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喝够8杯水健康才达标? 因人而异 |
“多喝点儿热水!”日常遇到些感冒、肚子疼之类的小毛小病,经常会听到这种建议。“一天要喝八杯水”是一些“健康达人”笃信不疑的养生方法。很多人相信多喝水就能多排毒,多排毒就能更健康,然而这些说法真的正确吗?
喝水越多越排毒?反让内脏受累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了人体重量的70%,可以说是“生命之源”。人能够连续几天不吃饭,不能一直不喝水,不过怎么喝水可要讲究方式方法。
我们喝的水进入身体,并不是直接流出体外顺便冲掉脏东西那样简单的“排毒”,而是要在人体中通过消化、泌尿、呼吸多个系统的工作,经过吸收、交换、过滤等复杂的过程,再经由大小便、出汗、呼吸中的水汽排出体外。所以喝水太多反而会加重内脏的负担。传统中医认为,过多的水排泄不掉就会生痰生湿,甚至化为“饮邪”,出现水肿或者体内积水。
一天该喝多少水?成年人每天需要1500-2500ml水,但具体喝多少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定。天气热出汗多,就适当多喝。天气冷不出汗,喝水量就减少。房间里开着暖气、空调,环境干燥需要多补充点水分,潮湿水气重的地方就不宜喝太多。高矮、胖瘦、性别、食物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饮水需求。活动量大消耗多,就需要多喝一些。容易水肿、爱起湿疹、痰湿体质的人,就要注意别喝过量。患有肾病、心脏病、肝病的话,更要根据医师的建议控制饮水量,喝太多水反而会加重病情。
口渴就是身体缺水?两码事儿
怎么判断每天喝的水够不够?有人认为口渴就是大脑发出的信号,提示我们“该喝水了”。有人觉得口渴再喝水就晚了,不论渴不渴都该随时喝水。实际上,口渴和缺水可不能画等号。缺水能引起口渴,血糖过高、吃得太咸、中暑、发烧也能通过大脑引发口渴的感觉。
这种情况并不是身体里的水不够,而是血液里的糖、盐等成分太多,需要加水来稀释一下,或者体温过高,需要加水来降温,所以往往是喝了很多水还是觉得渴。还有些长期爱好喝咖啡、喝茶的人,不是真的“口渴”,而是大脑出于习惯感到“需要来一杯了”。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口渴往往是由于内热消耗了津液,只是喝水而不清除内热,就等于“扬汤止沸”,不把灶火熄灭,锅里加再多水也会烧干。有些人口渴则是由于脏腑功能失常,水分不能按照正常的途径运输,也不是真的缺水。比如一些体内有瘀血的患者,瘀血阻碍了水分运输到口舌,因而总是感到渴但并不想喝水,即使喝了口渴也不能缓解。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身体究竟是不是缺水?从小便的颜色就可以简单判断。正常的小便是浅黄色,如果颜色加深,出现啤酒色、茶色就提示我们应该多喝些水,颜色很浅或者没有颜色则说明身体已经在努力排出多余的水分,不需要再喝了。
想起来就喝?饮水十二时辰了解下
喝水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每天早晨起床喝一点水可以补充夜间水分的流失,还可以唤醒胃肠,为吃早餐做好准备。吃饭前、吃饭后不宜大量喝水,这样会造成胃部饱胀,影响食欲,还会稀释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晚上睡前也不要喝太多水,以免造成夜间频繁起床小便影响睡眠。
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之中,卯时(5点到7点)为大肠经所主,饮水可以濡润肠腑,促进排便。巳时(9点到11点)脾经气血旺盛,能运化水谷,此时喝水不易生成痰湿。未时(13点到15点)属小肠经,负责汲取饮食中的营养物质,此时饮水最有利于吸收水分。申时(15点到17点)是膀胱经最为活跃的时间,适当喝水有利于人体内的代谢垃圾通过小便排出体外。
以茶代水提提味?白开水最香
喝水的方式也是要注意的问题。有些人性子急喜欢大口畅饮,或者因为天气炎热、运动口渴急着灌下一大瓶饮料。这样喝完往往感觉胃不舒服,水堵在胃里又胀又闷,甚至恶心想吐。这是因为喝得太多太猛超过了胃的工作能力,胃不能及时把水排空。
正确的喝水方式是小口慢饮,少量多次。
有些人不喜欢喝白水,常常用碳酸饮料、果汁、咖啡和茶来代替。饮料虽然好喝,但往往含有高糖,多喝几瓶不知不觉就摄入了太多的糖,对身体健康不利。咖啡和茶让人兴奋,过多饮用可能影响睡眠。喝水最好还是选白开水,温度以比嘴唇稍高为宜。如果实在想喝点儿凉的,可以在口腔里含一会儿再慢慢咽下,避免突然的寒冷刺激引发胃痛。
“渴了喝水,饿了吃饭”说来简单,却是符合人体生理需求,顺应自然规律的养生原则。愿大家从喝水这样的日常小事做起,注重健康,科学养生,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文/季菲(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北方省份呼吸道疾病发病上升 儿童就诊有哪些注意事项?专家提示 (2024-11-21)
- 近期儿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 如何应对?专家提醒 (2024-11-15)
- 立冬时节这样呵护健康 权威解答来了 (2024-11-08)
-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老人、儿童如何防护?中疾控解答 (2024-11-07)
- 冬季迎来膏方进补热 专家:部分人群需先吃“开路方” (2024-11-06)
- 秋冬呼吸道传染病高发 “一老一小”如何科学防护? (2024-10-18)
- 宁夏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8.69% (2024-10-11)
- 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发布:管体重、强骨骼 (2024-10-11)
- “小胖墩”日益增多 专家:儿童肥胖危害多 健康关口需前移 (2024-08-26)
- 上海民众“冬病夏治”忙驱身体寒湿、治疗“老寒腿” (2024-08-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