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爱分析·中国智慧医院厂商全景报告 |
![]() |
报告摘要
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之际,医院的数字化转型同样也拉开了帷幕。智慧医院建设作为医院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升级的过程,成为医院当前的重头戏。
受政策和医院业务需求两方面的影响,当前阶段,医院对智慧医疗领域的采纳度较高,与“以临床需求为起点”相一致;
- 智慧服务领域,受智慧服务评级政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投入力度较大;
- 智慧管理领域,医院的采纳度较低,但随着医院逐渐从过去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益化管理,未来医院对智慧管理的重视度将会提升。
基于对国内医院和智慧医院厂商的调研,爱分析认为,智慧医院建设未来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 第一,加深数据应用,智慧医疗走向智能化;
- 第二,智慧服务升级,逐渐向院外延伸;
- 第三,管理与临床之间建立平衡,实现精益化管理;
- 第四,中台思维引领,新一代信息化系统应运而生。
目录
1. 政策和需求双轮驱动,智慧医院建设加速
2. 智慧医院全场景地图
3. 智慧医院代表厂商
4. 智慧医院厂商信息
关于爱分析
研究与咨询服务
法律声明
1、政策和需求双轮驱动,智慧医院建设加速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定义,智慧医院包含三大领域: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以及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
在政策和医院业务需求两方面的驱动之下,目前医院对三大领域应用场景的采纳度有所差异。总的来看,受评级政策和提高工作效率需求的影响,医院对智慧医疗领域应用场景的整体采纳度较高;其次,在智慧服务领域,在政策的鼓励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医院对建设互联网医院的投入力度较大,当前全国已建成900多家互联网医院;最后,在智慧管理领域,医院的采纳度稍低,但《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即将发布,智慧管理领域的应用采纳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 智慧医院数字化应用采纳度模型

智慧医院建设实际上是医院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升级的的过程,随着智慧医院建设内涵的不断丰富与深化,在技术的加持下,未来的智慧医院将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出发点,实现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全方位提升。
爱分析认为,智慧医院未来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加深数据应用,智慧医疗走向智能化。智慧医疗的核心是智能化应用,即对医疗数据的应用。利用大数据、AI等技术实现医疗数据的挖掘,支撑上层业务场景,满足医护人员的需求,并形成高效、智能、闭环的业务流程,是智慧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
比如,AI影像辅助诊断对医生来说,既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提高医疗水平。以华山医院为例,目前肺结节AI辅助工具已实现产品化应用,放射科日均胸部CT数量500-600例,100%通过AI辅助诊断,医生对AI决策结果的采纳率达到80%。
智慧服务升级,逐渐向院外延伸。智慧服务以患者为中心,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旨在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受到疫情的推动,院内就医流程和医疗服务的在线化速度大大提升。以华西医院疫情期间的在线门诊为例,上线6个月的时间内,日均问诊量达到1,700例,有效接诊订单数超20万。未来,智慧服务领域的应用场景将向院外延伸,包括慢病管理、院后康养等,实现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
管理与临床之间建立平衡,实现精益化管理。智慧管理的目标是提升医院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从过去的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益化管理。在精益化管理的过程中,实现临床和管理之间的平衡最为重要,并通过临床数据为管理“赋能”,实现开源节流、持续发展。
中台思维引领,新一代信息化系统应运而生。智慧医院建设加速,传统的医院信息化系统难以满足医院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路径以及支撑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领域的各类应用场景,新一代信息化系统将借助中台思维,实现技术、业务、数据三者的融合,重构基础架构、建立开放生态、实现业务协同。
2、智慧医院全场景地图
爱分析基于对国内智慧医院厂商的调研,准确定义了15个智慧医院数字化应用场景,同时遴选出在这些数字化场景中具备成熟解决方案和落地能力的厂商,如下图所示。
以下是爱分析对15个智慧医院应用场景的定义以及遴选出的代表厂商。
(注:以下所有场景中的厂商均按音序排序)

2.1 智慧医疗
2.1.1 临床科室
2.1.1.1 CDSS
终端用户:
临床医生。
核心需求:
国家政策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必须参加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同时将评级结果纳入三级医院的绩效考核指标中,并规定到2020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级4级以上,二级医院要达到3级以上;电子病历评级的4级、5级、6级均对临床辅助决策支持提出明确要求,为了满足过级需求,医院需要采购CDSS系统;
除了评级以外,医院在业务方面的需求在于为医生提供临床决策支持,改善临床效率、提高临床质量,同时能够辅助医务管理,对部分病历进行质控;
对于医疗水平较弱的基层医疗机构而言,需求在于提高基层医生的诊断能力,CDSS可以对基层医生起到决策提示和带教的作用。
厂商能力要求:
厂商提供的CDSS产品需要具备通过4-6级的功能,并协助医院完成电子病历评级的工作;
CDSS产品需以权威的医学指南、临床路径、教材、药典等作为知识库的支撑,并基于实时的全量临床数据建模,对医生来说具有实用价值;
CDSS产品需要完全融入医生的临床诊疗流程,并与医嘱执行等紧密结合,同时,CDSS产品的定制化程度较高,需要厂商具备定制化能力,基于每家医院的数据单独建模。
代表厂商:

2.1.1.2 病历质控
终端用户:
临床医生、病案质控人员。
核心需求:
医院以往的病历质控多以人工操作、终末病历抽查为主,病历质控工作始终不理想。一方面,人工质控只能对病历的完整性、时效性等进行形式质控,忽视了病历本身的内涵,容易造成医疗纠纷;另一方面,质控工作量大,质控人员水平不足,且只在终末进行,质控不及时,存在医疗隐患;
随着大数据、AI等技术的发展,医院希望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实现对病历全过程、多环节、多层次的动态质控,提高病历合格率,同时减少质控的人力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厂商能力要求:
功能方面,病历质控产品能从形式和内涵两方面同时运行病历质控和终末质控,对电子病历的完整性、实效性、规范性、逻辑性、一致性等多维度进行实时的监控与提醒;
质控标准方面,根据国家规定的质控标准设置质控引擎,融入医生的临床诊疗流程,适时提醒,不影响医生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方面,病历质控模型需要通过高质量的病历训练得出,并利用NLP技术实现电子病历后结构化,实时解析诊疗过程中的全部病历,精准识别诊疗质量缺陷,识别准确率满足临床需求。
代表厂商:

2.1.1.3 科研
终端用户:
临床医生,一般是级别较高的科室主任。
核心需求:
各个层级的临床医生都对科研存在强烈需求,一方面科研论文是医生在职称晋升时的衡量标准,另一方面医生通过科研为临床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提供更好的疾病治疗方案;
医院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天然具备科研优势,但由于医疗大数据的多模态、冗余性和不完整性,医院需要建设科研大数据平台,提高医院数据的可用性。
厂商能力要求:
厂商需要为医院提供数据收集、整合、治理等一站式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同时在科研平台上封装相应算法、提供标注工具等,帮助医生进行数据标注、模型训练、效果评估等;
科研涉及到的数据有病历文本、医学影像、基因组学等,厂商需要具备多模态数据治理能力,实现数据的结构化。
代表厂商:

2.1.1.4 医疗机器人
终端用户:
患者、临床医生、医护人员等。
核心需求:
医疗机器人可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消毒机器人等。
手术机器人:手术过程非常复杂而且风险巨大,临床医生的需求在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效果,减少对患者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手术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更精细、复杂的手术,达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损伤(微创)等效果;
康复机器人:传统的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师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甚至“多对一”的辅助作业疗法,费时费力而且花费巨大,康复机器人可以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率且节约成本;
消毒机器人:医院日常的消毒杀菌、物资运送、送餐等工作繁重,消毒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可以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可以避免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接触,降低感染率。
厂商能力要求:
医疗机器人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厂商既要掌握传统机器人的技术,如控制、传感、人机交互等,又要有医学、生物学的背景;
厂商需具备软硬一体化能力,医疗机器人本身要具备安全性、可靠性,性能上必须满足对患者状况变化的适应性、对作业的柔软性等;
产品需要满足医疗器械管理要求,具备相应的医疗器械证书,满足安全性和有效性。
代表厂商:

2.1.1.5 远程医疗
终端用户:
上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医生。
核心需求:
长久以来供给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三甲医院集中了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而基层医疗的诊疗能力严重不足,为此,国家出台分级诊疗政策,旨在使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但上级医生到基层坐诊成本居高不下,难以落地,远程医疗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能够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是分级诊疗落地的重要手段之一;
上下级医院之间的培训、手术示教、影像诊断、会诊等,部分可以通过远程的方式来解决,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远程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厂商能力要求:
具备音视频技术,提供高清音视频效果,实现数据传输、数据远程调阅;
音视频服务具备高并发、高可靠性、低延时、抗弱网的效果,保证用户体验;
远程医疗需要第三方厂商的运营服务,促进远程医疗体系高效运作。
代表厂商:

2.1.1.6 手术管理
终端用户:
临床医生、医院管理人员。
核心需求: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手术室都基于经验管理。以人工记录的方式对手术室的人财物进行管理,一方面医护人员数量有限,手工记录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容易出现记录错漏、数据混乱等问题,医院需要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对手术室的监督、控制与管理;
医院需要贯穿整个手术业务流程、采集全过程数据并进行分析的系统,实现智能排班、手术报告自动生成、临床诊疗随访记录等功能。
厂商能力要求:
遵循权威临床路径,同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符合临床医生的使用习惯;
数据采集贯穿手术业务全流程,并对数据进行结构化、标准化的处理,形成与手术相关的数据库,支撑医院进行手术管理方面的应用,同时支撑科研、科室管理等场景应用。
代表厂商:

2.1.2 医技科
2.1.2.1 AI影像辅助诊断
终端用户:
影像科医生、病理科医生、临床医生。
核心需求:
随着患者CT、超声等诊断量增加,影像科医生处于高负荷作业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利用技术手段提升诊断效率的诉求;
很多县级医院的影像设备虽满足基本配置,但影像科医生数量和水平不足,诊断能力难以支撑临床诊断需求。
厂商能力要求:
产品对病灶的检出率高,且假阳性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具备定位检出、定量分析、定性诊断、智能随访、结构化报告等影像工作全流程解决方案;
产品覆盖多病种,可对某一部位进行全面的辅助诊断,更加贴近临床环境;
对医生来说易用性高,系统交互人性化,无需改变医生原本的工作流程;
产品不需对影像设备进行改动,与医院PACS系统连接顺畅,无需复杂设置。
代表厂商:

