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健康自主研发家用脉象仪,为居家养老带来便利 |
![]() |
脉诊是中医千年以来重要的诊法之一。近年来,众多医家对诊脉的部位、取脉的方法以及病脉和常脉等做了深入论述,但对中医客观化的研究一直没有重大进展,这就无法对人的生理系统进行整体及系统性的诊断。中医脉象仪恰恰能弥补这一缺憾,因为中医脉象仪不受限于医师的主观意识与经验积累,通过客观指标,进行重复验证,为中医客观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我国的老年群体(60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了2.5亿人,到2022年的时候,我国的6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将能占到总人口的14%,这也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的时候,我国的人口整体都会发生变化,其中老年群体将能达到人口的差不多3分之1,将有大约5亿的老年群体。随着老年群体的急剧增加,居家养老、居家健康检测、居家健康服务已成大趋势,市场潜力巨大、行业前景明朗。
在中医客观化的背景和趋势下,国民健康科研团队耗时三年,自主研发了小康脉象仪。值得一提的是,小康脉象仪不仅符合《脉象仪行业标准》,还符合中医客观化标准,而且它的测量精度仅有±1‰的误差,远超过行业平均标准。
要知道几千年以来,相较于中医客观化来讲,对于脉象的描述和脉象的辨认都是非常主观的,例如中医古籍中对脉象的记录是“如轻刀刮竹”、“如雨沾沙”、“如病蚕食叶”,比较晦涩难懂。
传统的中医是师徒模式,师傅给患者把完脉,告诉徒弟这是什么脉象,徒弟赶紧把一下患者的脉,记住一下这种脉象的感觉。所以把脉也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感受。不同的中医对同一种脉象感受不一,而且脉象种类又非常多,男女老少同一脉象的病症都有差别,所以中医的精髓——切脉非常难以传承。由此可见,中医客观化的优势不言自明。
根据上海中医药大学费兆馥教授对于中医客观化的研究得知,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由国家科委立项开展了一系列的中医客观化研究,在研制测绘脉象传感器的基础上,结合生理学、力学、数理、工程及信息处理等多学科合作攻关,开发研制了多种脉诊仪,并运用于教学与临床中,然而结果都不太理想。
国民健康科研团队在前辈们研究的基础上,夜以继日奋战,攻克技术难关,取得突破性进展,终于研发出小康脉象仪。小康脉象仪取脉压力误差实际达到±1‰,典型样本符合率≥90%,具备客观指标,可以重复验证。中医客观化下的小康脉象仪是一件很伟大的事业。它不仅降低了老百姓享受优质医疗的成本,而且为中医精髓的传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据悉,小康脉象仪已经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和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而且小康脉象仪在脉象定位、传感器、脉诊设备等领域获得10项专利授权。
小康脉象仪能够达到如此优秀的脉象精度,离不开它的核心组件——压力球,它采用专利材料制成,可以达到人体手指的细腻度和敏感度,配备独家的传感技术,才能有如此优秀的表现。
在现阶段,小康脉象仪可以搭配小康助手-家庭健康机器人使用,为小康助手提供脉象检测功能。
小康助手-家庭健康机器人是国民健康旗下核心产品之一,它是国内首款养老健康陪护机器人,它具备丰富的健康技能和娱乐功能,内含100万+健康视频,可以解答90%以上家庭常见健康问题,支持老人进行血压、血糖、脉象检测(支持外接设备),也可以进行高清舌象检测,解读自己身体状态。身体有任何不适症状,可以进行健康咨询、在线问诊,名医会诊等功能,小康助手时时呵护父母的健康。小康助手还有上百种娱乐功能及生活实用技能,查天气、播新闻、听歌曲、赏戏曲、看电影、讲故事、日程提醒等,带给家庭美好时光。除此之外,您还将得到服务卡,尊享多重权益。
小康脉象仪和小康助手-家庭健康机器人更能解决患者实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让中国家庭足不出户就能咨询医生、看病开药、做身体检测,极大地减轻了中国家庭的就医难度和就医费用,让中国家庭获得更健康,更幸福、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 相关报道
-
- 以专业之力守护银发行动力 扶他林城市K马暨“无痛万里行”首站开启 (2025-05-26)
- Cell:超越达尔文进化论,为拉马克“平反”,我国学者发现“获得性遗传”直接证据 (2025-05-26)
- 国际爱肤日:慢性手部湿疹亟需重视 专家呼吁积极防治 (2025-05-26)
- 沈阳农业大学发表Nature子刊论文:生酮饮食能够抗疟疾 (2025-05-25)
- Cell:新研究揭示mRNA的m6A修饰协助调控细胞应激反应机制 (2025-05-25)
- 国产新药闪耀ASCO 2025 (2025-05-25)
- Nature Genetics:揭秘乳腺癌耐药性“幕后黑手”——APOBEC3如何推动肿瘤逃生? (2025-05-25)
- 《细胞》:长痛短痛都能治,能避免成瘾的新机制镇痛药来了 (2025-05-24)
- 全球制药创新指数TOP10出炉 (2025-05-24)
- 《自然·遗传学》:MSKCC团队发现,APOBEC3相关突变特征驱动乳腺癌耐药,可在乳腺癌早期或治疗前进行检测 (2025-05-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