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4亿例!诺华公司的新型DARPin抗病毒疗法恩索维贝在美国申请紧急使用授权(EUA)! |
![]() |
2022年2月10日/Bion/-据百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报告》报道,截至2022年2月11日零时,全球确诊病例超过4亿(4.0464亿),死亡人数超过579万。
Molecular Partners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开发一类新的定制蛋白质药物(DARPin疗法)。最近,该公司宣布,其合作伙伴(诺华)已向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了一份紧急使用授权(EUA)申请,以使用新的DARPin抗病毒疗法ensoviep(MP 0420)治疗新冠肺炎。Ensovibep是一种独特的三特异性DARPin蛋白疗法,具有协同靶向结合的能力,其分子大小远小于单克隆抗体。该分子设计结合病毒受体结合域的三个部分,可以提高药效,防止病毒通过突变逃逸。然而,病毒突变可能会限制单靶抗体的有效性。
本申请基于临床和临床前研究的所有数据,包括全球多中心2/3期同理心研究第2期的阳性结果。同理心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在第二阶段,407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有症状的院外新冠肺炎成人患者被纳入研究。探索了三种剂量(75毫克、225毫克、600毫克)的依诺维普,以确定依诺维普的最佳安全有效剂量。
2021年12月,II期阳性结果公布:与安慰剂相比,单剂量静脉输注恩索维贝可在8天内显著降低病毒载量,达到该部分研究的主要终点。此外,与安慰剂相比,恩索维贝在两个次要终点也显示出临床显著的益处:(1)住院和/或急诊(ER)就诊或死亡的复合终点;(2)实现持续临床康复的时间。根据已公布的数据,与安慰剂组相比,恩索维贝治疗组的新冠肺炎相关住院和/或急诊室就诊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78%。治疗组在人口统计学、基线和疾病特征方面基本平衡。安慰剂组99例患者中有6例事件(发生率为6.0%),5例住院,其中2例死于新冠肺炎恶化,另1例仅接受er治疗。恩索维贝治疗组301例患者中发生4例,2例住院,2例接受急诊治疗(发生率为1.3%)。使用ensovibep治疗的患者没有发生死亡,所有剂量都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且在任何剂量中都没有发现意外的安全问题。75毫克的最低剂量被确定为进一步开发的剂量。
2020年10月,诺华与Molecular Partners达成合作,为新冠肺炎开发了两种DARPin蛋白疗法,即恩索韦别(MP0420)和MP0423,这是两种DARPin抗病毒疗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不同地点,增强抗病毒活性,防止病毒通过突变逃逸。根据同理心研究第二阶段的积极结果,已确认行使选择权,并已向Molecular Partners支付1.5亿瑞士法郎,以获得ensovibep的许可。
DARPin模块筛选(一);DARPin分子与单克隆抗体的比较(第二部分)(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Dar pin(设计的锚蛋白重复蛋白)是新一代靶结合蛋白,由天然存在的锚蛋白重复蛋白设计。这种蛋白质已经自然进化成对目标具有高亲和力。通常,这些蛋白质通过融合域与另一种蛋白质连接,后者锚定在特定的位点。
DARPin疗法是一种新的蛋白质疗法,它将开辟多特异性和多功能性的额外维度。Dar候选药物包括多个设计的锚定蛋白重复结合域,可以靶向多达六个或更多的靶点,与传统的单克隆抗体或其他可用的蛋白质疗法相比,可以提供额外的益处。DARPin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性价比的发现引擎,能够生产出开发特性理想、产量高的候选药物。
DARPin平台技术可以扩大传统蛋白和抗体方法的应用范围,可以快速生成多种多功能候选药物,可以同时与多个靶点结合。DARPin分子由DARPin蛋白模块构建而成,为单结构域蛋白,大小为完整抗体的十分之一,具有恒定的骨架和随机化的靶结合面。
Ensovibep结构特征(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DARPin分子提供了一种用单一分子治疗新冠肺炎的差异化方法,可以同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病毒的三个位点,通过各种机制中和病毒。这提供了潜在的更广泛的治疗效果,包括治疗和预防治疗,并降低了病毒耐药性的可能性。此外,DARPin是通过快速高产微生物发酵生产的,与哺乳动物细胞生产抗体相比,具有潜在的速度和成本优势。
与单克隆抗体相比,DARPin分子具有多特异性靶结合、支持持久活性的长半衰期和高度可规模化生产等优点,非常适合疫情环境。
Ensovibep是一种独特的三特异性DARPin蛋白疗法,具有协同靶向结合的能力,报道了迄今为止最强的病毒抑制作用之一。Ensovibep包含三个RBD结合域。这种独特的设计可以提高功效,防止病毒通过变异逃逸。它确实显示出对迄今所关注的所有新冠肺炎变体的强抑制活性,并且有可能在未来保持对新冠肺炎变体的抑制活性。这种广谱活性对于任何与新冠肺炎患者相关的治疗都是必不可少的。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GLP-1新战场:礼来、信达、恒瑞再交锋 (2025-09-13)
- Nature Methods:解锁细胞宇宙的“星图”——scvi-hub如何将海量单细胞数据“浓缩”到你的笔记本电脑里? (2025-09-13)
- 为什么精子会“跑不动”?大阪大学揪出两大关键蛋白:CFAP91搭起“运动支架”,EFCAB5调控“冲刺力”,男性生育有了新靶点 (2025-09-12)
- 突破!肺癌细胞转移大脑后竟会与神经元“串通”!Nature 新研究揭致命机制,抗癫痫药或成新希望 (2025-09-12)
- J Neurochem:肠道与大脑的“对话”——科学家揭秘机体慢性疼痛的神经通路 (2025-09-11)
- 母亲高血糖,影响后代生育能力,黄荷凤院士团队等揭示背后的表观遗传机制 (2025-09-11)
- STTT:韩国科学家发现减轻大脑氧化应激损伤、减少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新方法! (2025-09-11)
- 《癌症研究》:橄榄油吃太多,乳腺癌易挪窝!美国科学家发现,富含橄榄油的高脂饮食,会促进三阴性乳腺癌肺转移 (2025-09-11)
- 减重竟还能减痛?!EJN:饮食质量提升 22%,慢性疼痛率直降一半,体脂变化竟不是关键 (2025-09-11)
- 肠道菌群还能操控皮肤炎症?清华大学最新Immunity论文,揭示肠道菌群代谢物驱动银屑病炎症的机制 (2025-09-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