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药行业预测:DRG 集中采购. |
2022年集中采集可能扩展到中药、生物药,补充明确地方医保目录,调整重点监测和基础药目录,全面启动DRG/DIP,生物技术转型,医保控费进入深水区,中国医药产业不断升级。
一、控费:进入深水区
1、集采:注射剂挑大梁、中药/生物药是关键
2021年10月8日,国务院深化医药改革领导小组发布的《关于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2022年采集品种300个,前五批(不含第六批胰岛素)已采集品种218个,因此2022年我国至少要采集82个品种。
按照前五批每批44个品种的平均值,2022年全国将有两批开采。虽然2021年已经尝试了中药和生物药(第六批国家挖掘专集采集胰岛素,湖北、广东采集中成药),但2022年是否推广到中药和生物药,还是值得怀疑。
然而,毫无疑问,注射将成为集中收集的主流。主要收集前四批非注射产品。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经过大量评估和充分竞争的非注射产品已经被收集。由于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正式规则是2020年5月14日才颁布的,所以很多刚刚评价过的注射剂还没有采集。
2021年,评估了775次注射。其中,获评品种数量最多的企业为齐鲁、石爻欧亿、郑达天晴集团、四川科伦、杨紫茳等知名大型企业,2021年获评注射剂数量分别为70支、56支、50支、42支、38支。
此外,地方收藏也不容小觑。003010鼓励省级单位或省级联盟,加入三明采购联盟进行集中采购。
就地集中收集要求类别相对宽松,不受化学品一致性评价的限制。中药(青海、金华、濮阳、湖北19省联盟、广东6省联盟)、生物药(武汉首个胰岛素集采)、未经评价的化学药品均可集采,数量不规律,尤其是局部集采。
2、医保:地补出清
2019年9月26日,国家医保局在武汉举办的医疗服务管理培训中,确定三年内(2020-2022年)按各省补充量的40%、40%、20%分别废止药品省级补充的医保目录,2022年为最后一年,因此必须将所有留在地方医保的品种排除在医保之外,相关企业将面临巨大挑战。
这些品种大多是独家的,是很多企业的产品。一旦被淘汰,除了做好临床价值研究外,只能开拓自费和院外市场。
3、DRG/DIP:从试点到推开
2021年11月16日发布的《意见》要求,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协调区域将进行DRG/DIP支付方式改革。
到2024年底,DRG/DIP支付改革统筹地区、医疗机构、病种和医保基金覆盖率应分别达到100%、100%、90%和70%。
2022年是三年计划的第一年。DRG实施后,医院为了自负盈亏,会优先使用性价比高的药物。性价比低的药品将被大幅削弱,手术药品和住院药品的处方将面临严格管控。
4、重点监控:扩容
2021年9月3日发布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表示,重点监测和合理用药目录每三年调整一次。上一版是2019年7月发布的,到2022年还有三年。新版除了原来的20到30个之外,还明确了选择范围,即存在诸多不合理问题、使用量异常高、影响较大的化学品和生物制品
列入第一批的20个品种销量锐减。下图是2020年和2018年部分重点监控品种的销售对比。销售额和销售额均减半,其中马来酸桂哌齐特销售额和销售额下降80%。
5、基药调整
2021年1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调整工作规程的通知》,要求包括濒危药材、滋补保健、国家重点监测目录、非临床治疗首选等品种不得纳入目录。新品种基于疾病谱的变化、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价、用药监测与临床综合评价、循证医学与上市药物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等。
2021年12月2日,相关部门为此在北京召开座谈会,明确增加儿童药品目录,突出基础药品的临床价值,主管部门也在筛选适合中国国情的指南,作为目录制定的参考。
基本药物清单的影响力一度减弱,但现在却在不断增强。2019年10月11日发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要求,一、二、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数量原则上分别不低于90%、80%和60%。
二、创新:国际接轨
1、biotech 转型
近年来,由于政策鼓励和资本追求,一些生物技术(研发;d生物科技公司)的诞生,极大地推动了医药在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然而,由于拥挤的研发;d辊和赛道,审批政策和证券市场也提高了门槛,而这些企业也面临着产品商业化的挑战。
