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癌细胞:贾凡/周虎等人绘制了肝内胆管癌多组学分子特征的全景图

癌细胞:贾凡/周虎等人绘制了肝内胆管癌多组学分子特征的全景图

来源:生物世界2022-01-01 20336042

肝内胆管癌是肝脏第二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切除率较低,尚无有效的靶向/免疫治疗方案。肝内胆管癌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基因组突变和肿瘤微环境,可能介导其高侵袭性和不良预后。因此,迫切需要鸟瞰研究iCCA,绘制其准确的分子图谱,为系统了解肝内胆管癌的异质性,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贾凡院士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周虎研究所

肝内胆管癌是肝脏第二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切除率较低,尚无有效的靶向/免疫治疗方案。肝内胆管癌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基因组突变和微环境,可能介导其高侵袭性和不良预后。因此,迫切需要鸟瞰研究iCCA,绘制其准确的分子图谱,为系统了解肝内胆管癌的异质性,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贾凡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周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高大明研究员等。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癌细胞》发表题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蛋白质组学鉴定临床相关亚组》的研究论文。

本研究对262例肝内胆管癌患者进行了蛋白质分析。通过整合基因组、转录组、磷酸化蛋白组等多维数据。为肝内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分子分型、预后监测和个性化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本研究一方面全面揭示了肝内胆管癌基因突变和染色质变异对蛋白组和磷酸化蛋白组的影响,从蛋白组水平提出了4个分子分型总和,为探索异质性和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线索;另一方面,本研究产生的高质量将继续为肝内胆管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支持。

首先,研究人员分析了肝内胆管癌TP53、KRAS、FGFR2、IDH1/2、BAP1等主要驱动突变对蛋白组和磷酸化蛋白组的影响。发现黄曲霉毒素突变指纹在中国人群样本中特异性存在,与高突变负荷和高NK细胞浸润显著相关。FGFR2的融合突变可能通过激活Rho GTPase通路促进iCCA的发育,其部分融合蛋白衍生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是潜在的免疫抗原靶点。

随后,联合团队进一步分析了染色质拷贝数变异对肝内胆管癌mRNA和蛋白的顺反调节作用。根据蛋白组的数据,研究人员将iCCA患者分为四个亚型:炎症(S1)、间质性(S2)、代谢(S3)和分化(S4)。这四种亚型的临床特征、突变谱、通路富集和免疫特征分布不同,预后也有显著差异。

通过降维分析,团队发现了一种可以特异性区分四种亚型的标志物,验证了其应用于临床样本分型的可能性。最终,研究人员确定HKDC1和SLC16A3与iCCA的预后有关。

本研究在国际癌症蛋白质基因组联盟(ICPC)和国际临床蛋白质基因组分析联盟(CPTAC)的高质量标准框架下,对肝内胆管细胞癌大队列进行蛋白质分析。(100yiyao.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标注“来源:百医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百医网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承担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百医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随时阅读、评论、分享百医网APP。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