2.1.3 药剂科
2.1.3.1 合理用药
终端用户:
临床医生、药师等。
核心需求:
一是满足政策要求。二级、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中,明确列出与合理用药相关的几项内容,将药事管理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紧密关联在一起;此外,根据2020年2月卫健委、药监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的通知》,对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其中也明确将合理用药纳入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促使医疗机构将合理用药作为重点工作。
二是保证用药安全。目前,用药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选药不当、用药过量或不足、合并用药配伍失当等,对医院来说存在医疗风险,因此医院对合理用药存在刚性需求;同时,随着药品种类的不断增加,多种药物联用的情况越来越多,临床医生对非本专科的药品不够熟悉,药师也难以掌握所有的临床用药,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合理用药的需求应运而生。
厂商能力要求:
实现处方前置审核、事中处方干预、药学信息查询、处方点评等功能;
底层数据库和审核规则的完整性、智能化:数据信息全面、覆盖药品种类全、审核规则足够细化,保证审核的准确性;底层数据库的更新频率保证最少半年一次;搭建底层药学知识图谱的方式,提供更智能、更全面的药品审查维度,并实现AI智能审方;
系统与HIS对接的周期和难度:合理用药系统需要与医院底层的HIS系统对接,医院需要选择能够与HIS顺利对接的产品,缩短对接周期,顺利上线。
代表厂商

2.2 智慧服务
2.2.1 临床科室
2.2.1.1互联网医院
终端用户:
临床医生,患者。
核心需求:
国家卫健委、医保局、国务院以及各省市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和推动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对医院提出互联网医院建设目标和要求,医院为了满足政策需求,有建设互联网医院的需求;
非头部医院具有医院品牌建设、增加患者量和收入等业务层面的需求,互联网医院可以帮助医院进行品牌运营和引流。
厂商能力要求:
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互联网医院必备功能,如在线挂缴查、处方流转等;
有能力理解并满足医院个性化需求,如帮助医院打通线上线下数据、融合线上线下服务、实现医联体协同等;
有互联网医院运营经验或具备互联网医院运营能力,且满足政策合规性的要求。
代表厂商:

2.2.1.2 慢病管理
终端用户: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
核心需求:
以往慢病患者管理工作由护士进行纸质记录,效率低且易出错,无法形成高质量的患者健康档案,护士对无纸化记录、简化数据采集流程有需求,旨在提高工作效率;
医生对慢病患者的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的长期追踪有需求,以便分析数据趋势,改善患者预后;
慢病患者的院内外管理均非常重要,患者对于院外的数据收集主动性差,医生需要通过第三方途径获取患者的院外随访数据以便更好管理患者。
厂商能力要求:
通过信息化手段自动录入患者血压、血糖等体征数据,并形成结构化电子档案;具备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对医嘱进行解析;实现定时提醒、任务推送、指标异常预警等功能;
有能力对接不同厂商的HIS系统;
有能力将慢病管理工作延伸至院外,持续获取患者在院外的数据。
代表厂商:

2.2.1.3 智慧病房
终端用户:
临床医生、住院医师、护士、患者等。
核心需求:
护理业务越来越精细化,床旁服务越来越多,医护人员有提高工作效率的需求,希望可以通过智慧化解决方案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医院有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需求,智慧病房通过床旁医嘱闭环、健康宣教、生活服务、缴费结算等功能,可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厂商能力要求:
能够在病区内提供智慧患者服务、智慧护理服务、智慧查房服务,在护士站和运营中心提供智慧护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同时实现病区、护士站、运营中心的业务闭环和智能交互;
软件部分能够匹配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可针对不同医院分别进行业务流程改造,并根据需要接入医院原有的各项系统;
硬件部分以物联网为基础,能够实现医、护、患三方与医院后台系统紧密连接。
代表厂商:

2.3 智慧管理
2.3.1 临床科室
2.3.1.1 DRG管理
终端用户:
临床医生、病案科人员、质控科人员、医保办/医务科人员。
核心需求:
DRG与医院的绩效评估和医保支付高度相关,医院引入DRG管理工具的驱动因素,一方面是满足政策要求,另一方面是提高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第一,从政策上看,DRG付费改革正加速落地。医保过去采取“按项目付费”为主的支付方式,容易造成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开药的问题,DRG支付方式意在平衡疗效和成本,实现合理的医保控费是医保局推广DRGs的最核心诉求。涉及医保基金结算,因此医院必须响应医保支付政策,进行DRG支付方式改革。
第二,随着医院绩效考核要求逐步提升,医院绩效管理、科室绩效管理逐渐被医院重视,DRG可实现病种精细化管理。通过DRG管理工具,医院可以实现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医疗安全等多个方面的优化。
厂商能力要求:
病案首页数据治理:DRG准确入组的前提是高质量的病案首页数据,厂商需要为医院提供病案首页数据的优化方案,包括智能编码、病案首页质控等,保证病案首页数据的准确性、标准化。
DRG分组服务:厂商需要根据CHS-DRG细分组方案的要求制定分组器,实现对医院病案的智能分组,并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DRG权重调整。
提供绩效评价功能:为医院提供绩效分析平台,实现全院DRG绩效指标的对比和分析,并出具绩效分析报表。
代表厂商

2.3.2 行政后勤科室
2.3.2.1供应链管理
终端用户:
物资管理人员。
核心需求:
满足政策要求。今年以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医疗供应链的精益化管理,要求建立医保药品、诊疗项目、医药耗材评价规则和指标体系,并建立成本控制管理制度。
政策影响下,医院逐步开始向耗材管理要效益。两票制、零加成、医保控费等政策全面推行,药品耗材由收入项转为成本项;且药品、耗材的带量采购规模化、常态化,医院需要从原来的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益化管理。
疫情影响下,供应链管理亟需升级。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医院供应链产生巨大冲击,医院物资管理短板明显,迫切需要对供应链进行全面的升级。
厂商能力要求:
从临床需求出发,实现全链条的供应链管理,避免临床需求与物资管理部门之间的“脱节”;
提供长期运营服务,帮助医院构造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提供数据服务,基于供应链数据的沉淀,为医院诊疗行为、精益运营、成本及绩效评价与优化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帮助医院进行科学化的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实现医院管理可视化。
代表厂商

2.4 智慧医院
2.4.1 信息科
2.4.1.1 集成平台(数据中台)
终端用户:
医院信息科。
核心需求:
集成平台是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标配,医院建设集成平台,中短期来看是为了满足政策的要求,长期来看是为了实现院内信息的互联互通与共享协同,提供统一的医疗数据访问服务,作为上层数据应用的基础;
2018年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到2020年,三级医院要实现院内各诊疗环节信息互联互通,达到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级水平,集成平台作为医院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建设的基础,被各大医院列为重点建设项目;
医院过去的信息化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医院内部部署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之间不统一,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越来越多,医疗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了让数据和信息“活“起来,建设集成平台成为医院的趋势。
厂商能力要求:
熟悉医院现有系统,了解医院的数据标准和接口,有能力对接所有厂商的接口;
具备集成平台开发能力,并从医院实际的集成需求出发,帮助医院制定相应的基础数据字典规范,为后期的应用打下基础;
集成平台易操作,对医院来说不造成额外的运营负担;
具备数据治理能力,对数据进行加工、筛选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满足医院对数据二次利用的需求。
代表厂商

2.4.1.2 新一代HIS系统
终端用户:
医院信息科。
核心需求:
传统HIS系统最根本的问题是基础架构不合理,往往采用大而全的系统架构路线,随着系统不断的增加,系统维护的成本和难度越来越大、需求响应周期越来越长,此外在大而全的基础架构下,模块分散、业务分割,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业务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
智慧医院建设速度加快,传统HIS系统难以满足医院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路线以及支撑各类层出不穷的应用,医院HIS系统需要新的系统架构、新的业务架构。
厂商能力要求:
重构基础架构:基于平台设计的微服务架构是主流的发展方向,能够将功能分散到离散的各个服务中,提供更加灵活的服务支持,实现业务动态扩展,且自带平台,消除孤岛现象。
建立开放系统:包括开放数据、开放接口、开放事件、开放服务等,同时遵循标准,如IHE等集成规范、HL7等传输协议、CDA等医疗文本标准。
业务协同:一体化设计,包括门诊住院一体化、医护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临床科研管理一体化等,实现环节间的紧密协同,并建立全过程闭环式信息反馈。
代表厂商

3、智慧医院代表厂商

4、智慧医院厂商信息

厂商介绍:
POLYV保利威是广州易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频云计算服务平台,提供云点播、云直播等视频服务及API、SDK技术支持,拥有国家专利级别的Playsafe®视频版权保护技术及三套CDN加速,致力为用户提供稳定、安全、快速的企业级视频云服务,是业内唯一拥有视频中台、直播中台服务能力和实践的企业直播服务商。目前,已有超过17万家企业采用POLYV云点播、POLYV云直播服务。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远程医疗
产品与服务:
保利威医疗直播解决方案覆盖多个场景:
医学培训:打破时间和距离的限制,为医学培训提供直播、录播在线平台,通过远程音视频、文字、图片、签到、问卷等互动功能,借助直播本身流量效应,实现远程交流、行业内专家经验心得分享等,实现专业知识的快速传播和储备。
手术直播:支持多台专业设备接入,多视角切换。通过1080P、4K、8K毛孔级超清晰画质及毫秒级无延迟直播立体展现手术全过程,并进行全国的分发及实时观看,达到实时教学的效果。同时,手术视频支持录制回放,实现二次传播和学习。
峰会论坛:多功能PaaS平台采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核心业务支持拆分成直播、点播、配置中心、统计API等多个服务;能够快速扩容支撑超过千万级直播并发能力,并可提供峰会、论坛讲座等医学活动大会直播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远程问诊:以医院为主体,通过连麦、图文直播、私聊、提问等多样化互动问诊形式让患者和医生进行实时沟通对话,支持直播一对多连麦问诊,一名专业医师同时解决多位病患问题。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和医生“面对面”交流,实现医疗资源实现最大效用。
学术推广:传统学术推广宣传方式单一,覆盖人群有限。利用SaaS营销推广功能,打通医院或医疗企业已有的社交平台,进行多平台推广;并通过智能数据分析了解用户观看行为、内容热度分析等。实现医学教育升级,促进医疗行业发展。
典型客户:
中国医师协会、深圳市卫健委、南方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医院
客户案例:
通常情况下,病人手术过程极为神秘。出于卫生及安全的多重考虑,多数手术不对外公开,为一些高难度手术的学习交流带来阻碍。
保利威为南方医院提供了手术直播服务,通过1080P/4K/8K超高清毛孔级别画质,同时接入摄像机和内窥镜等可视化医疗专业设备,医生专心做手术,场外专家可以同步讲解和答疑,避免人员杂乱带来的手术室空气污染等问题,直播过后可以方便地进行转存、回看,并可实现全球的同步观看,也让更多的医生有机会远程参与到顶级专家的手术进行观摩。
手术直播为医生、学者们提供了一个更真实、全面的学习交流场景,为医学教育带来极大的创新体验。

