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过后,日常生活要注意些什么?这份健康小贴士请收好 |
![]() |
近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全国多地遭遇强降雨袭击。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积水增多,居住环境容易受到污染。强降雨过后伴随的高温高湿天气极易引发肠道传染病和各类食源性疾病。
强降雨过后,日常生活要注意些什么?这份健康防护小贴士请收好↓
强降雨后,
保持这些健康卫生习惯
不喝生水
生水应烧开后饮用(白开水)或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
这些东西不要吃!
不吃腐 败变质的食物。腐 败变质的食物食用后极易发生食物中毒。
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被雨水淹泡过的食物易被污水中的微生物污染。
雨水过后,大量生长的野生蘑菇不要吃。传统的简单方法和特定经验来识别毒蘑菇不靠谱。
特别要注意冰箱内的食物,若冰箱已遭雨水侵入,或曾经停电,食品最好丢弃不用。
厨具被浸泡后要消毒
如果家中进水导致厨具、餐具浸泡,应消毒后再使用。
消毒方法:把洗净的餐具放入锅内,完全浸泡在水中进行加热,待水煮沸时,保持15分钟以上即可消毒。
做好家庭、外环境清洁消毒
若受降雨影响较大、房屋被淹
居住环境则容易受到污染
强降雨过后
要做好家庭、外环境清洁消毒
那么消毒清洁应该怎么做?
哪些区域需要重点消毒?
加强重点区域消毒工作
重点场所(如安置点、医院、学校、幼儿园、集贸市场等)室内地面、墙壁和物体表面清污后消毒,空气以通风为主,人员密集场所室内环境和物体表面可定期消毒。
对受淹水源、厕所、牲畜养殖场所等也应全面进行消毒。
重点区域清污后再行消毒处理
外环境一般情况下以清污为主,重点区域清污后再行消毒处理。
清污所产生的大量垃圾应及时清运,严禁倾倒河中。
及时清除和处理日常生活垃圾、粪便
对设置的临时厕所、垃圾堆集点,必须有专人负责,做好粪便、垃圾的卫生清运等管理工作。
及时处理动物尸体
家畜、家禽和其他动物尸体应尽早处理。
强降雨后
注意预防这些疾病!
暴雨天气不仅会造成意外伤害,更会带来微生物和病毒,给人体健康带来隐患,这些疾病要引起灾区群众重视↓
皮肤病:蹚水容易导致细菌进入皮肤以及淋巴管里,从而引发丹毒和淋巴管炎等疾病。长时间在渍水中浸泡后,皮肤的屏障功能遭到破坏,真菌和细菌很容易引发间擦疹、脚足癣等皮肤病。
提示:有糖尿病病史的人更需要注意,及时脱离污水环境,擦干脚部,预防真菌和细菌感染。
传染性疾病:洪灾过后,可能诱发伤寒、肝炎、霍乱、痢疾、感染性腹泻。
提示:如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或其他身体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应擅自服用止泻药、抗生素等药物。
其他疾病:强降雨过后须做好防蝇防鼠灭蚊工作,尽量避免与患有疾病的家畜如牛、马、羊、猪的接触,预防疟疾、乙型脑炎等因蚊虫叮咬而传播的疾病以及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等疾病。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部分省份需注意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提示: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尽量不接触疫水,必须接触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中疾控发布2025年“五一”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2025-04-30)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健康防线从娃娃抓起 (2025-04-23)
- 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2025-04-01)
- 江西对50岁至74岁人群免费开展肺癌重点筛查 (2025-03-28)
- 入睡难怎么办?专家回应睡眠热门话题 (2025-03-26)
- 莫把结核当感冒 专家提醒儿童结核病防治关注这四点 (2025-03-25)
- 吃药的这几个误区 你避开了吗? (2025-03-24)
- 流感仍处于中流行水平 疫苗接种便利性亟需提升 (2025-03-06)
- 春季重点传染病如何防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画重点 (2025-02-28)
- 何为钙化?医生提醒: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 (2025-02-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