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揭开肥胖与“美女病”关联之谜 |
来源:生物世界 2024-08-24 10:38
该研究从机制上揭示了女性肥胖是如何促进自身免疫的,确定了肥胖和女性性别在增强干扰素IFN-α水平和Th1免疫方面的一种之前未知的相互作用。近日,多伦多大学、俄克拉何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合作,在CellPress 旗下期刊CellMetabolism 上发表了题为:Obesity intensifies sex-specific interferon signaling to selectively worse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utoimmunity in female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肥胖强化了性别特异性干扰素信号,选择性加重了女性系统自身(例如症),从机制上揭示了女性肥胖是如何促进自身免疫的,提示了我们,在设计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及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试验时,应考虑体重指数(BMI)和性别。
多发性硬化症(MS)被认为是由自身反应性CD4+T细胞活化,分化为促炎的辅助性T细胞1(Th1)和Th17细胞,并浸润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炎性脱髓鞘开始的。
在急性多发性硬化症病灶中检测到分泌干扰素IFN- 、白介素IL-17A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CD4+和CD8+ T细胞,并且抑制白细胞迁移至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可预防多发性硬化症发作,支持了上述理论。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是一种Th1/Th17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由弗氏完全佐剂(CFA)中的髓磷脂抗原在啮齿类动物中诱导,能够重现多发性硬化症(MS)的许多早期致病特征。尽管在EAE中,Th17细胞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区室方面比Th1细胞有优势,但一旦进入,Th1和Th17细胞都会产生IFN- 和GM-CSF,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单核细胞产生促炎信号,介导少突胶质细胞死亡。
虽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免疫发病机制已经很清楚,但自身反应性CD4+ T细胞如何在多发性硬化症(MS)中活化仍不清楚。之前的研究显示,遗传多态性和环境因素导致了多发性硬化症(MS)的患病风险。携带MHC II类MS风险等位基因HLA-DRB1*1501的人患多发性硬化症的风险增加3倍。此外,女性更易患多发性硬化症,尤其是青春期后的年轻女性,表明女性性腺激素促进自身免疫。
此外,在过去的50年中,女性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提示环境因素在疾病风险中的变化。在此期间,与多发性硬化症相关的一个因素增加了 那就是肥胖的发展。
在携带多发性硬化症相关HLA风险基因型的女性中,肥胖与多发性硬化症的相关性尤其强,这提示了肥胖和女性性别在促进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辅助性T细胞的自身免疫方面存在交互作用,但这种关联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探索了肥胖对男性和女性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特征的影响,并发现在女性中,包括Th1、IL-17和多发性硬化症(MS)信号通路在内的促炎通路的升高,这与多发性硬化症的无关。
然后,研究团队在雄性和雌性小鼠中诱导了饮食诱导的肥胖(DIO),发现饮食诱导的肥胖增加了促炎髓磷脂反应性Th1细胞的扩增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蓄积,尤其是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雌性小鼠中。在小鼠体内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稳定状态下,饮食诱导的肥胖仅提高了雌性小鼠的血清IFN- 水平,这与幼稚CD4+ T细胞的活化标志物表达增加、STAT1表达增强和IFN- 产生有关。
具体来说,该研究发现,在人类女性中,肥胖会选择性地诱导一种与辅助性T细胞1 (Th1)、IL-17和多发性硬化(MS)信号通路相关的血清蛋白特征。在多发性硬化症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中,饮食诱导的肥胖的雌性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中Th1/IL-17炎症反应上调,这与能力恶化和外周淋巴器官中髓磷脂特异性Th1细胞的增加相关。此外,在稳定状态下,饮食诱导的肥胖增加了雌性小鼠幼稚CD4+T细胞的血清干扰素IFN- 水平,并增强了STAT1的表达和IFN- 的产生。这一T细胞表型由肥胖增加驱动,并可通过卵巢切除或敲低T细胞中的I型IFN受体来阻止。
总的来说,该研究从机制上揭示了女性肥胖是如何促进自身免疫的,确定了肥胖和女性性别在增强干扰素IFN- 水平和Th1免疫方面的一种之前未知的相互作用,提示了我们在设计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及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试验时,应考虑体重指数(BMI)和性别。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Nature:重磅级新发现!健康女性机体的乳腺组织或存在与乳腺癌相似的罕见非整倍体上皮细胞 (2024-12-08)
- 《细胞》:好脂肪,办坏事!西湖大学团队揭秘多不饱和脂肪酸促进肿瘤转移的双重机制 (2024-12-08)
- Front Med:细胞内检查点有望用于开发基于NK细胞的癌症免疫疗法 (2024-12-08)
- Nature:新发现!社会关系或会改变人类机体的微生物组! (2024-12-07)
- EMBO J:揭示星形胶质细胞帮助大脑的主时钟保持时间机制 (2024-12-07)
- 郑州大学魏建伟/孙婷综述癌症液体活检的现状、挑战和未来前景 (2024-12-07)
- 李湘盈/高晓飞/童向民团队发现抗癌药物BRAF抑制剂可增强红细胞生成和治疗贫血 (2024-12-07)
- NEJM:重大进展!临床试验显示每年注射两次来那卡帕韦可使HIV感染风险总体降低96% (2024-12-06)
- Sci Rep双胞胎研究揭示:多吃果蔬,中老年人远离抑郁的秘诀! (2024-12-06)
- Science:揭示PIEZO离子通道依赖的机械传感对肠道干细胞的命运决定和维持至关重要 (2024-12-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