厂商介绍:
上海贝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为医疗、工业、教育、交通等行业用户提供一站式互联网服务,产品包括:向日葵(远程控制)、蒲公英SD-WAN(异地组网)和花生壳(内网穿透)。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远程医疗
产品与服务:
向日葵-智慧医疗混合云解决方案:可帮助医院在不干涉医院内部网络的情况下,实现远程诊疗过程中的信息互联互享,以及手术室设备画面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传输。通过物理连接的方式,将医院专网内的医疗设备与向日葵控控(智能硬件)连接,以实现画面传输,并对数据进行全程加密,确保通信过程的网络安全。
典型客户:
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深圳市中医院、中山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亚新科技
客户案例:
某医院为响应 “健康中国”的政策,打造云医疗模式,以及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搭建了远程医疗平台,但医疗系统/设备处于专网内,医院“数据孤岛”现象严重,诊疗信息无法实现互联共享。为此,贝锐科技为该医院提供了远程会诊以及远程影像传输方案,将医院的设备接入控控,在不干涉医院内部网络的情况下,实现诊疗信息互联互享以及手术室设备画面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传输。在远程会诊场景,上级医生可以通过远程操控基层医生电脑,用于远程诊疗和指导基层医生操作。在手术直播场景下,主任医生可以在办公室实时看到手术过程。

厂商介绍:
程天科技成立于2012年,致力于外骨骼机器人技术,服务于康复、养老、工业等领域。运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配合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方式为康复医疗机构提供智能化康复体系与解决方案,最终服务于肢体残疾与行动不便等失能、弱能患者。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医疗机器人
产品与服务:
下肢外骨骼步行康复器(UGO):是基于神经可塑性原理,适用于中枢神经病变导致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偏瘫、截瘫)人群进行康复训练的外骨骼机器人。通过智能化的康复训练,患者可以更好的进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建。通过模式识别与动步态技术,可以纠正患者错误步态,提升康复治疗效果。“意图检测”技术使下肢外骨骼步行康复器“读懂”患者的行走意图进行步行康复训练,辅助患者坚持训练,逐步提升下肢自主行走能力。
悠扶机器人(UFU):是针对下肢因各类原因所导致的失能、弱能等无法正常站立行走的人群设计的一款自助服务型机器人,应用场景有两类:在医疗机构中,悠扶机器人可以作为医护人员的辅助手段,帮助卧床患者实现站立和位置转移。在日常生活中,悠扶机器人可以解决患者的位置转移、站立等问题,帮助患者实现生活自理,提高生命质量。
典型客户:
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北京中康博爱医院、温州市人民医院、上海养志康复医院
客户案例: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康复中心是黑龙江省设于三级综合医院内最大的康复治疗科室,拥有床位200余张。程天科技自2018年起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进行了关于下肢外骨骼步行康复器的相关临床效果与设备论证研究,合作过程中临床效果与经济效益显著,通过上百例患者的临床使用,下肢外骨骼步行康复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充分验证:第一,下肢外骨骼步行康复器可以有效提升康复效率,节省康复医师体力;第二,下肢外骨骼步行康复器可准确判断患者行走意图,提升病患的运动能力,加快康复进程;第三,下肢外骨骼步行康复器配套后台软件系统可实时监测患者训练情况,实现康复训练数据可视化,便于进行康复数据评估并制定康复训练方案。

厂商介绍:
创业慧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Z.300451)创立于1997年,是一家优秀的医疗健康信息化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根据面向对象不同,创业慧康的产品分为三大体系面:向医疗机构的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面向区域卫生机构的智慧卫生以及智慧医保解决方案、面向个人健康的健康运营解决方案。目前,客户数量累计7000多家,区域公共卫生业务覆盖340多个区县。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CDSS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病历质控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科研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远程医疗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手术管理
- 智慧医疗-药剂科-合理用药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智慧病房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互联网医院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慢病管理
- 智慧管理-临床科室-DRG管理
- 智慧管理-行政后勤科室-供应链管理
- 智慧医院-信息科-集成平台(数据中台)
- 智慧医院-信息科-新一代HIS系统
产品与服务:
临床决策支持管理系统:将临床静态知识库和临床医师积累的诊疗经验总结归纳成临床决策支持规则和决策流程,为临床诊疗全过程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可提高医疗治疗、降低医疗风险。同时,可满足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最高可至7级)和互联互通测评中对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要求。
病历质控系统:以病历书写质控标准为基础,帮助医院实现重点病人监控、病历时限质控、病历时限提醒、病历内容质控、病历终末质控、三级审核管理、质控规则定义、业务统计分析等基础功能。
科研:在区块链、数据中台、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和发展方向上,创业慧康可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科研定制化服务,共同完成相关科研和实践工作,包括临床试验数据采集、科研大数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科研随访管理等。
智慧医共体:以医共体信息平台和医共体信息专网作为底层技术支撑,重点开展分级诊疗、远程医疗、医疗协同等业务,实现医共体内医疗资源共享和跨机构业务合作。通过医共体信息平台与市级或省级平台的数据交互对接,可以规范地、高效地完成医共体数据上传任务。
临床手术麻醉系统:按照手术流程设计的,通过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跟踪实现对手术全过程的管理,协助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完成手术期间的相关工作,生成相应的麻醉记录单、护理记录单、复苏记录单等相关医疗文书。
数字病房:通过与医院临床业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深度融合,利用多款智能终端设备,实现病房、护士站、病区走廊等场景的医疗信息的自动化采集,满足“医-护-患“之间的信息共享、服务交互的需求,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
互联网医院云平台:为患者提供便捷就医服务,包括在线的健康咨询、在线诊断、复诊配方、慢病配药等一系列服务。为协同的医疗机构提供互动平台,通过云端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方式,加强医联体内协作单位的合作,形成紧密型医疗服务,扩大医疗机构影响力。
院外病人管理系统:为医院提供客户管理、医患互动、健康管理、随访管理、系统维护等基础管理服务,实现医院宣传、医疗营销、医疗服务等日常业务的自动化和信息化,为客户提供动态跟踪服务,缩短医患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忠诚度。
医疗设备管理:针对设备的采购、检测、安装、维修、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物联网智能设备监控,实现对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支撑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决策,降低设备的运维成本。
智慧医保解决方案:满足医保DRG改革需求,为省市医保局提供基于DRGs医疗费用支付方案、控费流程的智能化监管方案、诊疗全流程的医疗成本监管方案。为医疗机构提供DRGs支付流程的配套改造方案和基于DRGs的医疗行为规范和医院内部精细化管理方案。
医院信息平台:基于医疗信息集成引擎,进行医院业务系统的应用整合和数据整合,构建临床数据中心及应用(以电子病历数据为核心)和管理数据中心及应用(以管理数据为内容),可辅助医院完成电子病历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6级)、HIMSS电子病历应用成熟度评价、医院等级评审和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五级乙等)。
HI-HIS6.0(大型医疗机构(集团)管理信息系统):全新一代平台型HIS系统,注重多组织架构的业务流程协同、决策预警和战略管控,通过构建数据中台实现医院内部的业务一体,外部的医卫健一体,集团管理的上下一体。
典型客户: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

厂商介绍:
北京大瑞集思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业提供DRG、DIP医保付费和绩效管理一站式解决方案。相关技术及解决方案,为省、市卫健委、医疗机构、社保中心、商保企业提供数据采集、分组器分组、指标汇总和调整、大数据分析及应用的一整套方案。目前落地100多家三甲医院和省卫健委、市医保局、市卫健委。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管理-临床科室-DRG管理
产品与服务:
基于B/S架构,大瑞集思可为医院、医联体、医共体提供DRG&DIP全闭环SaaS云解决方案,覆盖事前规划、事中监管、事后分析全流程,具备病案首页质控、编码辅助、事中提醒、绩效管理、医保控费等功能。
医院DRGs+解决方案:可为启动DRG付费方式的医院在DRG付费的各环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在系统对接过程中,大瑞集思可帮助医院接入区域DRGs分组器以及DRGs支付结算系统;在数据采集阶段,可为医院提供病案首页质控和主诊断编码辅助服务。同时,大瑞集思可结合当地医保局分组标准,帮助医院进行临床路径整合、病种分析、预算管理、科室评价、绩效管理等精细化管理,可有效帮助医院进行降本增效。目前已在北京、山东、福建、浙江、广东等试点地区成功落地。
社保DRGs+解决方案:为医疗保险机构提供保费测算和保险结算工具,进行区域内费用支出的动态预测、支付审核、盈亏分析等,保证DRG付费方式落地。可以帮助医疗保险机构实现优化监管和有效控费。
典型客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山东齐鲁医院、福建协和医院、金华市中心医院

