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生酮饮食对衰老有何益处?美国启动首个人体临床试验

生酮饮食对衰老有何益处?美国启动首个人体临床试验

来源:生辉 2023-02-07 14:39

近日,美国巴克衰老研究所(Buck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Aging)启动了其首个人体临床试验——BIKE 试点研究(Buck Institute Ketone Este

正在减肥的人或许对 酮 不那么陌生。近年来, 生酮饮食 从一种治疗儿童癫痫的方法风靡至减肥界。

酮在肝脏中天然存在,由脂肪代谢而成,包括乙酰乙酸、 -羟基丁酸及丙酮,合称 酮体 。由于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获取能量的首选,因此通常情况下,在任何给定时间,血液中只存在非常少量的酮体。但是,当膳食碳水化合物(各种形式的糖)受到限制时,身体会被迫燃烧脂肪作为能量,酮体因此增加。酮体水平的升高,称为 酮症 。

生酮饮食,即通过各种形式的禁食或高脂肪、中等蛋白质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配方使人体进入酮症状态。其首次临床应用是在患有耐药性癫痫的儿童中。除了减肥,酮症还有几种健康益处,包括逆转和减少炎症。而酮症科学在长寿和改善健康方面还有更广泛的应用。

近日,美国巴克衰老研究所(Buck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Aging)启动了其首个人体临床试验 BIKE 试点研究(Buck Institute Ketone Ester,巴克研究所酮酯),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酮酯补充剂对衰老效果的试验,由巴克首席转化科学家Brianna Stubbs带领。

在本研究中,30 名 65 岁以上的健康个体将参加一项为期 12 周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以了解酮体在衰老的小鼠身上所表现出的积极作用是否同样适用于人类。

生酮饮食已在小鼠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巴克先前的研究表明,生酮饮食改善了衰老小鼠的健康寿命和记忆力,但控制实验室小鼠吃什么是容易的 而人类更难抵抗碳水化合物的诱惑。此外,人们也对摄入大量脂肪、限制碳水化合物的吃法提出了健康上的担忧。

而酮酯补充剂,能够在没有饮食限制的情况下让人体进入酮症状态。几项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测试酮酯在心脏病、II 型、肥胖和记忆缺陷等患者中的作用。

巴克的这项新试点研究是一项涉及人类的基础实验研究,而不是一项药物研究。它正在招募来自加利福尼亚州马林县的参与者,条件为 65 岁或以上健康状况稳定的独立老年人,可以访问互联网,并且可以轻松参与为期 12 周的项目计划。参与者将获得报酬。

试验中,参与者将每天服用一种液体酮酯补充剂,其中一半的人服用安慰剂。每天,他们将填写活动日志并佩戴随附的 Fitbit;试验期间的不同时间,将收集其血液和其他生物标本。期间他们还会五次到巴克研究所。

参与者还将被要求进行标准化的身体功能测试,包括平衡、步行速度、椅子坐姿、腿部推举表现和握力;以及标准化的心理测试,以测量短期记忆、视觉空间能力、执行功能、注意力和工作记忆以及对时间和地点的定位。

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测试酮酯对老年人衰老机制影响的研究机构。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巴克助理教授John Newman博士说, 很高兴将我们实验室和其他实验室发现的尖端衰老科学推向临床应用,并很高兴能与马林县的居民一起做这件事。

John Newman解释说,实验室的发现表明,酮体会影响许多与衰老相关的代谢途径,因此研究小组希望这项研究能够在人类身上验证这一点,为接下来的 重大步骤 奠定基础。

这项有史以来第一次人体临床试验是巴克研究所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这是我们成长以及衰老研究领域成熟的标志。 巴克研究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Eric Verdin博士说。

Eric Verdin

据悉,研究团队已为扩大试点研究申请了资金,让美国三个地点的 180 名有老年衰弱风险的人参与一项名为 TAKEOFF 的研究(Targeting Aging with a Ketone Ester for Function in Frailty,酮酯对老年衰弱的治疗功能)。这项研究将着眼于酮酯对衰老系统以及肌肉功能和新陈代谢的影响,并将在整个研究中分析老年科学最先进的生物标志物。

同样正在进行的还有 STAK 项目(Strategies to Augment Ketones for Enhanced Readiness and Disease Reversal,为增强准备和疾病逆转而增加酮的策略),由美国国防部资助、俄亥俄州立大学运作,其总体目标是确定酮酯是否会促进现役士兵的复原力并有利于退伍军人的健康。STAK 参与者的招募预计将在下个月启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