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细胞》揭示tau蛋白的作用机制

《细胞》揭示tau蛋白的作用机制

来源:原创网站2022-02-08 10:49

微管相关蛋白Tau(MAPT)基因突变足以引起家族性额颞叶痴呆(FTD),Tau也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D)、皮质基底综合征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综合征等Tau蛋白疾病引起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因素。

微管相关蛋白Tau(MAPT)基因突变足以引起家族性额颞叶痴呆(FTD),Tau也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D)、皮质基底综合征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综合征等Tau蛋白疾病引起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因素。最近,美国Gladstone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au Interact Me地图突触和线粒体过程相关”的文章。

随着神经变性”,这项研究揭示了Tau在神经元功能和疾病中的作用,并强调了阻断Tau介导的发病机制的潜在治疗靶点。

图像:

为了研究人神经元中Tau相互作用因子的特性,作者利用工程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EX)的邻位依赖质谱和AP-MS图谱揭示了人诱导多能性(C)衍生谷氨酸能神经元中Tau相互作用因子的动态和多面性。在这里,APEX作图使作者能够阐明在增强的神经元活动中Tau相互作用的空间调节。AP-MS可以定量比较人类神经元中野生型Tau和FTD突变型Tau之间的蛋白质相互作用。

作者的APEX图谱显示与Tau的N端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有明显的相互作用,这可能部分是由Tau片段介导或通过结构域特异性相互作用实现的。据估计,APEX2生物素化蛋白质的距离可达10-20 nm,而Tau蛋白的长度约为63-70。

纳米,因此允许在氮或碳末端附近的相互作用的空间分辨率。Tau N或C端APEX标签的存在也可能阻止蛋白质与Tau结合,导致明显的结构域特异性相互作用。

作者发现神经元活动增强了Tau和SNARE与突触小泡蛋白的相互作用,提示突触前小泡融合机制可能通过直接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调节活性依赖型Tau的释放。突触前终末的去极化导致结合到SYT1的局部钙内流,syt 1与SNARE复合物中的Synaxin1/SNAP25相互作用,迫使质膜破裂以进行囊泡融合。

破伤风毒素可抑制神经元活动诱导的Tau释放,破坏SNARE复合物的功能,支持SNARE复合物在Tau释放中的关键作用。另一个提出的Tau释放机制涉及外泌体介导的Tau通过突触连接的释放和摄取。在人神经元的培养中,分泌的Tau大部分自由漂浮,在细胞外小泡中检测到少量Tau,这表明细胞培养中Tau的释放可能有多种机制。

此外,作者还发现,尽管TauV337M和TauP301L减弱了与某些核糖体蛋白的相互作用,但人类神经元中的Tau与RNA结合蛋白相互作用。事实上,其他研究表明,突变体Tau减少了与核糖体的相互作用,导致不同FTD小鼠模型中蛋白质合成的减少,包括核糖体亚单位。

Tau相互作用图与神经变性相关的突触和线粒体过程。

图像: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1.12.041

尽管致病性Tau具有广泛的生理后果,但由于缺乏对Tau如何直接介导这些过程的理解,Tau靶向治疗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作者的工作为tau通过人类神经元中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细胞功能的可能机制提供了广泛的资源,这为有效的Tau靶向策略对抗神经退化过程铺平了道路。(100yiyao.com)

参考

版权声明

本网站标注“来源:百医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百医网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承担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百医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随时阅读、评论、分享百医网APP。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