厂商介绍:
东华医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99年的东华软件股份公司医疗卫生事业部。 截止目前,东华医为累计为全国800多家包括医院、医疗集团、保险公司、卫生健康委和社保局等机构在内的客户,提供了各类解决方案,包括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区域医疗解决方案、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医保支付与控费综合解决方案等。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CDSS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病历质控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科研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远程医疗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手术管理
- 智慧医疗-药剂科-合理用药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智慧病房
- 智慧管理-临床科室-DRG管理
- 智慧管理-行政后勤科室-供应链管理
- 智慧医院-信息科-集成平台(数据中台)
- 智慧医院-信息科-新一代HIS系统
产品与服务:
HOS(Hospital Operating System,简称HOS)是东华医为探索出来的一套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它是医院综合业务运营的IT支撑系统,是医院管理、运营、业务运行的操作系统。HOS的核心能力是对医院全量生产要素进行全局表达,并使其与所关联的业务流程紧密耦合,从而1:1孪生医院综合业务真实场景。HOS具备智慧大脑的三个特性“感知与记忆、学习与应变、洞察与决策”,是医院实现数字转型的最佳IT系统。
结构化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将医嘱录入、语音识别、病历书写、病历质控等内容整合后的一体化电子病历。可实现基于时限、逻辑、内容的多级质控,完成病历自查、事中质控、终末质控等在内的全流程质控。
医院信息平台: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帮助医院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互联互通。允许医院各应用系统在数据层面实现相互交换,在业务应用层面实现互相调用,在业务流程层面实现全院级的业务协同。该平台协助了几十家东华医为的客户通过互联互通标准成熟度测评。
临床数据中心:将患者在院内发生的所有临床活动产生的临床信息和临床文档集中存储,实现患者临床信息的整合,对患者临床数据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和标准化存储,方便临床业务角色快捷地调用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同时为基于临床数据的科研分析和区域信息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可对业务数据进行统一采集,使用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指标管理库,也可提供数据存储、融合、数据分析和数据探索挖掘类应用支撑。
VTE风险评估系统:用于临床辅助决策和医务智能管理的VTE评估预警与干预监测的疾病预测分析系统。通过警告推送、分级预警、诊疗辅助、质控干预等方式支撑医院实现VTE防治的早评估、早预防、早诊断和早治疗的目标。
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为医院麻醉科和手术室提供的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包括术前准备、数据采集、实时监控、术后总结、统计分析、移动手麻系统等模块。可自动采集监护设备数据,便捷记录病情并形成规范的医疗文书。
药事管理:针对合理用药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基于临床药学服务平台,可为医院提供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系统、处方点评系统、处方审核系统等。
床旁智慧病房系统:把HIS 、PACS等信息系统“延伸至床边”,医护人员及患者可以随时查看病历、医嘱、检验化验、检查报告单、影像图片、体温单、就诊诊断、个人住院日清单等信息。医护人员在床旁即可了解患者病情信息,实现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同步,保证医嘱和病历的准确性、实时性。同时,患者也能够及时掌握个人病情,提升就诊体验。
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集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统计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利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辅助临床医护人员提高临床科研效率。
远程医疗系统:为上下级医院提供远程会诊系统、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超声诊断、远程教学等方案,实现医疗机构之间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远程医疗服务。
DRG解决方案:系统支持CHS-DRG、CN-DRG、BJ-DRG等多种分组器,与HIS深度结合,支持医生在填写诊断、开立医嘱或进行手术、操作申请等环节实现在院病历的实时分组提示和盈亏分析,同时可以为医院管理者在医保控费、绩效评价、医疗质量管理、病案质量提升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
供应链云平台:通过云部署的“互联网+医药物资管理”平台,包含供应商维护、物品采购、采购计划、审核计划单、分配采购订单、审核订单、订单查询、验收、入库、出库等模块,实现院内精细化、一体化的高效物流管理,可大幅提高院内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也可实现医院和供应商之间的流程贯通、数据同源和高度协同。
医学知识图谱平台:是基于循证医学、临床实用诊断和大量医学案列,综合运用自定义知识构建技术模型和知识图谱技术的一套医用知识结构化平台,融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分析处理等前沿技术,帮助医院解决临床结构化诊断困难和诊断不规范等问题,辅助医护人员更精准地选择临床路径、避免用药错误、合理选择检查、优化治疗方案。目前已经和多个优质医疗机构合作共建医学知识库。
典型客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厂商介绍: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718)创立于1991年,以软件技术为核心,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产品工程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与服务,业务领域覆盖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慧政务、智慧场馆、智能汽车互联、电信、能源、金融等。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CDSS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远程医疗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互联网医院
- 智慧医院-信息科-集成平台(数据中台)
- 智慧医院-信息科-新一代HIS系统
产品与服务: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利用NLP、知识图谱技术对权威知识库、临床路径、医学文献、CDR数据等进行智能处理,为临床工作站提供诊断辅助、治疗辅助、病历质控、知识推荐等服务。可在知识库自动更新的基础上,允许医生自主维护规则,积累数据资产。
分级诊疗服务平台:通过搭建医联体、医共体云平台的方式,为大医院、中小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远程会诊、远程门诊等院间的业务协同提供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通过提供CDSS,可实现诊疗过程、医疗管理过程的智慧化。
互联网医院:在线提供患者全生命周期智慧医疗健康信息服务、移动支付,可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可延伸至区域医疗协作,以及药企和保险领域。
医院信息平台:基于ESB服务总线技术,改变医院的IT架构,通过统一底层基础框架、基础数据标准和接口标准,实现各系统与平台的有效集成和信息共享。可辅助医院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7级、互联互通测评五级乙等、产品互联互通3A测评、IHE-C医院集成平台测评等。同时,可提升临床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实现管理数据分析科学、准确,提升医院运营水平。
新一代医院核心业务平台RealOneSuite:面向大型三级医院的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通过重构HIS/EMR/集成平台,形成支撑医院核心业务体系的平台,覆盖200多个医院闭环管理流程,灵活支撑医院业务系统的部署和运行。在核心业务信息化平台之上,可以生成云端应用,方便医护人员在移动端使用。东软集团可为医院进行HIS/EMR/集成平台等核心业务系统的整体升级,或先安装集成平台,后循序渐进更新其他业务系统。
典型客户: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北京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厂商介绍:
杭州逸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为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临床医生、药师、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管理支持服务。基于合理用药知识库的建设和运营,杭州逸曜产品线覆盖合理用药管理系统、药师临床辅助决策管理系统、区域合理用药管理系统、医院患者用药管理系统等。目前覆盖全国4000余家医疗机构,58个区域合理用药系统建设,与138个城市卫健监管体系合作智慧用药项目建设。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药剂科-合理用药
产品与服务:
合理用药管理系统:从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实际要求出发,提供覆盖临床用药合理性审查方法设定、干预、审查、评价、审核方法调整、再干预等全流程的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解决方案。规则简单易用,允许药师自行编程。
药师临床辅助决策管理系统:药师实时审核处方/医嘱的管理平台,帮助医疗机构实现事前设定管控规则、事中处方实时干预和药师审核双重把关、事后处方点评的全流程用药决策管理。可以实现医师和药师的快捷交互,高效完成审方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用药弊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区域合理用药管理系统:行政管理部门利用该系统可制定统一标准,开展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监控及全处方分析、集中干预。通过对整个地区的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进一步针对性指导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将临床用药管理措施落地,有效提高区域的医疗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
典型客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

厂商介绍:
北京惠每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惠每科技”),成立于2015年,其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体系贯穿院内诊疗全流程,覆盖信息、临床、医管三大维度。核心产品包括惠每CDSS、病案首页/病历质控系统、单病种质控/上报系统、在院患者风险管理系统、数据质量管理系统等。目前,惠每医疗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成功落地国内150家大中型医院。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CDSS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病历质控
- 智慧管理-临床科室-DRG管理
产品与服务:
CDSS:基于权威医学知识库,无缝嵌入医院信息系统,智能分析患者完整数据,为临床诊疗提供符合循证医学证据的决策支持,在门急诊、住院环节实时辅助医护人员优化诊疗方案。基层医院和中大型医院的需求有差异,基层医生的诉求是快速鉴别急危重症及跨专科疾病、提高基层诊疗水平,降低漏诊、误诊概率;中大型医院的主要诉求是通过电子病历评级要求、支持数据上报和科研提取,提高临床诊疗规范化程度。
单病种质控/上报系统:以病种为管理单元,结合计算机可执行的临床路径,AI自动审核医生诊疗行为是否符合临床规范并实时提醒。覆盖卫健委和医政医管局要求的51个病种,通过控制过程质量,避免人为的遗漏和疏忽,持续提升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满足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相关要求。
在院患者风险管理系统:针对在院患者,AI实时、动态监控患者诊断、医嘱、手术指征等,对患者病情进行智能评估和预测,通过风险预警和事中干预,降低患者在院期间发生不良事件、住院日延长等事件概率。目前覆盖VTE、肿瘤化疗、房颤、脓毒血症、高脂血症等病种。
病历质控&DRG管理: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解析病历信息,对书写形式、术语编码、病历内容缺陷问题等进行事中监测和实时干预,实现了对临床病历全方位质量把控与评价,提升医院终末病历质量。相比于形式质控,主要是将质控关口前移,覆盖医院所有病历文本内容,把形式结果质控转变为过程内涵质控。
典型客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厂商介绍:
IntuitiveSurgical(NASDAQ:ISRG)创立于1995年,是美国一家医疗设备开发公司,从事机器人手术系统的研发与生产,产品包括达芬奇·希、达芬奇十世、达芬奇SP等,目前广泛应用于成人和儿童的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头颈外科以及心脏手术。截至2019年5月,达芬奇机器人国内累计装机量81台,在中国的手术量超3万例。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医疗机器人
产品与服务:
达芬奇·希:由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和成像系统3部分组成。外科医生控制台允许医生通过双手和双脚对机械臂和内窥镜进行控制。达芬奇机器人的机械臂非常灵活,可实现360°-540°翻转,自带防抖动系统,可提高手术操作精度和稳定性,帮助医生完成多种高难度的精细手术。成像系统可向医生提供超清晰三维影像画面。使用达芬奇机器人完成的手术创口非常小,大大减少患者失血量和术后疼痛,帮助改善患者的结局或护理成本。
典型客户: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厂商介绍:
嘉和美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深耕医疗信息化领域,业务覆盖临床医疗、医院管理、医学科研、医患互动、医养结合、医疗支付优化等环节,致力于向医疗机构提供综合信息化解决方案。截止目前,嘉和美康拥有医院客户1300多家。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CDSS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病历质控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科研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远程医疗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互联网医院
- 智慧医院-信息科-集成平台(数据中台)
产品与服务:
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覆盖门诊、急诊和住院场景,智能化辅助临床决策全流程。从病史采集到诊疗过程,为医生提供患者画像、疾病鉴别、检验/检查推荐、治疗建议等。嘉和美康可通过评估和改造协助医院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评级(最高至6级),并为医院提供评审阶段的支持。
AI病历内涵质控系统:以国家病历质量评价标准为基础,参考结合三甲医院优秀病历质控规范和资深质控医生专业评审意见,搭建通用及专科/专病智能化质控规则引擎体系,提供事中质控和终末质控。可支持多达52种病历文书质控,如手术麻醉、口腔、妇幼等学科。可协助医院进行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和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
临床科研服务:为医生提供临床数据的深度解析与可视化展现,辅助医生挖掘科研构思、提出科研假设,快速完成问题验证并生成统计结果。面对临床研究人员提供科研数据服务,降低科研成本,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并且,通过科研平台的随访功能,将临床科研与诊疗流程紧密结合,提高随访业务效率。
县域医共体解决方案:以县级医院为主体,搭建业务协同、远程协同、后勤协同服务平台,实现区域间医疗机构在临床诊疗、数据共享、资源管理等层面的协同工作,辅助优化院间诊疗流程及医疗资源配置。
互联网医院:提供病历查阅、诊疗预约、视频问诊、处方开具、检查检验开具、药师审方、医保支付、处方外流、药品配送、检查预约、护理咨询、上门护理、药师咨询等一站式互联网诊疗全流程闭环服务,实现“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护理”,满足患者对慢病复诊、居家护理、合理用药等多方面的医疗需求,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嘉和医院信息集成平台:通过对接院内业务系统进行总线式管理,优化医院信息基础架构和业务流程,结合自主研发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主数据管理系统,实现院内业务系统之间基于松耦合的业务数据交换,实现高效协同、规范交互和互联互通。还可快速实现院外信息互联互通需求,打通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的信息流。
典型客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厂商介绍:
金蝶医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为医院及区域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覆盖门诊、住院、护理等场景的数字化医院,以及互联网医院、HRP、分级诊疗等产品与解决方案。目前,金蝶医疗已服务超过30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互联网医院
- 智慧管理-行政后勤科室-供应链管理
- 智慧医院-信息科-集成平台(数据中台)
- 智慧医院-信息科-新一代HIS系统
产品与服务:
Wisetop Cloud:采用微服务架构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覆盖了智慧医院的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管理、医院信息平台等一系列应用系统。采用云原生技术、开源自主可控技术中间件搭建的信息平台,帮助医院实现互联互通的同时,提供低代码开发平台,快速解决系统维护和响应难题。医院可采用云订阅模式,实现开箱即用。金蝶医疗也会提供少量定制化开发服务。
医院信息平台:采用中台策略的集成平台,包含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技术中台。数据中台接入医院的电子病历等系统,可全面支撑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医院等级评审、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需求。业务中台集成共性的业务能力以便共享复用。技术中台主要为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提供支撑,提供全栈的开发能力,具备应对大流量、高并发的能力,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互联网医院:为医院提供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与运营服务,包含患者就医全流程、在线复诊、电子处方、药品配送等功能,可针对轻量级医联体提供协作服务运营和帮扶管理,助力分级诊疗落地。
资产&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可提供面向医院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包括资产卡片管理、低值易耗品、设备管理、设备能效分析四个模块,覆盖资产从采购、入库、出库、转移、借调、运维、盘点、折旧到报废的资产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同时,系统统计数据可用于综合分析,支撑质量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精益运营管理。
典型客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西京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

