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收储扩容 三大焦点深刻影响药材市场! |
![]() |
2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国家卫生健康委药品监管司、国家医药产品监管总局药品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出席吹风会并回答记者提问,通报和解读了深化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改革的进展和政策方向。至于中药板块,明确提出2022年中成药集中采集扩大范围,在充分竞争、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价格合理回归。
如图1所示,中成药临床和零售渠道的中药材原料消耗量占46.90%。虽然整体占比连续五年下降,但仍接近“半壁江山”。因此,从2021年76种中成药的跨省联合采集到2022年再次扩大范围,相关中药材的供应渠道和市场变化必然会受到深刻影响。
01、哪些中药材受集采影响较大?
医保目录中成药的“高频”原料
到2021年,将1374种药品(含93种民族药)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占全部医保品种的47.16%。其中,甲类医保品种(医保全额赔付)242个,占全部医保中成药的17.61%,中药材需求更大。
笔者对天地云图中药大数据平台上的1374种中成药原料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最常用中药品种的排序。其中,甘草、当归、地黄、茯苓、红花、黄芪、薄荷、木香、川芎、黄芩、白术、党参、大黄、三七、丹参、黄连、金银花、人参、山药、板蓝根位列前20位。这些高频的中药材原料更容易受到合采的影响。
龙头企业“拳头产品”的原料
2021年,在19个省的联合采集中,种中标有97家企业生产了76种中成药。其中,中标3家企业4家(江苏康源药业、朗芝集团万荣药业、神威药业集团、云南植物药业);两次中标企业6家(北京同仁堂、常熟雷允上药业、江苏晨牌药业集团、四川川大华西药业、四川和盛药业、云南维和药业);仅有1家中标的企业有87家,占比89.69%。这说明通过集中采购,过去中成药的供应是由很多厂家供应,集中在一两家龙头企业手中。
这些龙头企业依靠“拳头产品”,如血塞通、双黄连系列、血府逐瘀胶囊、银杏皂苷、肾衰宁胶囊、川贝枇杷止咳、苏星止咳产品,从而带动银杏叶、当归、三七、红花、乳香、川芎、丹参、麦冬、甘草、红花、牛膝、赤芍、地黄、桔梗、桃仁等。
OTC销量较大中成药的原料
据我网预测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中成药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近200个品种销售额过亿,其中58个品种增速超过10%。
近五年,我国OTC渠道整体业绩增速高于临床渠道,已成为中成药两大消费渠道之一。如表1所示,药材的需求与58种OTC中成药有关,销售额增长超过10%
在质量追溯体系不完善的背景下,如何在联合集中采购中推广“优质优价”的理念?
02
前几年,上海、甘肃等地也开展了中药饮片的区域集中采集,但都患上了“规模病”,其中之一就是每个、为何饮片和配方颗粒未纳入集采?甚至每个医生的个性化需求都难以满足。尤其是大量未纳入药典的寒凉中药材和地方特色药,各省质量标准和炮制标准难以统一,可谓“众口难调”。
比如麻黄,有的医生一定要用黑色的“老药”,有的医生一定要用绿色的“劲就够了”,南方有的医生还要求麻黄“去结清心”;十字花科(十字花科)的种子在北方使用,而木本植物扁蓄的果壳在南方使用。川芎在我国北方应用广泛,但在广东、福建等地很多中医院都要求将其煮熟。有的医生要求杏仁要“捏熟去皮”,有的医生要求带皮生吃。
根本原因是中药饮片质量评价机制不完善
近十年来,随着资本和炒货商家的广泛参与,中药材价格波动的频率和幅度明显加大,一些金融属性较强的品种甚至在火爆期一天一个价。比如2011年党参价格上涨时,平均每天上涨5元/斤;2021年5月,紫苏被炒作涨价,短短一个月价格翻了近一倍!这种业态下,中标的饮片企业如何保证货源?如何生存?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笔者认为至少在中药材订单农业和整个质量追溯体系没有完全落地之前,不适合在中药饮片领域进行大规模的联合采集;但对于质量标准相对稳定的配方颗粒,为降低配方颗粒价格和“带金销售”的可能性,宜开展联合集中收集试点。
次要原因是饮片个性化需求突出医院
中药材价格波动过于频繁也是重要因素
根据政策设计,未来三年,纳入联采的中成药医保品种数量将超过总供应量的803354个,这意味着中成药的生产供应将从众多非中标企业转移到中标企业,从而导致中药材原料向中标企业集中采购。
建议国内生产基地和供应商随时关注战略合作伙伴的集采动向,提前增减战略储备。
03
通过2020年和2021年化学品领域的联合集中采购试点,中标产品的整体销量普遍呈现小幅增长。主要原因是降价必然刺激消费增长;次要原因:一是渠道净化减少恶意竞争;二是带量采购后,医院采购和企业供应没有后顾之忧(以前担心销量增长过快,会被监控甚至断供)。
因此,联合征集的中标中成药产品对药材的需求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预计需求增长率在10%左右。
、集采将如何影响中药材供给和价格?
一旦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了年度采购数量,就意味着中标企业在中成药生产领域的年度原料需求基本明确,有助于生产基地和原料供应商更有针对性地开发客户,按需生产、按需采购、按需储备,实现“订单农业”和有序科学的生产流通。
中标药材囤积炒作,或中标后死亡。
一方面,采购量和采购渠道的透明,可能会让很多中间贸易商丢掉“饭碗”;另一方面,资本和热钱有了更准确的“狙击”目标。一旦首都炒货商和传统商贩“猎取”了一种或几种药材的中标产品,那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四个月!300个兼顾地域已笼罩!即时结算改造速率超预期、改造成效已彰显 (2025-05-23)
- 小满时节若何摄生防病?国度卫生安康委回应关切 (2025-05-21)
- 国度疾控局无关担任人就《天下卫生组织年夜风行协议》答记者问 (2025-05-21)
- 上海市试行部门新增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七) (2025-05-20)
- 湖南对于喷射查看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公示 (2025-05-20)
- 国度药监局对于修订盐酸雷尼替丁打针制剂阐明书的布告 (2025-05-19)
- 日拨、月结!福建全面推广医保即时结算改造 (2025-05-19)
- 对于印发《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任务筹划》的关照 (2025-05-15)
- 香港西医病院将于本年底分阶段展开服务 (2025-05-15)
- 中国西医迷信院宣布西医药年夜模子评测尺度 (2025-05-1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