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进行了第二例大脑植入,第一例植入后发生故障,这一次会更好吗?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4-08-08 10:56
马斯克曾在播客中表示,Neuralink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脑机接口让人类与人工智能进入共生关系。他还预测,未来的脑机接口将帮助精神病患者、癫痫患者和失忆患者。近日,伊隆 马斯克(Elon Musk)在播客中透露,其联合创立的脑机接口(BCI)公司Neuralink已在第二个人的大脑中植入了脑机接口,今年预计还将进行8个这样的脑机接口植入。此外,他还透露,此次的第二例脑机接口植入物工作良好,其1042个电极中大约有400个正在提供来自患者大脑的信号。
马斯克没有透露植入手术的细节,也没有透露植入者的具体情况,只是提到了植入者患有脊髓损伤,而该公司的第一个脑机接口植入者同样患有脊髓损伤。
目前,外界也正在等待后续情况,以了解Neuralink公司能否避免其在今年1月份进行的首次脑机接口植入后出现的机械故障问题。
Neuralink公司的这款脑机接口设备,名为 心灵感应 (Telepathy)。该设备约有一个硬币大小,被放置在接受者颅骨上开凿的孔中,设备的一端通过柔性细丝分出1024个微型电极,使用该公司设计的外科手术机器人将这些细丝插入大脑运动皮层,从而让这些微型电极与大脑神经元连接,记录神经活动,并通过蓝牙向外部设备发送信号。
第一个接受Neuralink的脑机接口植入的人名叫Noland Arbaugh,他曾在2016年的一次潜水事故中颈部以下瘫痪,植入该脑机接口后,他可以通过脑机接口来控制电脑屏幕上的光标,比如玩游戏。
然而,在植入一个月后,用于记录神经活动的柔性细丝中有85%从他的大脑中缩回,严重削弱了该脑机接口的功能。
Neuralink公司的工程师们进行了补救,通过改变了记录算法,将神经数据转换为传递给计算机的指令,原始算法记录单个神经元的活动,改进后的版本记录每个电极附近神经元的平均活动。尽管平均信号的分辨率较低,但效果立竿见影。
在7月10号的一次直播中,Neuralink公司的神经外科负责人Matthew MacDougall表示,第一例脑机接口植入手术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气穴(air pocket),这可能导致了电极后来移位。在进行第二例及后续植入手术时,外科团队将努力避免产生此类气穴,还会对颅骨开孔部位进行不同的雕琢,以使脑机接口在颅骨中位置更低,并将柔性电极更深地插入大脑皮层。
Neuralink公司的竞争对手,Paradromics公司的首席科学家Vikash Gilja表示,Neuralink公司还需要回答其脑机接口设备的稳定性和耐用性的问题。人类大脑并非相对于头骨静止不动,当一个人呼吸和移动时,大脑也会随之移动。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微小但持续的移动是否会对从颅骨穿过硬脑膜并伸至大脑皮层的电极丝产生负面影响。此外,Neuralink公司的脑机接口所使用的柔性电极材料的长期稳定性也是个未知数,其他脑机接口植入物使用各种具有成熟耐久性记录的金属电极。只有当进入人体后,才能了解这些电极的耐久性,脑机接口设备必须要经过数年而非数月的研究。
马斯克曾在播客中表示,Neuralink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脑机接口让人类与人工智能进入共生关系。他还预测,未来的脑机接口将帮助精神病患者、癫痫患者和失忆患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ell子刊:黄晓颖/王劲卓/张康/王成弟团队开发新型AI模型,用于肺癌的诊断和生存预测 (2025-07-05)
- Nature:实体瘤治疗的里程碑!基因魔改为“抗癌神药”CAR-T细胞装上“肿瘤GPS”,实现定点爆破! (2025-07-05)
- 《自然》:从不吸烟,肺癌从哪来?迄今最大规模基因组分析显示,空气污染是重要诱因,还有原因不明的特征突变 (2025-07-05)
- 真不愧是老祖宗严选!最新研究:太极拳、八段锦、六字诀等传统“中式养生法”能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和血管健康 (2025-07-05)
- 腾盛博药宣布与健康元集团就BRII-693的大中华区权益达成许可协议 (2025-07-04)
- Science:揭示两类FOXA1突变驱动前列腺癌的产生和治疗抵抗性 (2025-07-04)
- Circulation:高磷酸盐饮食或会影响机体的神经系统进而诱发高血压 (2025-07-04)
- J Nanobiotechnology:交变磁场“遥控”肠道益生菌,激活肠脑轴释放 GABA,为焦虑治疗添新招 (2025-07-04)
- Nature Medicine:东南大学柴人杰团队等发布AAV基因治疗跨年龄遗传性耳聋患者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 (2025-07-04)
- BMC Med:肠道里的抗癌帮手——普拉梭菌助力免疫治疗,丁酸为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按下暂停键 (2025-07-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