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家药品集采评选结果出炉 对患者有什么好处? |
![]() |
第七批国家药品集中遴选结果出炉,药品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药品价格下降更加理性。全国“团购”以量换价,挤掉药价中的水分,给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受访专家看来,集采是为了让广大患者以更低的价格买到评价一致的好药,但并不是一味降价,而是实现患者、医保基金、药企、医院的共赢。
31个治疗类别,60种药品采购成功,平均降价48%.近日,随着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出炉,“一药”价格再次牵动人心。
2018年以来,我国开展了7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覆盖294种药品,药品平均价格降幅超过50%。前六批征收累计医疗费用超过2600亿元,第七批征收预计每年节约185亿元。
此次国家集采,药品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药价下降更加理性。同时引入了备件供应企业机制,实行“产品间熔断”。
以量的价格挤水,“瘦身”药价,减轻患者负担,只是以药养医的一个方面。“一粒丸”价格涉及患者、企业、医院、医保基金多方利益,药品集采就像一块石头扔进湖里,不断激起涟漪。
降幅温和的背后
药价下降直接影响患者的“钱袋子”。每次国家药品“团购”,下降数字都备受关注。
相比前六批国家药品集采价格平均53%的降幅,本次集采平均48%的降幅较为温和。
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价招办主任姜分析,一方面,经过几轮采集,企业报价已经更加理性,报“地板价”的品种越来越少,更倾向于获取合理的利润和预期;另一方面,跨省联盟、区域联盟、各省单独征集都在进行中。本次集采的部分品种已经纳入地方集采目录,药价水分已经被挤压一次,自然降价空间不大。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行为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院教授余姚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集中采购中选择的部分药品不一定是我厂生产的,有可能是贴牌生产的,所以也要为原材料上涨、贴牌成本上升等潜在风险留出溢价空间。”姚郁补充说,为了避免药品集中供应被切断的现象,必须给企业留下足够的价格空间。
在受访专家看来,以药补医的目的是让广大患者以较低的价格买到评价一致的好药,但并不是一味降价,而是实现患者、医保基金、药企、医院的共赢。可以预见的是,经过几轮集采挤出药价虚高的水分后,未来集采的降价力度将会减弱,仿制药生产所需的原料、技术和人力将成为价格决定因素。
“一省双供”保障药品供应
本次药品集锦涉及31个治疗类别,不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抗感染、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还包括肺癌、肝癌、肾癌、肠癌等重大疾病用药。患者减负明显。
其中,以肝癌一线靶向药——隆伐替尼胶囊为例,每粒胶囊从平均108元降至平均18元,一个治疗周期可节省8100元
具体来说,每个省不仅有一家入选企业,即主供应商企业,还有一家备用供应商企业。当中选企业未能在足够的时间内供应中选品种或取消中选品种资格,导致协议无法继续履行时,由所在省的中选企业供应相应的中选品种,相当于为所收品种的稳定供应上了双保险。
在余姚看来,供应企业的机制也会对中标企业产生一定压力,促使其更好地完成供应目标。
此外,为避免出现企业利用政策漏洞炒作以获取更高投标价的现象,本次集采还引入了“产品对产品熔断”规则,将不同品种的价差置于同一水平。
行比较,有效将中选产品的价差控制在3倍左右。
打通落地“最后一公里”
药品集采以量换价挤掉水分后,患者想要买得到、用得上集采药品,依赖于集采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医院和医生。
北京一家三甲医院药事部的医生王嘉(化名)告诉记者,国家启动集采后,她和同事的职责除了促进医院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又多了一项内容——既要确保中选药品优先使用,又要保障患者的合理用药需求。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7批集采已经占到医疗机构年用药量的35%,集中采购已经成为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的重要模式。
王嘉坦言,确实有一些患者抱有“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心态,担心药价下降后,质量得不到保证。“这就需要医院向患者介绍集采政策,解释国家对于入围药品的质量和疗效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让患者自愿替代使用。”
蒋昌松表示,药品集采后,一个通用名的中选药品中,至少80%~90%是通过了药监部门的一次性评价的,这实际上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层次,扩大了药品可及性。
“集采后药品便宜了,但患者也不能随便用。”王嘉表示,随着药品集采的落地,药物在临床使用方面更需加强管理、保障规范用药,防止出现药物滥用。
此前,国家医保局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及中选企业做好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确保全国患者于今年11月用上本次集采降价后的中选产品。截至目前,已有广东、天津两省市启动第七批集采落地前期工作。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云南普洱:深山藏“绿富暗码” 林下中药材长出致富新图景 (2025-05-09)
- 《老年医学科建设与治理指南(2025年版)》解读 (2025-05-09)
- 将牙膏中过硬颗粒的测验办法等7项办法归入化妆品平安技术规范(2015年版) (2025-05-08)
- 青海医保“全省通办”新增3项营业 (2025-05-08)
- 四川新增“免陪照护服务”缓解住院患者“照护难” (2025-05-08)
- 六部分结合反击!综合管理食物增加剂滥用成绩 (2025-05-07)
- 三家药企因垄断地塞米松磷酸钠质料药被处罚合计3.25亿 (2025-05-07)
- 续写“华北药都”新篇章:石家庄全力打造千亿生物医药洼地 (2025-05-0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刊出电子胃镜等10个医疗东西注册证书的布告 (2025-05-06)
- 对于优化下层医疗卫生气希望构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 (2025-05-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