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脑不老秘诀!npj Aging:特定的营养物质或能减缓大脑衰老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06-09 11:29
这项横断面研究招募了100名认知健康的参与者,年龄在65-75岁之间,这些参与者完成了一份包括人口统计信息、机体测量和体育锻炼相关的调查问卷。在人类追求长寿与健康的征途中,科学家们从未停止过对大脑衰老的探索。尽管我们已知悉许多加速老化风险因素,却仍缺乏有效预防认知衰退的方法。目前有证据表明,这一类营养对 大脑的冻龄 非常重要。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pj Aging上题为 Investigating nutrient biomarkers of healthy brain aging: a multimodal brain imaging study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特定的营养物质在大脑健康衰老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文章中,研究人员进行了多模式研究,他们将神经科学和营养科学结合在一起,识别出了认知表现更好地参与者机体中的特定营养状况。这项横断面研究招募了100名认知健康的参与者,年龄在65-75岁之间,这些参与者完成了一份包括人口信息、机体测量和体育锻炼相关的调查问卷。
随后研究人员在参与者禁食后采集血浆样本,分析其中的营养生物标志物,同时参与者还接受了认知评估和MRI扫描。结果表明,参与者的大脑衰老分为两种类型,即比预期的更快和更慢两种类型,其中,那些大脑衰老较慢的个体往往有着不同的营养特征。
有益的营养性血液生物标志物是脂肪酸(戊酸、巨头鲸鱼酸、 -亚麻酸等)的组合、抗氧化剂和类胡萝卜素(包括顺式叶黄素、反式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两种形式的维生素E和胆碱,这一特征与中的营养物质有关,此前研究人员发现地中海饮食方式与机体健康的大脑衰老相关。
特定的营养物质或能减缓大脑衰老
图片来源:npj Aging (2024). DOI:10.1038/s41514-024-00150-8
研究者Barbey说道,我们调查了特定的营养生物标志物,比如脂肪酸谱,其已知在营养科学中能提供潜在的健康益处,这也佐证了地中海饮食方式对机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目前的研究确定了特定的营养生物标志物模式,其与机体认知功能表现和大脑健康有着良好的关联。此前关于营养和大脑衰老的研究主要依赖于食物频率调查问卷,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者的回忆,而本文研究也是首个最大规模的将大脑成像结果、血液生物标志物和有效的认知功能评估相结合的研究之一。
这项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所利用的综合性方法整合了营养、认知功能和大脑成像等方面的数据,这或许就能促使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如今研究人员已经超越了简单地利用传统神经心理学测试来测定机体的认知表现。相反,他们同时检查大脑结构、功能和代谢,从而就能阐明这些大脑特性和认知能力之间的直接关联。
此外,正如所观察到的营养生物标志物模式一样,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大脑特性或许与饮食和营养物质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后期他们还将继续深入研究探索这种营养特性与健康大脑衰老之间的关联,未来,相关研究发现或能帮助开发新型疗法和干预措施从而促进机体大脑的健康。
重要的是,下一步研究人员将会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在这些试验中,他们将会分离出与机体认知功能和大脑健康相关的特定营养物质,并以营养素的形式给予受试者。这或许就能帮助他们明确地评估是否增加这些特定营养素的水平就能可靠地改善机体的认知功能,并进行大脑结构、功能和代谢的相关测定。综上,本文研究所确定的营养模式干预能促进人类大脑 长生不老 。(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Christopher E. Zwilling, Jisheng Wu Aron K. Barbey. , npj Aging (2024). DOI:10.1038/s41514-024-00150-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北航/北大合作Nature论文:柔性电子贴片,实现向内脏器官细胞的精准高效递送 (2025-05-13)
- Nature:科学家首次绘制出果蝇大脑完整的神经系统地图 (2025-05-13)
-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神经活动影响大脑脑膜淋巴系统发育 (2025-05-13)
- JECCR:红细胞,看错你了!科学家发现,红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会促进肿瘤细胞表型变化,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 (2025-05-13)
- Cell Res:我国学者首次使用现货通用型CAR (2025-05-13)
- 啤酒肚的罪魁祸首?Sig Transduct Target Ther最新研究:科学家揭秘酒精是如何促进肝脏中脂肪堆积的 (2025-05-12)
- CRO砥砺前行:35家上市企业业务和财务数据对比 (2025-05-12)
- Nature Biotechnology: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2025-05-12)
- Nature: “误会”致癌基因?研究揭示髓母细胞瘤起源新图景,CNVs才是幕后“启动者”! (2025-05-12)
- 养生糙米竟是“毒米”?!最新研究:糙米相较于白米,其砷含量尤其是无机砷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儿童等敏感人群尤需警惕 (2025-05-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