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日:做好肾病防治 共享“肾”心理健康 |
![]() |
3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肾脏日。今年世界肾脏日的主题是“人人关注肾脏健康——我爱我肾,知识让我肾强”。专家建议,公众应提高对肾病的认识,重视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相互作用。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慢性肾脏病的病因很多,但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病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和慢性肾小球肾炎。其中,糖尿病已成为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最常见的病因。
慢性肾脏病常见病因多,患病率高,危害多。如果控制不好,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发展成终末期肾病,也就是尿毒症。
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包括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代谢性酸中毒、贫血、高血压、慢性肾脏病中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等。这些并发症会导致心血管和其他器官或系统的疾病,进而增加死亡的风险。
“要关注肾脏疾病,就要明白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往往是齐头并进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肾内科主任蔡说,两者之间有很多共同的致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肥胖等代谢性疾病,以及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同时,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肾脏疾病会加速和加重心血管疾病,如慢性肾脏疾病,容易引起肾性高血压、急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血管钙化、冠心病等。而急性肾损伤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等。”蔡介绍,无论慢性肾脏病还是急性肾损伤,都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影响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疗效。
据介绍,随着肾脏疾病的加重,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死亡率也会增加。如果慢性肾脏病进入“尿毒症期”,可能有50%左右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或其诊治也会引起肾脏损害,影响肾脏疾病的预后。”蔡表示,急慢性心力衰竭均可引起肾脏损害(即1型和2型心肾综合征),部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急性肾脏损害,60%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肾脏损害。此外,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血管增强CT可引起造影剂肾病;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可引起急性肾损伤。
肾脏疾病虽然分布广、危害大,但大部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早期预防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定期医院健康,及时发现并积极控制或消除肾病的危险因素,如运动、糖尿病、痛风、肥胖、肾毒性药物等。早期诊断的关键是尽早发现肾脏的异常,包括症状和检查。
"肾脏疾病通常是隐蔽的、无症状的或轻微的,容易被忽视."蔡介绍,即使表现出症状,也并不特殊,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胸闷气短等,可能是肾脏疾病引起的。所以要注意肾脏疾病可能出现的症状,及时做相关检查。
肾病的筛查包括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肾功能、尿超声等。
鉴于肾病与心血管高血压的密切关系,对于有心肾共同危险因素者,应重视心肾疾病的筛查和防治。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重视肾病的筛查和预防;肾病患者也应该注意p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2025-04-01)
- 江西对50岁至74岁人群免费开展肺癌重点筛查 (2025-03-28)
- 入睡难怎么办?专家回应睡眠热门话题 (2025-03-26)
- 莫把结核当感冒 专家提醒儿童结核病防治关注这四点 (2025-03-25)
- 吃药的这几个误区 你避开了吗? (2025-03-24)
- 流感仍处于中流行水平 疫苗接种便利性亟需提升 (2025-03-06)
- 春季重点传染病如何防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画重点 (2025-02-28)
- 何为钙化?医生提醒: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 (2025-02-27)
- 春季消化道疾病易发 专家提示注意卫生 (2025-02-25)
- 专家提示:提前科学用药,改善春季花粉过敏 (2025-02-2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