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钩针技术 |
![]() |
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李氏钩针技术,数百年来验证了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李氏钩针技术操作规范》团体标准(T/CEMA 001—2023),明确了李氏钩针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规范了技术操作程序,治疗范围在逐步扩大,在临床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炎、风湿类风湿病等和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的探索方面,体现了李氏钩针技术的特色和优势。
李氏钩针技术以人体整体观念为主导,脏腑、经络、穴位、各种体表标志为基础,根据中医皮部、经筋、经络、五体脏腑相关理论,按照特定的选穴原则,运用李氏钩针进行无菌操作,治疗脊柱相关疾病、急慢性软组织劳损性疾病、骨关节病等,安全有效。
李氏钩针技术,是中医绿色疗法,无并发症、无后遗症、术中皮损只有针尖大小,无切口、不缝合、近于无损伤。钩治中严格无菌操作,局部麻醉几乎没有疼痛,大部分久治不愈的颈椎病、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椎管狭窄症、肩周炎、膝关节炎、风湿类风湿病等患者,一个“针尖大小的皮损”即可完成治疗,能够以最小的损伤,取得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李氏钩针技术,根据临床发展的需要,以李昌华教授、李金斌院长、张玉娇主任、李冰辉医生、李丹医生、李敏药师的智能穴位解剖定位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创新发明了智能穴位解剖定位笔。该定位笔,以中医的手摸心会,触摸按压手法,结合现代影像技术,能够准确掌握人体腧穴和疼痛根源处“痛根穴”的精准定位,这是中西医结合领域、中医学与影像学相融合的创新性发展。
该智能穴位解剖定位笔,体现了中医学与影像学相结合的新成果,科学性和临床实用性突出,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2023年,李昌华教授所创新发明的《一种新杵针》涉及杵针技术领域,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专利法保护。
新杵针配合我院创新发明的智能穴位解剖定位笔,精准定位人体腧穴和疼痛根源处“痛根穴”选穴定位标准;联合李氏钩针技术,用李氏钩针的头部以“火龙摇头”钩挑撬开针法、解筋散结针法、分离卡压针法,技术操作规范;在用李氏钩针的尾部以“凤凰摆尾”通关过节针法、疏通弹拨针法、解压止痛针法,治疗机理明确。新杵针联合李氏钩针技术,六法并用分离筋结,松开粘连,解除神经根的压迫,临床新型实用,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立竿见影,远期效果更好。
李氏钩针技术主治:颈椎病、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椎管狭窄症、肩周炎、膝关节炎、风湿类风湿病等,安全、高效、远期效果好。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专家:心梗患者呈年轻化且冬季高发 应注重黄金抢救时间 (2023-11-21)
- 祛湿祛寒养为贵 I 祛湿新风尚 选择温阳阳 (2023-11-20)
- “少食多餐”未必健康 专家支招糖尿病防治 (2023-11-15)
- 专家提醒:重视糖尿病早期筛查 降低并发症风险 (2023-11-15)
- 2023世界流感日:我国将进入流感高发期 专家提醒做好防控 (2023-11-07)
- 中消协提醒:不能用保健食品代替药品治疗疾病 (2023-10-23)
-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增多 专家:常见认知误区要避开 (2023-10-23)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关节炎?怎样呵护关节健康? (2023-10-12)
- 个别南方省份流感疫情呈上升趋势!紧急提醒! (2023-09-26)
- 被误认“撞鬼”其实是脑肿瘤 这些预警信号都要警惕 (2023-09-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