厂商介绍:
京东健康是中国领先的在线医疗健康平台,也是医疗产业链数字化改造的领跑者。产品及服务可覆盖医药健康全产业链、医疗全流程、健康全场景、用户全生命周期;业务范围涉及医药供应链、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智慧医疗等,同时还与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的企业进行合作,以打造更加完整的大健康生态体系。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互联网医院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慢病管理
- 智慧医疗-药剂科-合理用药
产品与服务:
互联网医院:京东健康不仅能为医院提供全场景、全流程一站式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还能把自身在线问诊平台的运营能力输送给线下医院。京东健康通过构建全面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可以为用户提供医保支付、送药上门、健康咨询、随访管理、线上线下双向转诊等服务。
慢病管理:京东健康以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为支撑,针对慢病患者搭建健康管理平台,患者在线下经由医疗机构和社区医生首诊后可在线实现复诊和续方,并帮助医生开展患者诊后管理;助力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帮助用户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互联网+慢病管理”服务新模式。
合理用药:京东健康携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合作打造的人工智能药学知识图谱,是基于药学知识库和真实世界数据,结合语义理解、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而成,可为医生和药师提供高效便捷的合理用药和智能处方审核等服务。在医生开药环节以及药师审方环节,系统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实时知识检索及预警监控,减少药物错误搭配、抗生素滥用等情况的发生。同时,药师对系统审核意见复核后,若系统审核意见与药师审核意见出现冲突,系统会针对药师处方点评中的解释性文本进行审方规则的自动学习,优化审方引擎,更新审方规则。
典型客户:
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天津市南开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沧州市中心医院
客户案例:
2020年11月,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健康委联合京东健康发起成立基于AI技术的区域处方前置审核中心。该中心是由海淀区卫生健康委主导,京东健康提供全面的AI技术研发支持,充分发挥区域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药学优势和京东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优势,通过远程药学服务推动审方前置、规范处方审核、提高合理用药审核效率,确保实现社区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宜。
依托京东健康的AI技术支持,该中心构建统一供应药品的知识库、处方审核的规则引擎,实现区域内药学服务、药品信息的标准化,通过处方前置审核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此次合作也标志北京市首个基于AI技术的“互联网+药事服务”平台正式落地,全面支持中西药审方;通过区域审方中心使得一级、二级医院的处方同品质、规范化,有效提升基层的医疗服务水平,以进一步落实国家分级诊疗的医改目标。

厂商介绍:
上海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4年,为医疗机构提供智慧医疗技术及服务,业务范围涵盖医疗云、智慧病房、HRP等领域,全面布局数字化医院和区域智慧医疗。京颐科技目前为国内超过13000家各类型医疗机构及村卫生室提供技术、产品及服务,其中包括700多家三级医院。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智慧病房
- 智慧医院-信息科-新一代HIS系统
产品与服务:
医疗云: 京颐医疗云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全云化部署的医疗IT整体解决方案,涵盖了智慧医院、智慧区域、智慧医共体等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医院解决方案,以患者为中心,深化与拓展医院信息化应用,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实现就医流程最优化、医院管理精细化、发展协同化,打造医疗机构新生态,全面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智慧医院解决方案,面向各级医院提供基础应用,提供智慧医疗、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区域解决方案,以推动区域内医疗资源互联互通互动为目标,参照国家“4631-2”顶层建设规范,建设统一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搭建三大数据库,提供全面在线运维保障,促进区域医疗改革,深化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改善人民群众健康就医管理和服务。
智慧医共体解决方案方案,通过“互联网+”、云计算、远程协作等技术,实现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信息和业务的互联共享,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新秩序,以技术力量带动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能力的提升。
智慧病房整体解决方案:为医疗机构提供病房整体信息化产品解决方案,以临床信息交互和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实现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各类资产的连接。当前方案以床旁智能交互系统为核心,通过多维度的信息交互,连接医、护、患三方参与者,打造医嘱闭环,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和医护服务水平,未来可广泛拓展如床旁点餐、床旁支付等更多服务内容。
典型客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州医科大学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傣医医院、亳州市区域智慧医疗
客户案例:
深圳市人民医院是深圳市最大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改造后的外科大楼和新建的内科大楼上线了京颐科技的智慧病房系统,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帮助深圳市人民医院通过了电子病历5级评审。
第一,患者通过床旁智能交互终端和虚拟护士功能可以实现与“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和互动,提升患者参与感。第二,京颐首创的物联网扫描枪网络连接稳定且续航提升,方便护士使用;可自动收集录入患者体征数据等信息,降低了护士工作量。第三,通过床旁智能交互系统形成医疗闭环。同时,京颐配合医院电子病历评级总包方为医院进行软件系统的定制,包括与病历系统的对接、病历系统的改造、流程的再造等,助力深圳市人民医院通过电子病历5级评审。

