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牙缺失与中老年肥胖存在惊人联系?!Gerodontology:拥有至少21颗牙齿的中老年者要比牙齿数量较少的更有可能保持健康的体重 |
![]() |
后牙缺失与中老年肥胖存在惊人联系?!Gerodontology:拥有至少21颗牙齿的中老年者要比牙齿数量较少的更有可能保持健康的体重
来源:100医药网 2024-07-09 11:57
牙齿缺失,尤其是后牙咀嚼功能的丧失,对老年人而言,可能预示着更高肥胖风险的到来。本项研究再次印证了牙齿健康与整体健康密不可分的真理。牙齿脱落缺失(tooth loss)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见,其会影响食物的摄入和机体的体重情况。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Gerodontology上题为 Dentition and weight status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罗格斯卫生专业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对1765名老年人的医疗记录进行分析后发现,相较于牙齿数量较少的老年人,拥有至少21颗牙齿的个体更可能维持健康体重。每丧失一颗牙齿,肥胖风险便悄然增长2%,而每缺失一对关键的后牙,这一概率更是攀升7%。
Rena Zelig博士指出,如果缺少功能性的牙齿,诸如生水果、长纤维蔬菜、牛肉等健康食物都变得非常难以摄入。其中一种可能性的解释就是,当人们(尤其是老年人)缺少牙齿且咀嚼困难时,就会开始吃更容易摄入且不太健康的食物,比如土豆泥、饼干或软面包,这些食品往往富含高热量、脂肪与糖分,成为体重增加的隐形推手。
牙医们建议,通过创新食物准备方式,如削皮、切割、烹饪或混合起来摄入可以使健康食品更易于入口,帮助患者克服咀嚼难题。例如,蔬菜可融入汤品或炖菜,水果则可制作成果汁或切碎混入酸奶中,既美味又营养。
文章中,研究人员分析了从2016年至2022年间在罗格斯大学牙科医学院接受治疗的1765名年龄在65至89岁之间的成年人的数据,为准确评估牙齿数量与BMI(身体质量指数)的关系,他们运用统计方法,同时校正了年龄、性别和当前健康状况等可能影响BMI的因素。
图片来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ger.12747
数据显示,约73%的参与者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平均保有牙齿20颗,虽45%的参与者牙齿数量超过21颗,但仍低于实现有效咀嚼所需的最低标准(人类完全成年后,牙齿总数通常为32颗,包括智齿)。有趣的是,与咀嚼至关重要的后牙相比,前牙虽然负责咬断食物,但其对体重的影响较小。通常情况下,前牙会在后牙脱落之后才逐渐缺失,且前牙数量与BMI间未显示出显著相关性。
这些研究结果与早期研究结果一致,即牙齿健康状况不佳与体重问题存在关联。而此次研究特别强调了后牙在维护健康体重中的核心地位。牙齿健康不佳还与其他一系列健康问题密切相关,涵盖口腔癌、其他类型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Steven Singer教授强调,人们常常忽视口腔健康与其他身体健康的内在联系,然而事实上,口腔健康状态是反映全身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因此,定期检查牙齿是非常有意义的,并非是牙疼了或者牙龈肿了才要去看医生。
综上所述,牙齿缺失,尤其是后牙咀嚼功能的丧失,对老年人而言,可能预示着更高肥胖风险的到来。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牙齿健康与整体健康密不可分的真理。(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Rena Zelig,Amy Lyon,Riva Touger-Decker, et al. , Gerodontology (2024). DOI:10.1111/ger.1274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Nature论文,挑战极端环境生命极限模型 (2025-08-01)
- Nature系列综述:基孔肯雅病毒的传播周期、预防及检测研究最新进展 (2025-08-01)
- 数字孪生细胞实验室横空出世!Cell:AI + 语法模型破解癌症与大脑发育的动态密码 (2025-07-31)
- N Engl J Med:我们身处数据金矿,为何仍为医学证据所困? (2025-07-31)
- CAR-T细胞疗法研究进展(第50期) (2025-07-30)
- 孕期遇冷竟改变脂肪“体质”?Front Endocrinol:短期温度波动会给母鼠脂肪组织留下持久印记,影响代谢适应 (2025-07-30)
- 为什么有些记忆忘不掉,但是有些却记不清?Science:揪出幕后“记忆剪辑师”,原来它一直在“切时间轴” (2025-07-29)
- 同一大脑回路,雌雄反应大不同!Cell 揭秘调控交配行为的 “性别开关” (2025-07-29)
- 近期科学家们在类器官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2025-07-29)
- Science子刊:一类RNAi疗法降低HBV抗原和DNA水平同时激活免疫系统,有望终结HBV感染 (2025-07-2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