与此同时,行业也在不断分化。有的上市成功(主要通过港交所18A和科技版),有的合并,有的联手,也有不少人向生物制药跃升。
生物技术的前景引起了业界特别是投资者的关注,但具体前景难以准确预测。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王课题组进行了专项研究,发现研发人员总数;中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大约有2000家。
根据问卷调查,大多数人认为只有10%的Biotech成功转化了Biopharma。同时,通过跟踪2003年威猛制药评选出的15家最佳生物技术公司,发现到2021年,这15家公司中有9家将合并,1家将倒闭,只有5家存活下来。
2、出海
在成本控制的背景下,不仅采购量大幅降价,而且每次医保谈判都被砍了一半。为了赚回研发费用;d尽快降本并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要把视野开阔到整个世界。
纵观全球,没有一家排名靠前的大型制药公司专门在当地市场,也没有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因为制度不同,美国不仅是最大的医药市场,也是最贵的药品,所以很多跨国制药公司在美国的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近一半。
例如,2018年,礼来、诺和诺德和辉瑞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分别占其公司总销售额的57%、49%和47%。即使是传统保守的日本制药公司在美国的销售额也占其总销售额的近1/5,如武田占18%,蔡威(北美)占17%。
3、源头创新
近年来,我国医学创新发展迅速,但仍以高仿为主,原创性的东西很少,主要是国内缺乏基础研究氛围和投入。例如,2019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仅占研发经费总额的6%;d投资,而瑞士(2017年)、英国(2018年)、美国(2019年)、韩国(2019年)和日本(2019年)
三、中药:蓄势待发
1、重点监控扩容:免躺枪
2022年,重点监测合理用药名单将进行调整。虽然只有西医包括在内
如山东威海、内蒙古兴安盟、西藏均分别纳入44种、28种、14种中药,福建省第二版重点监测纳入3种中药,为复方丹参滴丸、麝香通心滴丸、脑心通胶囊等最著名的中药品种。
因此,虽然2022年重点监测目录的调整不涉及中医药,但由于重点监测概念的重新渗透,地方版是否仍将纳入中医药仍需慎重关注。
2、基药调整:寄厚望
自2009年我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基本药物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逐步衰落的过程。由于近年来鼓励政策的不断出台,基本药物恢复发展,临床使用频率和用量明显增加。例如,医院二级和三级的使用频率从2018年的38.7%和33.7%增加到2020年第二季度的56%和51%,使用量从2018年的17.9%和12.6%分别增加到2020年第二季度的32%和26%。
基本药物清单在2012年和2018年两次扩大,从2009年版的102种扩大到2012年和2018年版的203种和685种。中药在基本药物总目录中的占比也从2009版的33%分别提升至39.04%和39.12%,2022年基本药物目录将再次调整,可喜可贺。
保障医保基金的长期可持续性是底线,换笼换鸟是方向,带量采购仍是突破口,出海和基础研究是创新的不竭源泉。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卫生巾行业尺度引热议,医用级产物搜刮量下跌 (2024-11-22)
- 2024年1 (2024-11-22)
- 山西减速推动西医药强省建设 匆匆进西医药传承立异倒退 (2024-11-21)
- 我国恒久照顾护士保险惠及260万人 为群众减负超800亿元 (2024-11-21)
- 设在医共体内的“医保做事处”能解决哪些成绩? (2024-11-20)
- 内蒙古对于落实医保药品外配处方规范治理任务的关照 (2024-11-20)
- 我国已有2171个县区展开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2024-11-18)
- 国度药监局同意首个优化立异药临床实验审评审批试点名目 (2024-11-18)
- 国度卫健委:我国现行有1610项食物平安国度尺度 (2024-11-15)
- 健全医保基金预支轨制 赋能医疗机构安康倒退 (2024-11-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