厂商介绍:
杭州朗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注于医疗人工智能产品研发和数据服务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医学数据平台为核心,延伸至智能分诊、预问诊、CDSS、AI病案质控等应用场景。截至目前,累计落地医院2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3000多家。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CDSS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病历质控
- 智慧医院-信息科-集成平台(数据中台)
产品与服务:
朗通医学数据平台:深度挖掘临床指南、医学文献、多家三甲医院的脱敏病历数据,综合运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AI前沿技术,经专业医学团队人工干预,模拟医生真实诊疗思维,构建的医学知识图谱底层知识库。可服务于临床科研场景,帮助医院进行底层的数据治理工作。也可用于临床诊疗场景,基于底层知识库打造分诊、预问诊、CDSS、病历质控等应用。
智能辅助临床诊疗决策系统:面向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可按需提供功能模块。可为综合医院提供通用版产品,进行电子病历评级,覆盖4-6级的要求。可支持高年资医生进行知识查询和低年资医生的规培、医学知识学习等。可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全科版产品,以提高诊疗水平为主,医生录入患者信息即可自动推送诊疗建议,帮助医生快速决策。
AI病案质控系统:基于知识图谱底层知识库和NLP技术,在医生书写病历过程中提供实时监控和事中干预;允许医院自定义病历评分规则,统计医院病历质量,为医疗行为评价、病历质量改进等提供决策支持。
典型客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厦门市第五医院、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厂商介绍:
立达融医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临床路径数据集成与数据服务,目前业务覆盖智能系统、数据服务、术后患者管理以及产业生态服务等多个版块,已落地场景主要为心内科与妇产科。截至目前,覆盖全国近百家三甲医院,心内科单手术覆盖量接近全国手术总量10%,妇产科单孔腹腔镜手术覆盖量占全国同级同类医院手术总量60%以上。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病历质控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科研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手术管理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慢病管理
- 智慧管理-临床科室-DRG管理
产品与服务:
手术报告系统:是一款自动生成手术报告的智能操作系统,主要服务单病种单科室手术,将患者影像数据与手术数据有效关联,可同时兼容HIS、PACS、EMR等多款临床信息化系统,旨在利用智能化自动生成标准化、结构化、中英文一体化的手术报告,降低人工时间投入,加强标准化数据追溯,辅助提高科室管理效率以及手术质量。通过该系统,手术记录的标准化数据填写可达97%,通过结构化录入有效避免数据缺失的问题并减少数据填写错误;患者编码与影像自动匹配的正确率可达100%,同时关联显示患者的完整影像数据和手术数据,一方面节省报告的填写时间,另一方面让手术记录更便捷、规范;在构建临床数据库的基础上,可实现临床数据的互联互通,一次手术记录可多种提取使用,从根本上降低因重复录入、整理数据所产生的人工成本。
医疗数据分析服务系统:基于标准化结构化数据集成后的智能分析,有效结合统计学、医学、信息化科学等理论,提供满足不同医疗与医学需求的精细化数据分析,分析结果包括但不限于医院管理、科室管理、慢病管理、医学研究等领域。真正做到数据一次录入,可一键导出任意维度数据分析结果,双倍提高数据使用效率。
单中心/多中心平台:目前以多中心平台为主,基于单病种,为有科研需求的医院或政府机构提供定制化的工作协作组技术平台搭建服务,为协作组在数据收集、数据共享、数据分析应用等层面给予专业的服务支持,减少重复录入数据。
典型客户:
国内大型三甲医院,如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厂商介绍:
灵医智惠是由百度大脑驱动的AI医疗品牌,基于灵医智惠技术中台能力,以医学数据结构化及医学知识图谱为基础,构建多项医疗专项能力,覆盖临床、科研、管理、患者服务等多环节,服务院内院外全场景。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CDSS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病历质控
- 智慧医疗-医技科-AI影像辅助诊断
- 智慧医疗-药剂科-合理用药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慢病管理
- 智慧管理-临床科室-DRG管理
产品与服务:
智慧诊疗解决方案:基于对医疗数据的深度认知,结合数据特征挖掘,加上权威医学背书的知识推理,提供临床辅助决策、智慧病案、智能审方等各医疗场景下的智能辅助服务。
临床辅助决策分为标准版、基层版和专病版。标准版匹配电子病历全部评级的能力要求,遵循医生的诊疗过程,AI自动完成多来源、长病历文本的阅读和推断,辅助医生进行病情询问、疾病评估、制定治疗方案、愈后管理等临床决策;基层版符合基层医生实际使用习惯,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专病版包含VTE、COPD等多个专科。
智慧病案:覆盖病历内涵质控、病案首页质控、智能编码服务、DRG预入组及智能修正、DRG综合分析平台等多个应用场景。
智能审方:基于AI病历解读和药学知识图谱,支持20多种用药审查维度,提供一体化的用药合理审查,并根据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等级警示,提醒药师关注可能产生的用药安全问题。
智慧筛查解决方案:以眼底影像分析系统为核心,赋能基层眼底筛查工作。通过与眼底相机结合的方式,以眼底相机拍摄的二维眼底图为输入,映射回真实的三维眼底形态,覆盖糖网病、黄斑病变、青光眼等多种眼部疾病。
小度慢病管理解决方案:基于百度大脑,以小度智能屏为载体,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包含患者教育知识推送、患者语音/视频咨询、智能随访、用药提醒与报警、血糖个性化监测、续方购药等模块,可以打通院内院外数据,建立患者全病程健康档案,赋能家庭医生。
典型客户:
解放军总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厂商介绍:
上海森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森亿智能)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领先的医疗人工智能创新解决方案提供商。以数据集成与治理、智慧科研、智慧临床、智慧管理为特色的森亿智慧医院全局解决方案,具备完整知识产权,为医疗行业首个适配华为鲲鹏处理器体系的大数据产品。公司现已服务150余家三甲医院。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CDSS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病历质控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科研
- 智慧医院-信息科-集成平台(数据中台)
产品与服务:
全院级临床知识库与疾病智能管控平台:以医院电子病历评级为核心,全面覆盖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4-7级要求,知识库灵活配置,可对接人卫、UpToDate、幽兰医学等外部知识库,按需叠加智能化单病种一站式解决方案;架构开放,无缝兼容多种智能应用产品;
智能化VTE防治管一站式解决方案:VTE知识库涵盖最新指南和文献,可实现临床医生一键检索。通过 AI 智能分析患者病情, 以实现Caprini/Padua 量表自动评分。 相较人工评分, 自动评分可覆盖诊疗全流程, 从而大幅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AI智能提醒,可及早识别潜在风险,为临床医生提供临床参考。管理者可通过VTE质控平台,动态监管全院VTE患者分布及流向。
数据治理与信息平台解决方案:既包含传统厂商搭建的医院信息平台的所有功能,也提供数据治理功能。满足医院实际使用的同时,可辅助医院通过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解决方案对临床数据、运营绩效数据和科研数据进行标准化的组织存储和临床门户集成,对大数据清洗、校验、脱敏,对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集中式和分布式数据统一建模,以统一的数据标准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大数据在临床、科研、管理等场景发挥最大的作用。解决方案还可建立全院信息共享服务总线ESB,以满足临床信息、医疗服务信息和医院管理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应用为目标,采集相关业务数据,并对外部系统提供数据交换服务。
典型客户: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福建省立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厂商介绍:
深睿医疗成立于2017年,以深度学习技术及自主研发的算法为核心,为国内外医疗服务机构提供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医疗的解决方案,构建了覆盖智慧影像、智慧云、智慧科研、智慧服务、智慧装备的AI生态系统。目前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数百家医院。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科研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远程医疗
- 智慧医疗-医技科-AI影像辅助诊断
产品与服务:
Dr. Wise® AI医学辅助诊断系统:能够快速精准地定位病变位置,同时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以及检测分析,助力医生进一步临床决策。目前产品已覆盖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科疾病、女性关爱、儿童关爱等领域。深睿医疗为医学辅助诊断系统相关产品配置了两大功能:第一,“危急值”可警示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第二,“AI质控”可从影像呈现效果层面对阅片质量进行把控,降低影像质量不佳造成的医生及患者时间损耗。
智慧云:可实现云阅片、云PACS、云胶片、云AI辅助诊断四大功能,为上下级医院搭建医联体,提供跨机构、跨地区的在线分级诊疗服务,实现影像检查数据的共享和医疗机构间的业务协同,提升医疗协作效率与质量,提高基层患者的就诊体验;
智慧科研:包括Dr.wise多模态科研平台和Dr.wise智能多模态专病数据平台。多模态科研平台可提供包括基础统计、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多样的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智能多模态专病数据平台可为专病科研数据建设、AI建模和科研服务等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不仅可以针对医学影像进行影像组学科学研究,还支持文本、影像、病理等多模态数据的上传、融合与输出,帮助医生产出优质科研成果,促进临床应用的转化。
典型客户:
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杭州市西湖区卫健局
客户案例:
杭州市西湖区基层医疗机构影像科医生短缺且诊断能力不足,作为西湖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西湖区卫健局计划建成区域医疗数字影像集中诊断中心,引入深睿医疗的呼吸系统、AI智能诊断系统和儿童生长发育智能评估系统,提升基层医生的诊断能力和诊断效率。
区域医疗数字影像集中诊断中心覆盖全区12家基层医疗机构,并远程连接位于蒋村街道的会诊中心。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影像检查后,会诊中心的医生可先根据片子得出自己的结论。深睿医疗呼吸系统、AI智能诊断系统和儿童生长发育智能评估系统可根据影像特征,从数据库中快速进行分析,预判病灶良恶性,并给出辅助诊断建议,提高医生阅片效率和准确度。

厂商介绍: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168)成立于1995年,是全国首家整体通过CMMI5(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最高等级)认证的企业,业务涵盖医疗卫生、智慧政务、市场监管、民生保障、城市安全、智慧教育、ICT信息科技创新、健康管理和智慧城市公共平台的建设与运营。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远程医疗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互联网医院
- 智慧管理-临床科室-DRG管理
- 智慧医院-信息科-集成平台(数据中台)
- 智慧医院-信息科-新一代HIS系统
产品与服务:
SMART县域医共体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区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与影像、检验、心电、病历、档案等信息的汇集与共享,同时与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帮扶指导等业务进行协同,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互联网医院:既包含预约挂号、院内导航、影像云胶片、智能导诊等便捷就医功能;也包含在线复诊、预约挂号、续方、医保在线支付等在线诊疗功能。
DRG支付方式改革:以DRG病种分组方法以及信息技术为基础形成医保基金支付体系,对全样本数据进行病种分组分析,围绕“诊断+治疗方式”建立分组评价模型、形成客观标准,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包括临床诊疗规范、合理用药、临床路径等统一的知识库,为医院各层级的管理提供集成展示、决策支持的功能,建立全院医疗数据中心,实现以“病人”为核心的医疗资料采集、存储和展现功能,有效提高医疗管理和医疗服务质量。可支撑医院通过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五级乙等水平。
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覆盖医院信息平台、平台化HIS、结构化电子病历、平台化HRP、多院区管理的数据中心、统一的知识和权限管理以及医疗大数据分析等应用。
典型客户: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厂商介绍:
望海康信(北京)科技股份公司成立于2003年,为政府、医疗集团、医院、医联体、保险机构、药械供应商提供医疗行业精益运营整体解决方案。产品体系覆盖HRP产品与解决方案、ODR产品与解决方案、DRG专科专病精益管理解决方案、临床化的五优供应链服务方案等。截止目前,望海康信已有员工近2000名,积累医疗机构客户数超过3000家,其中三级医院1000余家,省、市卫健委和人社局百余个。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管理-临床科室-DRG管理
- 智慧管理-行政后勤科室-供应链管理
产品与服务:
临床化的五优供应链服务方案:以临床需求为出发点,纵向构建医院物资“从采购、配送,验收、入库,出库、到临床消耗”的全流程管理体系,确保每件医院物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横向搭建供应链全协同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形成招采、供采、业财协同融合的运营机制。同时基于大数据分析,推动医院物资使用及供应链管理的精准优化、升级革新,实现医院运营管理的提质、增效、降本、合规。
基于UDI的耗材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基于国家UDI标准及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数据规范,完成UDI编码和院内编码的有效对接,确保扫码即可完成耗材的入库、出库及使用计费,实现医用耗材从“采购配送-验收-入库-使用计费-追溯分析-双向稽核”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程有据可查、有源可溯。
基于数据的耗材专科管理方案:支持骨科、心内科等不同疾病、科室耗材的差异化定制管理,并基于系统数据输出科学全面的数据报告,深度钻取数据价值,给出基于医院运营视角的耗材管理优化改善建议,为医院科学管理、遴选耗材、降低成本提供优化方向。
DRG/DIP医保支付改革下的医院精益管理整体解决方案:望海康信的DRG分组平台同时满足CN以及CHS的分组规范。基于大数据的病种分组平台符合国家DIP的分组要求,可以提供基于成本和费用相结合的DRG/DIP权重分值与价格的测算和监控。在院端,为医院提供与电子病历相结合的智能编码、DRG/DIP预分组与质控、DRG/DIP评价指标分析、成本与费用相结合的DRG/DIP控费、从科室到项目到病种病组的成本核算、专科专病的运营管理、相应的绩效管理等产品与服务,从医院的管理流程制度梳理、数据质量改善、精准核算到管理应用形成一体化闭环,助力医院建立完整的医保支付改革下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把控管理中的可改善节点,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消耗和高效运营。
典型客户:
北京医管中心及所属医院、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及所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厂商介绍:
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253)创立于1994年,是专注于医疗健康和卫生领域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覆盖智慧医院、智慧区域卫生、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正在全力推进“云医”、“云药”、“云险”、“云康”和“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协同发展战略。截止目前,已服务60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CDSS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科研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远程医疗
- 智慧医疗-药剂科-合理用药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智慧病房
- 智慧管理-行政后勤科室-供应链管理
- 智慧医院-信息科-集成平台(数据中台)
- 智慧医院-信息科-新一代HIS系统
产品与服务: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基于人卫社知识库、大经中医知识库等权威的医学知识来源,构建医学知识体系,并支持集成第三方知识库,实现诊疗全流程的智能临床辅助决策,提供诊疗、质控同步,预警、防范一体服务。针对综合医院可满足电子病历(5级)评级要求;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可提高基层医生诊疗水平;针对中医医院,可应用、传承名老中医经验。
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服务于临床医护人员、临床研究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和IT管理人员,提供满足不同角色需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包括院内数据采集、院外数据获取、数据治理、专病库构建、研究队列分析、数据探索挖掘等功能。适用于二三级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以及区域级、联盟级科研联合组织。
分级诊疗/医联体:通过城市医疗集团、跨区域专科联盟、医共体/县乡一体化、远程医疗协作网四种模式进行分级诊疗/医联体平台搭建,实现医联体范围内电子监控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推动转诊、会诊、教学等协同业务开展,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
智慧病区解决方案:利用移动设备实现整个病区的闭环管理(药品闭环、输血闭环、手术闭环),确保患者安全。利用物联网实现人、设备、系统三位一体的对接,实现患者体征数据的自动采集、实时更新、多端展示、预警提醒,从而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患者药学服务闭环系统:通过集成业务系统数据,形成药师专业的业务数据库,在不同场景下辅助药师临床用药决策。以患者为中心,可提供自动定期监护、动态展示监护内容、一键生成电子药历、可视化药物治疗全过程数据等功能。
物资云供应链平台:连接医院、供应商、监管部门,支持区域内多方协作信息共享的实时业务支撑云平台。与医院药品耗材管理系统对接,实现药品耗材招标统一目录、统一库存、统一价格、统一监管,以及药品耗材采供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实现管理部门对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采购、配送、结算等环节的实时监督与管理,降低管理成本,达到保障药品耗材供应以及服务基层的目的。
卫宁健康智慧平台: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的一体化集成平台、数据平台,具备完整的数据治理能力。基于智慧平台,可进行医院的业务协同、资源整合和智慧应用,为医院信息系统提供智慧化的服务,满足业务流程优化、业务闭环、互联互通测评(五级乙等)等评级的要求。
WiNEX:以中台思维构建的医疗数字化转型平台,通过提取共性和抽象沉淀,将系统重新分类,归至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实现资源监、管、控一体化。升级医疗信息系统的架构为开放式架构,可满足不同医疗业务的部署需求,支持分布式和集中化部署,支撑高并发、大流量。采用云交付的全新模式,可实现云运维,跨时空云端协同。
典型客户:
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科医联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厂商介绍:
心医国际创立于2010年,专注于智能医疗云应用解决方案。以远程医疗云服务为技术支撑,业务覆盖诊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多维度,助力政府、医院及产业合作伙伴,打造线上线下高效协同的智慧健康医疗云服务体系。目前已建设8个省级远程医疗平台,覆盖全国80%的三甲医院,建设并服务290个省、市、县及专科医联体。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远程医疗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互联网医院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慢病管理
- 智慧医院-信息科-集成平台(数据中台)
产品与服务:
远程医疗平台:搭建远程协作云平台,连接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生和患者,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辅助分级诊疗政策落地。通过报告互通、多类型数据联动等实现各项业务功能智能化融合、无缝切换和拓展,支持远程门诊、远程会诊、远程教学、多学科会诊、远程查房、手术示教等多应用场景业务开展。同时基于卒中、康复、呼吸等重点学科提供专科化定制及运营服务。
互联网医院:心医互联网医院平台包含预约挂号、常规咨询、在线诊疗、在线处方、在线支付等功能,也为医院提供患者端和医生端的运营服务。与心医国际医疗云体系高度协同,便于医院延伸开展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诊疗服务。
卒中智能管理平台:可实现脑卒中病人管理网格化、院前派遣优先化、院前评估检验标准化、卒中到院通知预先化、院内流程并行化,最终形成院前、院内、多院卒中一体化模式,同时可接入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查房、远程指导等“互联网+”技术,帮助医联体成员单位发展独立诊治的卒中中心。平台具有卒中绿道管理、质控和监管、卒中专病数据库、卒中全流程闭环管理、区域卒中防治体系建设五大优势。
医院集成平台:通过对接医院业务系统,利用集成平台工具,形成集数据、业务、服务等为一体的集成平台,包含医院主数据管理、患者主索引、电子病历整合、数据仓库等模块,可供院内应用调用相关数据,支撑以“患者为中心”的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临床决策支持、管理决策支持、区域医疗协同等应用场景。
典型客户:
贵州省卫健委、陕西省卫健委、中日友好医院、安康市中医医院

