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ology: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新型化合物来抵御人类肥胖和炎性疾病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06-07 14:45
来自东京理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开发并研究了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薄荷基酯(menthyl esters),其分别通过移除缬氨酸和异亮氨酸中薄荷醇中的羟基所产生。近年来,天然产品的修饰后衍生物产生了明显的治疗效益和商业上的成功,薄荷醇(menthol)作为一种在多种植物中发现的天然环状单萜醇(cyclic monoterpene alcohol),尤其是薄荷科家族成员,比如姜薄荷和绿薄荷。薄荷醇是如今糖果、口香糖和口腔护理产品中的常见组分。此外,薄荷醇还因其具有镇痛、抗炎性和抗癌效应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Immunology上题为 The powerful potential of amino acid menthyl esters for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obesity therapies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东京理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开发并研究了缬氨酸(MV,valine)和异亮氨酸(MI,isoleucine)的薄荷基酯(menthyl esters),他们通过将两者结合生成创新结合物,为抗炎及抗肥胖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
研究者Arimura教授说道,植物中能促进人类健康的功能性组分一直让我很着迷,从天然材料中发现新分子启发了我们去开发这些薄荷醇的氨基酸衍生物。
文章中,研究人员首先合成了六种侧链活性较低的氨基酸的薄荷醇,随后他们利用体外细胞系研究评估了这些酯类的特性,最终,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中模拟疾病状态,深入探究这些化合物在生理条件下的实际效果,通过评估受刺激的巨噬细胞中肿瘤因子- (Tnf)的转录水平,研究人员确定了MV(缬氨酸薄荷基酯)与MI(异亮氨酸薄荷基酯)显著抑制了TNF- 的转录水平,这两种化合物具有卓越的抗炎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MV和MI在抗炎性实验中的表现优于薄荷醇,而且RNA测序结果显示,参与炎性和反应的18个基因也被有效抑制了。随后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薄荷基酯的作用机制,他们发现,肝脏X受体(LXR,一种细胞内核受体)在抗炎性效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且与以往认知中薄荷醇主要通过冷感受器TRPM8发挥作用不同,MV和MI似乎激活LXR的路径是独立的,这一发现开辟了全新的作用通路。
接着,研究人员深入探索了LXR对MV和MI的依赖性激活,研究人员发现,对于脂质代谢非常重要的Scd1基因会被LXR所上调,此外,在诱导性结肠炎小鼠中,MV或MI以一种LXR依赖性的方式抑制Tnf和Il6基因的转录水平,进一步证实了MV和MI的抗炎性效应。
图片来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imm.13798
在LXR-SCD1细胞内机制发现的驱使下,研究人员推测,薄荷基酯或具有一定的抗肥胖特性,他们发现,这些酯类或能抑制脂肪的形成和脂肪积累,尤其是在3T3-L1脂肪细胞的有丝分裂克隆扩张阶段,在动物实验中,小鼠饮食所诱导的肥胖得到了改善,且机体中的脂肪形成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相比当前正在研究或使用的抗炎性或抗肥胖化合物相比,薄荷基酯拥有独特的优势,其特定的作用机制或许有助于其双重抗炎性和抗肥胖效应,也能将其与其它化合物区分开,并会使其在治疗炎性状况和代谢性障碍方面变得尤为有效,同时研究人员认为MV和MI也会让特定人群受益,比如慢性炎性疾病、或肥胖相关并发症患者。
研究者Arimura教授乐观地说道,尽管这项研究重点关注了炎性和肥胖后疾病模型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但我们期望这些化合物或能有效抵御一系列因代谢综合征所引起的疾病,比如、和过敏性疾病等。
综上,本文研究强调了天然物质所衍生的多面分子的重要性和宝贵价值,未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会继续深入研究这些新型和优质薄荷基酯,从而帮助开发多种治疗性化合物来治疗人群日益增长的肥胖和炎症等多种疾病。(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Seidai Takasawa, Kosuke Kimura, Masato Miyanaga, et al. , Immunology (2024). DOI:10.1111/imm.1379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Cell:亨廷顿病的“基因时钟”!CAG重复如何引发神经元死亡? (2025-01-22)
- Nature子刊:揭示HIV (2025-01-22)
- 为何说吸烟是“隐形杀手”?Elife揭秘尼古丁驱动肠道干细胞癌变新机制,DBZ或带来治疗新曙光 (2025-01-21)
- Neurology :食用红肉会增加患痴呆症和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 (2025-01-21)
- Cell:一项大规模研究鉴定700种与抑郁症相关的遗传变异 (2025-01-21)
- Mol Cancer:科学家揭示多种类型癌症发生转移背后的特殊遗传驱动因素 (2025-01-18)
- Nature Aging:为什么我们的DNA也会“变老”? (2025-01-18)
- 连发两篇 Nature 子刊,司龙龙团队开发基于PROTAC的减毒活疫苗新策略 (2025-01-18)
- 西湖大学2025年首篇Nature:申恩志/吴建平团队首次揭示“RNA剪刀”的切割全过程 (2025-01-17)
- Sci Rep:网膜素 (2025-01-1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