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外界交流的第一道门户——鼻子中的免疫奇迹!Nature:新研究发现在鼻甲中存在产生抗体的B细胞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08-11 13:41
这项研究不仅阐明了鼻腔免疫机制的细节,还为疫苗研发和疾病治疗策略带来了新的启示,强调了鼻腔在整体免疫防御中的重要角色。鼻子,作为守护我们健康的前哨站。我们呼吸的空气、闻到的香气以及让我们生病的微生物都通过鼻子进入我们的身体。而鼻腔内部的鼻甲,形似贝壳的结构,不仅过滤空气,还通过其覆盖的特殊组织,分泌粘液并布满嗅觉神经细胞,为吸入的空气加温、保湿。
然而,鼻甲不仅是病原体侵入呼吸道的主要部位,也是一个主要的薄弱环节: 由于鼻甲距离大脑很近,因此在上时,我们的系统无法通过血流向其释放抗体。那么,我们是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微生物入侵的呢?
最新研究揭示,每当遭遇感染或接种疫苗,抗体生成细胞会主动迁移至鼻甲,就地制造抗体,加固防线。这一发现为鼻腔疫苗的优化及神经系统疾病、过敏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新疗法开辟了道路。
相关研究结果于2024年7月3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Turbinate-homing IgA-secreting cells originate in the nasal lymphoid tissues 。
疫情期间,人们对无需注射的COVID-19鼻腔喷雾疫苗寄予厚望,尽管这一概念并不新颖 流感疫苗和其他几种疫苗已经可以通过鼻腔喷雾剂接种,鼻腔喷雾剂含有活的减弱病毒,可在鼻甲产生局部保护作用。
不过,这类鼻腔疫苗单次接种效果不佳,必须在随后进行加强接种。然而,科学家们还没有完全弄明白这类鼻腔疫苗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为什么需要加强接种。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魏兹曼科学研究所系统免疫学系的Ziv Shulman教授和他实验室的博士生Jingjing Liu,聚焦于鼻子和喉咙附近免疫器官的反应,包括扁桃体和腺样体在内的瓦尔代尔氏淋巴环(Waldeyer s lymphatic ring)。
在这项新研究中,通过高精成像技术,研究人员观察到,鼻腔疫苗接种后,B细胞在鼻腔粘膜附近启动免疫响应,迅速增殖分化,制造抗体或记忆B细胞。
B细胞可以分泌五种类型的抗体。研究团队发现,在接种疫苗后,靠近鼻腔的B细胞会改变其产生的抗体类型,分泌特化的抗体,专攻鼻腔粘膜。随后,它们就会进入生发中心进行 特训 ,筛选出高效抗病原体的B细胞。这一过程依赖T细胞的协助。
图片来自Nature, 2024, doi:10.1038/s41586-024-07729-x
但是,研究团队发现,在身体该部位的免疫系统器官中,并没有足够的T细胞来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
Shulman解释说, 事实上,T细胞必须迁移到该区域,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剂鼻腔疫苗是不够的,需要加强接种。只有在接种第二剂疫苗后,才能产生足够的所需 T 细胞,从而将 B 细胞转化为有效的抗体生成细胞和记忆细胞。
研究团队认为,T细胞稀缺可能是为了避免对无害物质过度反应,但这也可能导致过敏或自体免疫疾病。Shulman补充说, 了解这一平衡机制,有助于我们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免疫寻宝
研究还揭示,抗体分泌细胞最终迁移到鼻甲,就在粘液腺之下,直接在局部释放抗体,弥补了血液抗体难以抵达的局限。这一发现不仅对抗病毒策略至关重要,还能保护大脑和嗅觉神经,为神经系统疾病疫苗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Shulman指出,这项研究触及了中枢神经系统疫苗设计的关键点,未来或许能利用抗体分泌细胞进入嗅觉神经,开创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新途径。这一发现深化了我们对免疫系统复杂互动的理解,为健康防护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机遇。
这项研究不仅阐明了鼻腔免疫机制的细节,还为疫苗研发和疾病治疗策略带来了新的启示,强调了鼻腔在整体免疫防御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它作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潜在靶点的潜力。随着对这一机制理解的加深,未来的医疗解决方案有望更加精准和有效,为人类健康带来实质性的改善。(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Jingjing Liu et al. . Nature, 2024, doi:10.1038/s41586-024-07729-x.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徐淼/李贵登/曹素梅团队通过T细胞测序,实现鼻咽癌早期诊断 (2025-05-10)
- 北京理工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发现细菌抗噬菌体免疫新机制 (2025-05-10)
- 罗氏宣布投资超20亿人民币,在华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2025-05-10)
- PNAS:每晚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新研究又发现了一个“高效睡眠”的秘密! (2025-05-10)
- Immunity:哈工大黄志伟团队揭示γδ T细胞感知磷酸抗原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2025-05-09)
- "愈见幸运孚"伤口周 :孚诺医药以科普领航,推动伤口护理科学化 (2025-05-09)
- 《细胞》子刊:1/3中国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首医/疾控团队分析我国近30年神经系统疾病负担,老龄化是主动驱动因素 (2025-05-09)
- 合谋抬价发“国难财”,药企被重罚3.26亿元 (2025-05-09)
- Cancer Res:年龄相关的生物学改变或会促进机体肿瘤扩散 (2025-05-09)
- 新疆兵团“医保钱包”上线 完成跨省共济 (2025-05-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