厂商介绍:
医准智能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AI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的公司,主要产品有CT智能检测系统、乳腺钼靶智能检测产品以及达尔文科研平台。目前胸部CT智能检测及乳腺钼靶智能检测产品已落地400多家医院。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科研
- 智慧医疗-医技科-AI影像辅助诊断
产品与服务:
胸部CT智能分析系统:根据CT影像中肺部结构特征及肺结节特征,通过算法模型自动检测肺结节,分析结节位置、体积、直径等数据,并提供良恶性分析参考及影像建议。可提高影像科医生的诊断效率和基层影像科医生的诊断水平。目前,系统对3mm以上肺结节的识别率为99%,对1-3mm肺结节的识别率为97%。
乳腺X线智能分析产品:全国首个乳腺智能分析系统,20秒完成乳腺全病种分析,系统自动生成BI-RAIDS分类级和报告文本、自动计算钙化的数量和肿块大小、自动进行轴位和斜侧位配准。提升医生的阅片效率以及诊断准确率。
乳腺超声智能分析系统:创新性实时视频AI检测分析系统,在不改变现有超声设备和医院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架构搜索方法(NAS)对超声信号进行实时智能分析,实现实时病灶检出,对病灶进行自动分割及良恶性分析。
达尔文科研平台:一站式医疗AI影像科研系统,医生将DR、CT、核磁等数据录入达尔文科研平台,可以实现病灶检测、病灶分类、病灶及器官分割、多模态分析、聚类分析等功能。医准智能将技术流模块化,仅需通过拖拽和点击操作即可完成标注到应用的全部流程,方便医生使用,提升医生的科研效率。
典型客户:
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上海华东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
客户案例:
河南省渑池县中医院是国家一级甲等医院。医院积极响应卫健委在2019年9月提出的“试点开展癌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提升建设工程”,但医院的影像诊断水平有限,且效率较低,无法支撑全县范围内的肺结节筛查工作。于是,渑池县中医院于2019年11月引入了医准智能的胸部CT智能分析系统,并启动了肺结节人工智能筛查项目。胸部CT智能分析系统帮助医院在筛查效率和准确率上得到了大幅提升,300-500张CT片子的筛查时间由8-10分钟降至18秒,3mm结节检出率达到99%。

厂商介绍:
成都义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义幻医疗”)以单体和区域的互联网医院建设、运营为核心,产品包括互联网医院、医联体和医疗健康公共服务平台。至2020年10月,义幻医疗已与全国70多家三甲医院,超过400家医疗机构达成合作。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远程医疗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互联网医院
产品与服务:
互联网医院:为医院提供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与运营服务。互联网医院覆盖在线诊疗全流程,在智慧医院的基础上,将就诊入口从微信服务号/小程序扩展至终端一体机、家庭电视终端等,提高患者就诊便利性。为医院搭建医护工作台,满足移动办公、运营管理的需求,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互联网医院+医联体:通过医联体搭建,实现医联体单位之间的消息互通、一键转诊、移动版远程会诊、在线教育等功能。为患者提供连续性诊疗服务,实现医联体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助力诊疗分级,赋能基层医疗。
医疗健康公共服务平台:以地方卫生健康主管机构为主体,健康公共服务平台统一接入区域内医院,以电子居民健康卡为核心,允许患者通过平台使用区域内医院的各类在线便捷就医功能。在单体医院实现信息化的基础上,推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平台实现医院与行政机构间的互联互通。
典型客户: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

厂商介绍:
翼方健数(BaseBit.ai)成立于2015年,以隐私安全计算为核心,为医疗、政务、金融、营销等行业建设数据开放生态和数据共享协作生态,为行业赋能。解决方案覆盖区域大数据应用开放平台、医疗数据资产化管理平台、科研平台、生信分析平台、临床决策支持、病历内涵质控等。相关产品解决方案已应用在首批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试点城市厦门、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香港科技园、国内著名三甲医院等。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CDSS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病历质控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科研
- 智慧医疗-医技科-AI影像辅助诊断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互联网医院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慢病管理
- 智慧管理-临床科室-DRG管理
- 智慧医院-信息科-集成平台(数据中台)
产品与服务:
翼方健数结合隐私安全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全链条服务,完成从大数据治理到终端用户开放应用闭环。
底层隐私安全计算平台翼数坊XDP:基于隐私安全计算技术,实现“原始数据不离开平台,数据在平台内授权使用,平台只输出数据的价值”,解决数据安全和使用的矛盾,创造数据流通性,满足原始数据加密保护、隐私脱敏、授权使用、数据治理、协同计算等各方面的需求。
智能应用:基于隐私安全计算平台,孕育人工智能应用,涵盖以诊疗合理性为核心的智能产品系列和临床科研协作平台。
以诊疗合理性为核心的应用:注重医院本身的临床经验,通过学习大量本院的电子病历,在知识库体系中增加临床实践,为医院训练专属的诊疗模型,覆盖的应用场景包含临床决策支持、病历内涵质控、费用控制(分值付费、DRG、DIP)、分级诊疗赋能等,其中临床决策支持(CDSS)可满足电子病历评级5-7级的相关要求。
慢病管理应用:通过隐私安全计算技术采集、管理、深度学习慢性疾病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包含临床诊断、术后临床表现、生物标志物、术后随访监测数据等多模异构数据,建立智能模型赋能临床决策。目前覆盖肿瘤术后管理、心血管慢病管理等。
科研应用:基于EMR、PACS、RIS等系统的数据价值进行临床研究,通过数据治理将多模态数据转化为可计算、可分析的数据,帮助科研项目进行病历文本、医学影像、基因组学等多种模态数据的高效融合。集成数据采集、数据授权使用、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科研检索发现、智能化流程管理、数据存储计算弹性管理于一体,同时支持第三方应用开放,从而加速科研转化,并提升科研质量。
AI影像辅助诊断:可针对一个检查项目扫及的各类脏器进行识别和测量,可识别结节、钙化、纤维化等征象,并生成格式化报告。系统可节省医生70%的工作时长,提升医生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减少漏检,并自主完成模型的迭代。
互联网医院:在已有互联网医院平台上,可为医院提供智能导诊、智能诊断、辅助用药等功能模块。
典型客户: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市儿童医院
客户案例:
基于城市级医疗数据底座,翼方健数为厦门构建了基于隐私安全计算技术的大数据应用与开放平台翼数坊XDP,协助厦门实现医疗数据战略从顶层设计到底层实现的“落地”。XDP平台全量采集并融合来源于厦门市各医疗机构的健康医疗数据及三方数据,通过学习海量电子病历,开发了病历结构化、辅助诊断、辅助用药、辅助检查推荐等一系列深度学习模型,并形成了一套智能临床辅助决策系统的知识库体系。截至2020年3月,该方案已于一年内在厦门全市39家社区医院全面上线,通过人工智能的科技手段将市级三甲医院的先进临床经验下沉到基层医院,切实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水平,使医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使患者更愿意在社区医院就诊,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分级诊疗在厦门市的落地效果。

