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十四五 启航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新征程 |
![]() |
资料来源:100医疗网2022-01-20 17:36
1月20日下午,我市举行生物医药产业年度盛会回顾暨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签约活动。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刘平对《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作了重点介绍;会上宣布,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周将于9月26日至30日在上海举办,摩根大通、复星医药、上海医药、张江集团、医药信息社、E基金等6家公司签约成为行业周首批“战略合作伙伴”。
1月20日下午,我市举行生物医药产业年度盛会回顾暨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签约活动。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刘平对《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作了重点介绍;会上宣布,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周将于9月26日至30日在上海举办,摩根大通、复星医药、上海医药、张江集团、医药信息社、E基金等6家公司签约成为行业周首批“战略合作伙伴”。在这次活动中,《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十件大事》和《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是上海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和科技创新源头功能的重要抓手,是党中央赋予“打造世界一流产业集群”重要使命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过去的2021年,上海加快建设生物医药创新政策策源地高地、高端制造业高地、人才集聚高地和配套政策高地。预计全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去年首次达到6000亿元后,产业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其中制造业产值1712亿元,同比增长12%。
回望“十三五”,我们万众一心。
本次发布的《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十三五”期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从958.6亿元增长到1416.6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3%,占上海2016年工业总产值的2.9%增长到2020年的4.1%。创新不断涌现,在合成生物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成一批大型科学设施和1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4个一类新药首次上市,其中8个三类医疗器械新药首次在上海注册,918个三类医疗器械新药首次注册。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总数从284家增加到409家,其中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从150家增加到228家,有35家企业列全国前列。产业承载空间不断提升,形成“1 5 X”产业布局,各类创新要素加速向产业园区集聚,实现“两个80%以上”(生物医药投资项目80%以上集中在产业园区,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80%以上由产业园区贡献)。行业不断优化,“HI-CLIP)——临床试验加速器”率先建立并发布。上海成为全国医疗卫生领域投融资最活跃的地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成立。生物医药领域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占全国1/5,产业人才占全国1/4;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长三角药品审评检验分中心和长三角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验分中心落户上海。
展望“十四五”,锐意进取。
近日,我市发布《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
到2025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将显著提升,在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将更加突出。产业技术创新政策来源的国际影响力将持续提升,初步成为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核心载体。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其中制造业产值达2400亿元。共推出可利用空间2.6万亩,建成6个百亿级工业园区;“十四五”期间,国内上市的1类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分别有15种和35种;新增上市公司25家。
围绕产业发展目标,全市将实施提升创新政策源头能力、壮大产业集群、转化创新成果、产医深度融合、营造良好产业生态等五大行动。同时,围绕每一项行动,开展重大基础科研平台建设、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创新服务载体建设、产业链补充、链条强化、优势企业价值提升工程、先进制造水平提升、临床转化能力提升、创新产品推广、产业准入服务优化、产融结合等十大工程。
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启动。
2021年10月11日至14日,首届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成功举办。周以“携手未来,驱动新生”为主题,汇聚了100多位顶尖科学家、100多位顶尖投资人、1000多位顶尖企业家,推出了摩根大通、DIA等重量级国际品牌大会,成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展示最新成果、畅谈前沿创新、促进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引起了全球媒体、专业人士和生物医药行业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将打造全年系列活动。其中,“五天产业周”定于9月26日至30日举行,届时将有高标准的开幕活动、多场高水平的同期活动和高水平的论坛。同时,持续打造“360天活动”,启动全国“生物医学周”等一系列聚焦上海的论坛活动。
摩根大通、复星医药、上海医药、张江集团、医药信息社、E基金成为产业周首批“战略合作伙伴”,不仅全力支持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还在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每年同期举办高水平活动,携手打造具有上海地标意义和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活动品牌。(100医学网络生物)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自然·医学》:世卫组织最新预警!全球08-17年出生的人,或有1560万会患胃癌,76%归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2/3发生在亚洲 (2025-07-09)
- 精鼎医药宣布两位 FDA 权威专家加入我司咨询团队,进一步增强监管事务、医学及 AI 领域专业实力 (2025-07-08)
- Mater Today Bio:干细胞球联手纳米颗粒水凝胶精准改善糖尿病创面环境,加速伤口愈合新突破 (2025-07-08)
- J Anim Sci Biotechnol研究揭秘美味密码:益生菌联手重塑肠道菌群,经肠-肌轴提升猪肉鲜味与品质 (2025-07-08)
- Science: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2025-07-07)
- 《自然》子刊:刷新认知!哈佛团队发现,乙肝病毒自身或不致肝癌,但会增强致癌物的作用 (2025-07-07)
- 《科学》子刊:科学家揭示帕金森病中不同的发病轨迹,或为定义亚型和治疗靶点提供新见解! (2025-07-07)
- 《细胞》破解常见痴呆的治疗难题!“老药新用”有望恢复大脑功能 (2025-07-07)
-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4篇Cell论文:高度血管化的肺/肠道类器官;修复血管性痴呆;自身免疫病新疗法;同义突变调控性状 (2025-07-07)
- 内蒙古安迪科同位素诊疗药物生产中心举行奠基仪式 (2025-07-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