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标在即!第三批带量采购,8张图全方位分析 |
![]() |
医药网8月19日讯 8月20日,第三批国家带量采购将正式投标。
笔者曾发表了《第三批带量采购,6张图表深度剖析》,现承接上文再围绕第三批带量采购的报量做进一步分析。
1、总体概览
报量
经过“4+7”、“4+7”扩围和第二批国家带量采购的深入探索,操作经验日渐丰富,带量采购已进入常态化、制度化和标准化阶段。第三批带量采购就是常态化开始的标志,随着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对中选品种认可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纳入集采的品种数量和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报量也由“4+7”的16.4亿片/粒/袋/支猛增到第三批的200.05亿片/粒/袋/支(图1),增加了11倍多。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诱惑和官方应采尽采的决心,以及结余留用致使未中选品种的尴尬,相关企业定将积极参与,所以本次集采竞价仍将异常激烈。
采购额
随着报量的不断增大,其对应的采购额也相应增加,由“4+7”的19亿元、“4+7”扩围的35亿元、第二批的88亿元,一直增加到第三批集采的226.5亿元,较最初“4+7”的也增加了11倍多(图2)。如果说“4+7”作为试点对药企的影响还仅限于精神上的话,从第三批开始,带量采购将成为医药行业不可回避的主流事件。
2、品种分析
报量
第三批带量采购共涉及56个品种、81个规格,总报量高达200.05亿片/粒/袋/支。其中,报量最多的是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高达46.6亿片,占了总报量的23.3%;报量最少的是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仅10.2万支,占总报量的万分之五;前5个品种(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甲钴胺、二甲双胍缓释控释剂型、奥美拉唑和缬沙坦)的报量合计高达105.8亿片,占了总报量的一半还多(53%)(图3),这几个品种也将成为药企激烈角逐的主要对象,尤其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有申报资格的企业多达28家,而最多只有8家可中选,另外20家必须出局,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采购额
采购量和采购额越大越会激发企业的竞争程度,第三批带量采购的总采购额共计226.5亿元。其中,采购额最高的是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剂,高达17.6亿元,占了总采购额的7.8%;采购额最小的是拉米夫定,只有17万元,只占万分之7.5。此外,前7个品种(莫西沙星、替格瑞洛、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非那雄胺5mg、甲钴胺、氨基葡萄糖、匹伐他汀)占了总采购额的39.5%,共计89.4亿元(图4)。
3、省份分析
除各品种间的报量与采购额存在巨大差异外,不同区域也有很大差异。
报量
在全国31个省份的报量中,广东省最大,高达19.44亿片/粒/袋/支,占了总报量的9.7%;报量最小的是西藏,仅有2716万片/粒/袋/支,占1‰,这主要源自其人口总数也仅占全国的2.5‰;前5个省(广东、浙江、山东、江苏、河南)的报量占了全国的42%,共计84亿片/粒/袋/支(图5)。
广东的报量之所以最大,与其部分品种的报量特大有关,如广东枸橼酸西地那非片的报量就占了全国报量的近七成。尽管本次集采最高有效申报价定的并不算低、且延续第二批“’单位可比价’≤0.1000元”即可中选的规定,以防止唯低价是取的风气蔓延,但基于“第一顺位企业优先在供应地区中选择1个地区”的规定,类似广东这种超大报量的省份仍给企业带来了特别的诱惑,企业已不只满足于中标即可,而试图用最低价去搏“供应地区中选择1个地区”的优先权,从而获得报量最大的省份的销售权。此前在第二批带量采购总共100个中选的品种中,价格战也十分激烈,有30个品种最小值规格价格低于0.1元,其中17个最小规格价格低于6分钱(图6)。
采购额
采购额最大的仍是广东省,高达25.94亿元,占全国的11.46%;最小的是青海省,只有4617万元,占全国的2‰;前6省(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北京)刚好占了全国的一半,共计113.7亿元(图7)。
4、前3次降幅
降价幅度并非衡量带量采购效果的唯一指标,但却是最直观的指标,除平均降价幅度之外,单一品种的最大降幅也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回顾前3次国家带量采购的降幅,也可为预判本次集采的降幅提供参考。
前3次集采,平均降幅基本维持在50%多一点的水平,单一品种的最高降幅都超过90%、最低降幅在10%左右。
例如,“4+7”平均降幅为52%,降幅最大的是富马酸替诺福韦酯二吡呋酯片,高达96.25%,降幅最小的是蒙脱石散为6.85%;第二批带量采购的平均降幅为53%,降幅最大的是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的93%、降幅最小的是氟康唑胶囊的11%。
带量采购已成为新医改的突破口,面对带量采购的常态化和全覆盖的趋势,药企已无法回避,只有积极应对才是上策。不过,停留在销售层面的应对即将黔驴技穷,企业应从品种立项、企业战略等更前端和更宏观层面上转型升级才是上策。而做好8月20日进行的第三批带量采购的报价才是当务之急。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医保钱包开明地域再扩容,快来看看有您的他乡吗 (2025-07-10)
- STTT:上海九院李青峰/谢峰团队揭示巨痣/兽皮病致病新机制,并提出治疗新策略 (2025-07-10)
- Science重磅发现:人类成年后乃至老年时,大脑海马体中仍在持续产生新的神经元,有助于记忆和学习 (2025-07-10)
- 体脂率多少的男/女性最具吸引力?三项科学研究揭露“完美身材”:男性体脂率13-14%+肩腰比1.57;女性完美身材则更为严格 (2025-07-10)
- STTT:中科院/南开团队发现,膜蛋白TfR1可入核“劫持”p53,增强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功能,对抗化疗 (2025-07-10)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