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上交大医学院团队发现,肠道胆汁酸吸收增加会导致与年龄有关的认知障碍! |
![]() |
来源:奇点糕 2024-05-13 09:36
这项研究表明,ASBT介导的肠道胆汁酸吸收增加与年龄相关认知障碍有关。肠道胆汁酸吸收增强后,CPBA和氨在大脑中积累,导致海马突触丢失。在最近的Cell Reports Medicine杂志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教授的研究团队发表了最新研究结果,他们发现,由回肠顶端钠-胆汁酸转运蛋白介导的肠道胆汁酸吸收增强与年龄相关认知障碍有关,潜在机制包括高水平的结合型初级胆汁酸和氨在大脑中积累,导致海马突触丢失,从而出现认知障碍。
研究人员分析了一个包含20-80岁健康人的队列的胆汁酸谱,与20-39岁和40-59岁组相比,60-80岁组参与者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下降,主要归因于未结合型初级胆汁酸(UPBA)和未结合型次级胆汁酸(USBA)的下降,但同时,他们的结合型初级胆汁酸(CPBA)比例上升,在女性中更为显著。
另一个包含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者队列也发现,与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相比,MCI患者的血清CPBA比例上升,且血清CPBA比例与认知评分呈负相关关联,同样在女性中更为显著。另外,MCI患者的血清氨水平也显著升高,且与认知评分呈负相关关联。神经影像学计划(ADNI)数据库中由MCI进展为AD的女性患者中也发现了更高比例的CPBA。
三个队列不同亚组参与者的血清胆汁酸水平比较
他们在24周龄的年轻小鼠/大鼠和111周龄的老年小鼠/大鼠中进行了实验,在这些啮齿动物中复现了血清总胆汁酸水平随年龄的下降和CPBA及氨的上升。
作为肠肝循环过程的一部分,胆汁酸在肝脏中合成,从远端回肠主动吸收到门静脉中,随后返回肝脏。由于肝脏胆汁酸合成经典途径CYP7A1酶表达减少,研究人员排除了肝脏合成胆汁酸的影响,那么CPBA比例的升高应该就是肠道吸收增加导致的。
研究人员检查了年轻和老年鼠的胆汁酸转运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老年鼠的回肠顶端钠-胆汁酸转运蛋白(ASBT)表达显著增加,雌性中更加明显。此外,另有两种转运蛋白Ost 和Mrp3也在雌性老年鼠中表达增加。与转运蛋白表达增加一致的,雌性老年鼠回肠中CPBA减少,表明吸收增加,伴随着肠腔内pH值和氨水平升高,认知功能下降。这种变化是ASBT依赖性的。
认知功能下降的同时,老年鼠相比年轻鼠,无论是雄性还是雌性,都有明显的海马突触丢失,突触前囊泡的标志物突触蛋白I的水平下降,并且与大脑中牛磺胆酸和氨的水平呈负相关关联,牛磺胆酸是CPBA的一种,在老年鼠的大脑中显著升高。
大鼠(E-H)和小鼠(M-P)的海马突触丢失和突触蛋白I水平变化
体外实验也显示,鼠海马体神经元和牛磺胆酸(25和50 M)或氨(2.5和5mM)共培养24小时后,突触蛋白I和突触后密度蛋白95的表达水平都显著降低。
研究人员将2%的消胆胺加入老年小鼠的饮食中,持续3个月,老年小鼠的认知功能受损得到显著改善。消胆胺对血清和大脑中的总胆汁酸水平没有影响,但显著增加了回肠中的CPBA,即减少了CPBA的吸收,除此之外,大脑中CPBA也有所减少,血清和大脑中的氨水平恢复正常。
接受消胆胺治疗的老年小鼠(黄)相比普通老年小鼠(红)在认知功能测试中的表现改善
综上,这项研究表明,ASBT介导的肠道胆汁酸吸收增加与年龄相关认知障碍有关。肠道胆汁酸吸收增强后,CPBA和氨在大脑中积累,导致海马突触丢失。这些发现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设,将胆汁酸代谢与年龄相关认知功能下降联系起来。
研究人员提出,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转化意义,血清和/或大脑中胆汁酸和氨的变化使得它们具有作为AD或年龄相关认知功能下降的标志物的潜力,以及肠道ASBT介导的胆汁酸转运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同时支持了基于肠脑轴的干预在AD和年龄相关认知下降中的可行性。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Nature论文,挑战极端环境生命极限模型 (2025-08-01)
- Nature系列综述:基孔肯雅病毒的传播周期、预防及检测研究最新进展 (2025-08-01)
- 数字孪生细胞实验室横空出世!Cell:AI + 语法模型破解癌症与大脑发育的动态密码 (2025-07-31)
- N Engl J Med:我们身处数据金矿,为何仍为医学证据所困? (2025-07-31)
- CAR-T细胞疗法研究进展(第50期) (2025-07-30)
- 孕期遇冷竟改变脂肪“体质”?Front Endocrinol:短期温度波动会给母鼠脂肪组织留下持久印记,影响代谢适应 (2025-07-30)
- 为什么有些记忆忘不掉,但是有些却记不清?Science:揪出幕后“记忆剪辑师”,原来它一直在“切时间轴” (2025-07-29)
- 同一大脑回路,雌雄反应大不同!Cell 揭秘调控交配行为的 “性别开关” (2025-07-29)
- 近期科学家们在类器官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2025-07-29)
- Science子刊:一类RNAi疗法降低HBV抗原和DNA水平同时激活免疫系统,有望终结HBV感染 (2025-07-2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