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注意!甲流、诺如病毒高发,和新冠有何区别? |
![]() |
近日,甲流进入高发期,多地学校因学生患甲流而停课。
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2023年第7周中国流感监测周报显示,近期甲型流感的来势最为凶猛。
此前,多地疾控部门提醒: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已进入发病高峰期!
医生表示,近期发烧乏力可能是“甲流 ”导致,可以去医院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同样能测出甲流病毒。
而如果出现腹泻的症状,则要重点考虑可能感染了诺如病毒。
甲流、诺如病毒、新冠,症状都有发烧,如何区分?该怎么预防?
甲流
每年会呈季节性流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症状: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与头痛,也会有一些较轻的呼吸道症状,例如咳嗽、流涕、咽痛等。
潜伏期:为1~3天,发病后1~7天均具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注意: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气短、基础病加重等情形,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
诺如病毒
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具有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外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
症状: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潜伏期:12-72小时,通常为24-48小时。
传播途径:通过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以及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感染。
注意: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为急性起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诺如病毒胃肠炎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
甲流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首先,最重要的是判断流行病学史,如果接触过甲流患者,或身边很多人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相似症状,则有可能是甲流。
流感的症状通常为全身症状,除发烧、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外,往往伴有头疼、乏力、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
而普通感冒则通常出现以流涕、打喷嚏为主的局部症状。
此外,流感患者发烧多为高烧,一般温度达到38.5摄氏度以上,而普通感冒则多出现低烧。
甲流与新冠病毒的区别
甲流与新冠在上呼吸道方面的症状相似。感染甲流后所产生的抗体有效期一般为半年。
全身肌肉酸痛
甲流的典型症状是发烧与全身肌肉酸痛,而感染了新冠病毒的轻症与无症状患者一般不会出现这些情况。
味觉、嗅觉的异常
新冠还可能会带来味觉、嗅觉的异常,部分新冠病毒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与结膜炎的症状,这些症状在甲流感染中相对少见。
肺部疾病
从临床来看,非重症的新冠患者发生肺炎的情况比甲流多一些,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而言,感染甲流后出现肺部疾病等重症的案例比新冠少。
诺如病毒与甲流、新冠病毒的区别
感染诺如病毒以后,在临床上常见的表现是呕吐、腹泻,还会出现腹痛的一些表现,而发热是比较轻微的。
呕吐
对儿童来说,呕吐症状是最突出的,表现是急性呕吐,一天可以吐三五次,甚至是十几次。
腹泻
成人则以腹泻居多,可以出现稀水便,化验大便常规没有明显的白细胞、红细胞。
专家表示,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和疫苗,感染后主要以减轻症状和支持治疗为主;而非药物性预防措施进行预防控制更为重要。
诺如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极易出现反复感染。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甲流与新冠叠加的概率较低
对于甲流与新冠的叠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感染科主任王宝增表示,这种情况几率很小,即使出现,非高危人群出现危重症的情况也并不多见。
王宝增说,“但建议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群体,还是继续做好防护。”
奥司他韦不是“神药”
近期,不少甲流患者在药店抢购奥司他韦,部分药店已出现断货情况。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甲流的预防和治疗药物,患者在发病后48小时内服用,能够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但奥司他韦这类抗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2025-04-01)
- 江西对50岁至74岁人群免费开展肺癌重点筛查 (2025-03-28)
- 入睡难怎么办?专家回应睡眠热门话题 (2025-03-26)
- 莫把结核当感冒 专家提醒儿童结核病防治关注这四点 (2025-03-25)
- 吃药的这几个误区 你避开了吗? (2025-03-24)
- 流感仍处于中流行水平 疫苗接种便利性亟需提升 (2025-03-06)
- 春季重点传染病如何防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画重点 (2025-02-28)
- 何为钙化?医生提醒: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 (2025-02-27)
- 春季消化道疾病易发 专家提示注意卫生 (2025-02-25)
- 专家提示:提前科学用药,改善春季花粉过敏 (2025-02-2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