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植物:研究揭示温度调节稻瘟病发生的机制 |
![]() |
来源:中国水稻研究所2022-03-14 15:38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病原菌互作团队揭示了温度影响稻瘟病发生的机理,为科学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有效防控稻瘟病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于《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和流行取决于病原菌、寄主植物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温度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全球气温上升是未来几十年的事。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病原菌互作团队揭示了温度影响稻瘟病发生的机理,为科学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有效防控稻瘟病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于《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
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和流行取决于病原菌、寄主植物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温度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全球气温升高是未来几十年气候变化的重要趋势,可能改变疾病的流行区域和发生时间,导致新的致病菌株和病原体的流行。因此,研究温度调节植物免疫反应的机理对于今后防治各种植物病害尤为重要。
由丝状子囊菌真菌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居植物十大真菌病害之首。多年田间调查发现,24 ~ 26及以下容易流行稻瘟病,但当温度达到28 ~ 30及以上时,稻瘟病发生明显减少,具体原因不明。
本研究利用水稻-稻瘟病菌系统分析了植物对病原真菌抗性的温度调节机制。结果表明,22时茉莉酸合成减少,导致水稻基础抗性下降,稻瘟病菌侵染增加。在28条件下,稻瘟病菌诱导茉莉酸的合成,激活茉莉酸信号通路,提高了水稻对稻瘟病的基本抗性水平,抑制了稻瘟病的发生。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茉莉酸甲酯是一种在温暖环境下提高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有效策略。(100yiyao.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100医学网网站的版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都是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用100医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金赛药业携手全球最大的脱敏治疗药企ALK,有望开启中国脱敏治疗新时代 (2025-09-18)
- 迈威生物与Aditum Bio合作成立 Kalexo Bio,共同推进心血管领域siRNA创新药的开发 (2025-09-18)
-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Science论文:液滴打印,为脑机接口带来新思路 (2025-09-17)
- 护肝片哪个品牌最好最安全?脂肪肝与酒精肝护理解析,2025年度多维度品牌实力对比 (2025-09-17)
- 护肝片哪个牌子效果最好?美国FDA认证的水飞蓟宾品牌,国际安全标准全程可溯 (2025-09-17)
- 北京市脐带血库连续20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 (2025-09-17)
- 六个技巧提升持久力!快男可用犀牛哥爱廷玖达泊西汀片 (2025-09-17)
- 30+男性小心啤酒肚!若枣蟹可用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 (2025-09-17)
- 无需体外培养!体内 CAR-T:癌症治疗的“即插即用”革命 (2025-09-17)
- HPV疫苗行将归入国度免疫布局 这些常识点要相识→ (2025-09-1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