶向药,失败以后再用三代;二是直接就用像阿法替尼这样的二代靶向药,失败以后再用第三代。通过这种“排兵布阵”,相关的肺癌患者都能得到临床获益,未来通过大数据的建立和长期的随访,期待临床能够摸索出符合治疗中国肺癌人群的“排兵布阵”。
在关注靶向药疗效的同时,临床医生、护士和患者家属也应该关爱患者(尤其是晚期肺癌患者)服用靶向药后的不良反应,比如皮疹或腹泻等。通过相应的导眠治疗、心理呵护,合理膳食调整,让患者能够度过在服用靶向药早期所遭遇到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希望在社会多方力量的协作下,共同加强对病人的呵护,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也希望临床医生、护理人员,能够联合患者家属、联合媒体,做好患者教育,做好患者关爱,共同来面对肺癌,同时应用现有规范的治疗手段(比如治疗早期的微创外科手术、中晚期的靶向治疗),把肺癌作为一个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来对待,坦然说癌,科学治癌。
突破传统,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
有别于传统的患者关爱项目,‘生命转吉’项目最大的特色是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护师协助主治医生,对肺癌患者进行从治疗前到治疗后的全程随访和管理,包括科学用药知识、健康护理教育、饮食搭配和心理倾听等多元化板块,通过电话、微信及短信等多种沟通方式,建立护师与患者一对一的高效沟通及点对点的随访通道,鼓励患者提升治疗信心、坚持合理治疗,提高生存获益。由于每位患者的情况和具体需求不尽相同,一对一的全程随访能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从而为治疗提供有效的保障。
除了全程护师随访,相关微信公众号将每周高频次地传递肺癌疾病知识并邀请全国肺癌领域临床医生开展线上公益讲座,内容覆盖关于肺癌诊治和康复的方方面面。同时,这些线上活动也为患者和医生进行互动交流提供了便利。
另外,首批“医患线下面对面关爱”计划自2020年4月至12月在上海肺科医院、北京肿瘤医院等全国50家三甲医院落地。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理事兼执行秘书长樊燕荣表示,“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始终秉承人道、责任传承的公益宗旨,其公益目标是通过在医疗健康领域构建公益慈善平台,汇聚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来帮扶弱势群体,为增进人民健康做出应有贡献。正是在这样的的指引下,希望通过开展生命转吉-肺癌患者关爱中心项目,以线上线下多个渠道、多种方式来为肺癌患者提供相关疾病知识、科普教育,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关爱与支持,为广大肺癌患者的治疗保驾护航,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与病魔斗争的勇气和信心,使他们在与疾病抗争的路上并不孤单,能够充分感受到来自社会、来自医护、工作人员的关心与关爱,使他们能够勇敢的、自信的去拥抱生活,拥抱明天。”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人用药品业务总经理董博文博士表示,在植根中国发展的同时,勃林格殷格翰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承诺,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支持慈善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患者关爱项目,从而让广大肺癌患者获益。未来,勃林格殷格翰将继续与各方力量携手同行,为更多肺癌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2025-04-01)
- 江西对50岁至74岁人群免费开展肺癌重点筛查 (2025-03-28)
- 入睡难怎么办?专家回应睡眠热门话题 (2025-03-26)
- 莫把结核当感冒 专家提醒儿童结核病防治关注这四点 (2025-03-25)
- 吃药的这几个误区 你避开了吗? (2025-03-24)
- 流感仍处于中流行水平 疫苗接种便利性亟需提升 (2025-03-06)
- 春季重点传染病如何防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画重点 (2025-02-28)
- 何为钙化?医生提醒: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 (2025-02-27)
- 春季消化道疾病易发 专家提示注意卫生 (2025-02-25)
- 专家提示:提前科学用药,改善春季花粉过敏 (2025-02-2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