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加快扩大集中带量采购范围 |
![]() |
化学药品、中成药、生物药品全面集中采购;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在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品种;到2022年底,通过国家组织采购和省联盟采购,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覆盖350个以上药品品种,高值医用耗材达到5个以上。这是记者近日从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深化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改革进展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的消息。
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和国家相关部门启动带量集中采购以来,集中采购规则不断优化,质量监管更加严格,供应保障更加稳定,使用政策更加完善。在例行政策吹风会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福表示,集中采购呈现出“降价、提量、优质”的特点,达到了稳定社会预期和行业生态的目的。现在,第七批药品集中开采正在进行中。巩固集中开采新常态,加快集中开采扩张是大势所趋。
价格降低有效满足临床需求
统计显示,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等部门组织了6批共234种药品的药品采购,涉及公立医疗机构年度药品采购总量的30%。
据陈金福介绍,前六批药品集中采购价格平均下降53%,心脏支架价格平均下降93%,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价格平均下降82%,有效挤压了药品和高值耗材虚高的价格空间,患者受益明显。三年来,全国组织集中采购节约资金2600多亿元。药品价格总水平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
不仅如此,临床使用的药品和耗材质量稳步提升,临床服务需求得到充分释放。据统计,在中选药品集中采购中,群众对原研药和通过仿制药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使用量明显增加,所占份额从集中采购前的50%提高到90%以上。在高值医用耗材方面,中标品种金额也大幅增加。例如,心脏支架集中采集已平稳运行一年,总入选支架数为169万个,是年度协议采购的1.6倍。
陈辅说,地方政府在参与国家组织的集中采购的同时,还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省级和跨省联盟集中采购。从采购品种来看,化学药品、中成药、生物药品都有涉及。在高值医用耗材方面,冠状动脉球囊、眼科人工晶状体也实现了全省全覆盖。
同时,通过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竞争,济药逐步完善医药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引导企业加强质量和成本控制,积极开展产品研发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通过创新驱动和质量保障,引导医药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陈辅说,过去医药企业的销售费用率在50%左右,集中采购后呈下降趋势。研发;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研发费用在逐渐增加,研发费用也在增加。一些龙头企业的费用率已经从6%、10%上升到现在的20%左右。
集采常态化有序推进
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集中采购改革进入了常态化、制度化的新阶段。
“提速扩容”是今年带量集中采购的关键词。陈金福说
据了解,种植牙是缺失牙修复治疗的重要方法,具有很大的社会需求。记者了解到,国家医保局从去年年初就开始部署。四川组织跨省联盟,研究种植牙采集规则。现在方案基本成熟,广泛听取了诊所、企业、各地的意见。今年上半年,国家医保局将争取推出联盟采集。
据陈金福介绍,集中采集降价后,心脏支架和药物球囊的使用量大大增加。2021年,江苏等地已开展药物气球采集实践。今年,药物气球采集将推广到全国,堵住虚高价格的空间。此外,今年骨科脊柱耗材的集中采购也被提上日程。
在地方层面,我们会继续在其他领域进行探索。比如中成药,在去年部分省份组织的联盟采购基础上,今年将进一步有序扩大中成药集中采集范围。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带量集中采购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和系统集成改革。在陈金福看来,推进集中采集制度,要充分考虑具体操作规则的设定,始终在总体平衡中考虑医药行业健康发展、临床质量提升和人民医疗可及性三大目标。
事实上,从规则设置上,集中采购保证了三个目标的协调统一。
陈金福表示,集中采购制度设计的初衷是紧盯虚高药价的问题导向问题,紧紧围绕为国人提供优质药品的出发点,充分利用价格工具,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在政策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建表示,为保障中选产品生产供应,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了国家集中采购药品生产动态监测,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不断提高国家集中采购药品生产供应保障能力。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直将产品质量中选药品监管作为药品监管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加强中选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质量监管。
如何在促进高质量产业发展的同时,有效降低药品价格和群众医疗费用?医疗设备集中集采采取的“带量采购和招采结合”的方式,使企业从医院民营变为面对面的质量竞争和价格竞争,从而进一步做大做强。是企业在真实市场条件下竞争的最根本的制度安排。在政策上,明确医疗机构在采购药品时必须确保支付。为解决医疗机构资金短缺,医保基金垫付30%。国家医保局也在探索利用招采平台直接与药品配送企业和药品供应企业结算,降低运营成本。在制度上,大力推进跨省联盟,尽可能降低企业的行政成本,帮助药企从原来的带金销售公关,到真正的集中采购规则本身的质量和成本竞争。
“中国正在建设‘健康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将有效提高人民的医疗水平。只要需要用药,需要提高中国健康水平的投资,就一定会有市场。制度推动才能真正让中国药企通过公平竞争实现质量维护和创新驱动。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云南普洱:深山藏“绿富暗码” 林下中药材长出致富新图景 (2025-05-09)
- 《老年医学科建设与治理指南(2025年版)》解读 (2025-05-09)
- 将牙膏中过硬颗粒的测验办法等7项办法归入化妆品平安技术规范(2015年版) (2025-05-08)
- 青海医保“全省通办”新增3项营业 (2025-05-08)
- 四川新增“免陪照护服务”缓解住院患者“照护难” (2025-05-08)
- 六部分结合反击!综合管理食物增加剂滥用成绩 (2025-05-07)
- 三家药企因垄断地塞米松磷酸钠质料药被处罚合计3.25亿 (2025-05-07)
- 续写“华北药都”新篇章:石家庄全力打造千亿生物医药洼地 (2025-05-0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刊出电子胃镜等10个医疗东西注册证书的布告 (2025-05-06)
- 对于优化下层医疗卫生气希望构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 (2025-05-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