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五类人群存在患乳腺癌高危因素 |
![]() |
央广网北京4月20日消息 4月15日至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宣传周期间,央广网健康将为您带来肿瘤防治系列报道。今天带大家深入了解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的乳腺癌,往往很难发现它的一些临床表现。
目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几大类
发现乳房肿块;其次表现为乳头的溢液,就是从乳头有一些分泌物。非哺乳期,从乳头流出一些液体我们称之为溢液,尤其是血性溢液。如果一个40岁以上的女性出现了血性溢液,就要考虑乳腺癌的风险;第三大类,一些皮肤的改变,医学上叫桔皮症。乳房皮肤表面毛孔显得非常粗大,称之为桔皮症,这是一种癌症表现;还有一大类叫酒窝症,长在乳房上的小坑非常值得警惕。姚贝娜当初发现乳腺癌的时候,直觉症状是因为出现了皮肤的凹陷;还有一大类比较少见:乳房没发现异常,但发现腋下淋巴结肿大,这类乳腺癌叫隐匿型乳腺癌,就是乳房上表现不明显,但已经转移到腋窝。
而非常早期的乳腺癌往往没有任何表现,不疼不痒,也没有分泌物,淋巴结也不大,这个时候的乳腺癌往往在做健康体检或者做筛查的时候,用一些医学的影像方法可以发现。
五类人群存在患乳腺癌高危因素
针对得乳腺癌人群的一些特点,可以总结出一些高危因素:
1、初潮比较早,绝经比较晚,整个人一生当中处于雌激素的环境时间比较长。
2、结婚晚、生育晚、哺乳晚,或者说未生育、没有哺乳,这类人群得乳腺疾病风险略大。
3、放疗。乳腺区域接受过放射线,得乳腺癌风险增高。
4、遗传,有一大类遗传基因跟乳腺癌有关系。如果携带乳腺癌的易感基因BRCA1或者是BRCA2,乳腺癌风险会明显增高。
以上是目前已知的一些得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还有一大类高危因素是,曾经得过一些乳腺良性疾病,这类良性疾病有可能发展为乳腺癌。这种病叫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容易跟增生混淆,它跟乳腺增生不是一回事,它在手术以后对切下来的乳腺标本做显微镜检查才能够看到,一般意义上的乳腺增生跟它不一样。
乳腺癌如何预防?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预防乳腺癌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药物预防。药物预防就是通过化学药物来预防乳腺癌。国际研究表明,药物治疗有副作用,目前国内并没有大面积开展。什么样的人可以考虑药物治疗?比如一些良性疾病,不典型增生或乳头状流病,可能会发展成癌的这种病,做药物预防可能会有一定的价值。
一种是手术预防。手术预防首先要做准确的癌基因检测,确定有癌基因的突变,其次需要跟手术医生充分沟通,慎重考虑手术本身带来的风险。
根据癌症预防程度可分三类,即三级预防。最理想的是一级预防,就是从病因上预防,知道为什么会得癌,从病因上避免患癌因素。比如预防肺癌的戒烟就是一级预防方法。目前乳腺癌没有明确的致癌因素和诱因,只能在二级预防上下功夫。即有规律、定期地做专业乳腺影像检查。即使医生手法再高明,长在乳房深处的微小病变,有时候是摸不到的。所以务必根据自己的年龄和医生建议,做彩超或者做钼靶的筛查。
受访专家:程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副教授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2025-04-01)
- 江西对50岁至74岁人群免费开展肺癌重点筛查 (2025-03-28)
- 入睡难怎么办?专家回应睡眠热门话题 (2025-03-26)
- 莫把结核当感冒 专家提醒儿童结核病防治关注这四点 (2025-03-25)
- 吃药的这几个误区 你避开了吗? (2025-03-24)
- 流感仍处于中流行水平 疫苗接种便利性亟需提升 (2025-03-06)
- 春季重点传染病如何防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画重点 (2025-02-28)
- 何为钙化?医生提醒: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 (2025-02-27)
- 春季消化道疾病易发 专家提示注意卫生 (2025-02-25)
- 专家提示:提前科学用药,改善春季花粉过敏 (2025-02-2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