厂商介绍:
圆心科技集团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互联网医疗及慢病管理领域。通过妙手医生、圆心药房、圆心惠保、圆心医疗科技等业务品牌,连接就医场景、用药场景、支付场景,打造“医-患-药-险”服务闭环。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互联网医院
产品与服务:
搭建互联网医院平台:圆心科技集团旗下圆心医疗科技,专注于B端互联网医院建设及运营服务,为医院提供的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就医全流程,构建医院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包括在线咨询、在线复诊、处方流转等基础功能,包括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医联体协同功能,同时涵盖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等诊后运营和专科运营。
典型客户:
南京鼓楼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北京朝阳医院
客户案例:
南京鼓楼医院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江苏省发布政策,要求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省50家医院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南京鼓楼医院一直在规划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在政策的促进作用下,鼓楼医院选择同圆心科技合作搭建互联网医院。2019年12月,圆心科技集团旗下圆心医疗科技帮助南京鼓楼医院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并于2020年1月底正式上线互联网医院。至2020年6月底,共有36个专病科室在互联网医院上线,注册医生达到800多人。自1月份上线以来,互联网医院已实现注册用户150,000+,复诊咨询处方用户36,000+,南京鼓楼医院后续会联合圆心医疗科技继续提升在线渗透率。

厂商介绍
芸泰网络成立于2015年,孵化于恒生电子内部,为医院、卫生主管机构、药械类客户提供互联网医疗一站式解决方案。现有产品体系包括单院互联网医院、区域云医院、云药房、全国医疗健康平台、专科平台等。目前,芸泰网络已深度合作800余家大中型医院。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远程医疗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互联网医院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慢病管理
产品与服务:
互联网医院:为医院提供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与运营服务。互联网医院覆盖就医全流程,包括智能导诊、预约诊疗、报告查询、在线诊疗、复诊开方、患者管理、远程协作等模块。同时,芸泰可为医院提供专业化运营服务,包括推广服务和专科运营服务。通过互联网医院建设和运营,帮助医院优化诊疗流程,为医院提高患者量和收入。
区域云医院:整合区域内卫生资源和其他配套资源,为上下级医院提供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功能,建立医联体内高效的协同机制,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
慢病管理:结合智能管理系统和可穿戴设备,帮助医生高效进行患者全病程管理,通过随访管理、健康数据监测方案、在线沟通、专病社群、药事服务、多样化患教内容等服务,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助力医生延伸服务范围、传播个人品牌。此外,搭建三甲医院为主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同组成的专科联盟模式,让慢病患者在社区就诊用药更便捷、更安心。
典型客户:
北京协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厂商介绍:
智云健康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领先的一站式慢病管理和智慧医疗平台。智云健康通过为医院提供SaaS系统以及开展互联网医院服务,打通慢病管理院内、院外服务场景。同时赋能药店、探索保险业务,将药品和保险加入服务闭环。目前,智云医汇、智云互联网医院、智云问诊和保险业务形成“医-患-药-险”联动的业务布局,已为全国近2000家医院、数万家药店提供服务,辐射5亿慢病患者。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远程医疗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慢病管理
产品与服务:
智云医汇系统:为医院打造的SaaS系统,可为医护人员提供包括智能化血糖管理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硬件(PC工作站、护士使用的一体机和医生使用的Pad等移动终端)和血糖管理系统。一体机的底座可以兼容市场上主流的血糖仪,护士在使用一体机测试血糖时,相关数据自动回传至血糖管理系统,省去了手动录入数据的繁琐,提高治疗效率,降低出错率,实现医疗数据电子化、标准化、结构化,并以此反哺辅助诊断AI系统,模型化资深医生经验,实现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医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移动查房,无缝对接医院随访系统,打通慢病管理院内、院外服务场景,建立强粘性的医患关系链。
医联体:基于智云医汇系统,智云推出多医院运作模式。以血糖领域为主,针对上下级医院、平级医院、各医院特色科室间提供医联体服务,下级医院可以向上级医院输送疑难杂症患者,上级医院向下级医院输送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避免医疗资源浪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典型客户:
南京鼓楼医院、北大人民医院、齐鲁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客户案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和自治区级重点学科,每日接诊量较大,医生工作效率急需提升。医院接入智云医汇系统后,极大地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智云医汇系统平均每月检测3000位患者血糖,平均每次节省测量血糖时间15秒,平均每月节省187.5小时;医生查阅血糖数据时间从原来平均5分钟/人次缩减到2分钟/人次,平均每月节省150小时;电子病历血糖录入时间从平均4分钟/人次缩减到20秒/人次,平均每月录入时间节省183小时;患者出院归档从原来的打印、整理纸质资料到现在的电子归档,平均每月节省250小时。

厂商介绍:
北京中普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覆盖以智慧护理为核心的智慧医院医护信息化业务,以及以慢病管理、诊后康养等为核心的互联网医疗业务。截至2020年5月,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已覆盖全国22个省份和自治区,服务近1000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智慧病房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互联网医院
产品与服务:
互联网+护理(院内):包含移动护士站、移动查房、智能体征采集、移动门急诊输液等移动医疗产品,采用运营商4G/5G专网将PDA智能终端与医院信息系统、中普达的智慧护理院内平台进行连接,具备比对、记录、查询、管理等功能。护理工作可全程条码化、移动化处理,降低手工文书、人工核对的工作量和差错隐患;医生也可以通过PDA智能平板实时查阅患者病程、医嘱、体征等信息进行分析和诊断,查房无需携带众多资料。同时,基于智慧护理院内平台,护理人员可通过NCDSS(护理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实现同质化护理服务。
互联网+护理(院外):定位诊后服务部分,帮助医院将护理服务延伸至院外。产品上线之后,中普达也会为医院提供推广运营服务。提升患者流量的同时,为医护人员提供培训服务,可以提升医护人员护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中普达的护理服务有三个优势。首先,采用4G/5G专网技术,打通院内院外资源,实现患者临床数据安全、广域流转,保证患者数据的连续性。医护人员在患者家中也可经授权调取患者护理数据,并将护理数据回传至医院。其次,基于护理知识库、NCDSS和多学科会诊,医护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院内、院外同质化护理服务。同时,中普达已基于护理服务推出长护险平台,将服务与支付绑定,更好地提供院外医康养服务。
典型客户: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珠海健康康复护理频道
客户案例: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广东省应急医院,在院外护理方面存在痛点h,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诊疗护理无法追溯和查询,难以为患者提供同质化护理。2020年初,中普达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联手打造的“互联网+护理服务”MDT(多学科诊疗模式)平台正式上线。
广东二院出院患者可在手机端预约护理服务,护士上门时经患者授权通过PDA查看患者信息和患者院内就诊医疗数据,为护理方案的确定和执行提供诊疗依据。同时,基于医院MDT,医护人员在现场服务时即可连线医疗、药学、护理、营养等多学科专家在线会诊,解决疑难问题,实现医护高度融合,相当于医护“一起上门”提供诊疗服务,保证患者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并提升居家护理的服务质量。

厂商介绍:
卓健科技成立于2011年2月,为公立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与运营服务,产品线覆盖掌上医院、互联网医院、医联体/医共体、医生教育、药物临床研究等。截止2019年底,卓健科技与500多家三级医院、110多个医联体和区域协作平台达成合作,业务覆盖3000多家医院。
所属场景(行业-主体-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科研
- 智慧医疗-临床科室-远程医疗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互联网医院
- 智慧服务-临床科室-慢病管理
产品与服务:
互联网医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包含线上院区、掌上医院、医企微、一体化预约、智能随访、统一支付等模块。患者可以进行在线问诊、在线预约等,从而实现轻松就医;医院可以进行在线排班、医技排队叫号等,从而优化内部流程;医护人员可以在线进行随访统计、宣教管理、检查/检验单查询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卓健在系统对接方面具有优势,已对接国内超过80%的HIS、EMR、PACS等系统,可实现接口对接半自动化。
医联体/医共体:为医联体内医院提供远程会诊、远程转诊、医疗协作、远程超声、远程影像、远程教学等功能。
慢病管理:为医院提供慢病续方、院外随访等服务。根据患者所在的不同疾病阶段,制定不同的慢病随访方案,有效了解患者目前慢病的情况,并根据健康监测的异常情况、营养学、健康管理知识等进行健康干预,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希研平台:通过对数据进行结构化、标准化处理形成专病知识库,并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结果可应用于医学研究、新药研发和用药安全方向,提高科研和新药研发的效率、实现用药安全的全过程管理。
典型客户: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

- 相关报道
-
- 以专业之力守护银发行动力 扶他林城市K马暨“无痛万里行”首站开启 (2025-05-26)
- Cell:超越达尔文进化论,为拉马克“平反”,我国学者发现“获得性遗传”直接证据 (2025-05-26)
- 国际爱肤日:慢性手部湿疹亟需重视 专家呼吁积极防治 (2025-05-26)
- 沈阳农业大学发表Nature子刊论文:生酮饮食能够抗疟疾 (2025-05-25)
- Cell:新研究揭示mRNA的m6A修饰协助调控细胞应激反应机制 (2025-05-25)
- 国产新药闪耀ASCO 2025 (2025-05-25)
- Nature Genetics:揭秘乳腺癌耐药性“幕后黑手”——APOBEC3如何推动肿瘤逃生? (2025-05-25)
- 《细胞》:长痛短痛都能治,能避免成瘾的新机制镇痛药来了 (2025-05-24)
- 全球制药创新指数TOP10出炉 (2025-05-24)
- 《自然·遗传学》:MSKCC团队发现,APOBEC3相关突变特征驱动乳腺癌耐药,可在乳腺癌早期或治疗前进行检测 (2025-05-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