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突破!东京大学利用干细胞和类器官技术重现胆管发育,开启胆汁淤积性疾病治疗新纪元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09-04 13:12
本研究成功模拟了肝上皮组织与血管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含有人工血管的肝类器官(BVLO),重建了人类胆管结构,为研究先天性胆道疾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体外模型。胆管(bile ducts,BD)在肝脏门静脉周围特异性发育,负责将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输送到肠道。胆管细胞是肝内胆管(intrahepatic bile ducts,IHBD)的上皮成分,由肝母细胞分化而来。IHBD的结构会阻止胆汁排泄并导致胆汁淤积,引发严重的肝损伤。血管与胆管(BV-BD)之间的相互作用对IHBD的发育至关重要。
近日,东京大学Hideki Taniguchi研究团队在Nat Commun发表了题为Generation of human iPSC-derived 3D bile duct within liver organoid by incorporating human iPSC-derived blood vessel的研究性论文。研究团队通过共培养人类诱导多能(hiPSC)生成的肝祖细胞和人工血管,成功模拟了肝上皮组织与血管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了含有人工血管的肝类器官(BVLO),重建了人类胆管结构,为研究先天性胆道疾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体外模型。
研究表明,门静脉的血管平滑肌细胞(PV-SMCs)与胆管细胞的早期分化相关。胆管细胞的分化高度依赖于门静脉(PV),PV-SMCs在胆管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敲除Notch配体Jagged1(JAG1)会导致胆管发育异常。
本研究通过对小鼠和人类胎肝进行染色分析发现,PV-SMCs在肝门区表达高水平的 SMA,而在外围区域则主要表达SM22和低水平的 SMA。外围区域的未成熟平滑肌细胞(imSMCs)与胆管细胞的早期分化相关,JAG1在这些未成熟细胞中表达较高。上述结果表明,PV-SMCs的未成熟状态与胆管发育的早期阶段密切相关。
为探讨不同成熟阶段的hiPSC-SMCs对双能肝祖细胞向胆管细胞分化的影响,研究人员从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中诱导出血管平滑肌细胞(SMCs)。免疫荧光和定量PCR(qPCR)数据显示,在hiPSC-SMC的分化过程中,SM22+ SMAlow细胞在分化的第6天出现,而SM22+ SMAhigh细胞在第10天出现。
研究人员将第6天和第10天出现的间充质细胞分别称为hiPSC-imSMCs和hiPSC-SMCs,qPCR分析显示,JAG1在hiPSC-imSMCs中高表达,提示未成熟的SMCs(imSMCs)可能具有更高的诱导胆管细胞分化的潜力。
接着,研究人员通过建立3D共培养系统,将含有JAG1、TGF 1和Laminin 511的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血管与肝类器官结合,成功诱导出胆管样结构。胆管细胞在三周培养期内分化,形成了具有典型胆管标志物和结构特征的胆管样结构。该系统有效地模拟了胆管细胞的分化过程,验证了其作为研究胆管发育模型的潜力。
图1:优化的人iPSC来源血管在hiPSC血管掺入的肝类器官(BVLO)中诱导管状胆管结构
研究人员对含有血管的肝类器官(BVLO)中生成的hiPSC-胆管进行了结构和功能分析。他们发现这些胆管形成了管状结构,并具有紧密连接和微绒毛等典型的胆管上皮细胞特征。此外,这些胆管表现出了依赖多药耐药蛋白1(MDR1)的排泄和分泌功能。研究人员还检测到了 -谷氨酰转移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这进一步证实了hiPSC-胆管的功能性。总的来说,BVLO中的hiPSC-胆管成功再现了真实胆管的结构和功能。
当将来源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的肝祖细胞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的肝脏表面时,研究人员观察到移植后的胆管细胞在其顶端表面表达了OPN和乙酰化微管蛋白。这些标志物在体外培养环境中并未出现,表明这些细胞在体内环境中进一步成熟了。
为了验证移植的胆管细胞是否与宿主的胆管系统相连,研究人员向移植了胆管的小鼠肝组织中注射了碳墨水,并进行了免疫荧光分析。结果证实,移植的胆管细胞确实与宿主的肝内胆管建立了连接。这表明体内环境不仅促进了胆管细胞的高度成熟,而且还帮助它们与宿主的胆管系统形成了功能性连接。
图2:BVLO体外和体内功能表征
为进一步研究BVLO移植对胆汁淤积性疾病的作用,研究人员在免疫缺陷小鼠中通过胆管结扎(BDL)诱导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然后将BVLO移植到小鼠肝脏表面。结果显示,移植后的小鼠存活时间显著延长,胆红素水平降低,体重减轻程度减轻。分析显示,移植的胆管结构腔体变大,推测BVLO与宿主胆管的连接可能为受体肝脏提供了一个辅助的胆汁储存空间,从而暂时缓解了胆汁淤积的症状。
图3:BVLO肝表面移植后胆管结扎小鼠模型的存活率暂时提高
最后,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分析BVLO(胆管和血管类肝脏类器官)中的细胞组分,研究人员发现TGF 和Notch信号通路在胆管和血管的相互作用中发挥关键作用。
结果显示,BVLO中的细胞与人类成人肝脏细胞相似,特别是在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的亚群划分上,说明TGF 信号在内皮细胞-胆管细胞和间充质细胞-胆管细胞的相互作用中最为显著,而JAG1-NOTCH信号则主要在间充质细胞-胆管细胞的相互作用中激活。
图4:BVLO中的PV-BD相互作用
总体而言,本研究通过模拟胎儿肝脏发育中的门静脉-胆管相互作用,在hiPSC肝脏类器官中成功生成了胆管结构。研究表明,未成熟的平滑肌细胞(SMCs)在胆管发育的初期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人工血管的引入有助于胆管腔的形成。移植后的胆管结构显示出成熟的表型标志,但仍需进一步优化以实现完全成熟。该方法有效模拟了胆管发育异常,为研究先天性胆道疾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体外模型。(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Carolina, E., Kuse, Y., Okumura, A.et al.Generation of human iPSC-derived 3D bile duct within liver organoid by incorporating human iPSC-derived blood vessel.Nat Commun15, 7424 (202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Nature:重磅级新发现!健康女性机体的乳腺组织或存在与乳腺癌相似的罕见非整倍体上皮细胞 (2024-12-08)
- 《细胞》:好脂肪,办坏事!西湖大学团队揭秘多不饱和脂肪酸促进肿瘤转移的双重机制 (2024-12-08)
- Front Med:细胞内检查点有望用于开发基于NK细胞的癌症免疫疗法 (2024-12-08)
- Nature:新发现!社会关系或会改变人类机体的微生物组! (2024-12-07)
- EMBO J:揭示星形胶质细胞帮助大脑的主时钟保持时间机制 (2024-12-07)
- 郑州大学魏建伟/孙婷综述癌症液体活检的现状、挑战和未来前景 (2024-12-07)
- 李湘盈/高晓飞/童向民团队发现抗癌药物BRAF抑制剂可增强红细胞生成和治疗贫血 (2024-12-07)
- NEJM:重大进展!临床试验显示每年注射两次来那卡帕韦可使HIV感染风险总体降低96% (2024-12-06)
- Sci Rep双胞胎研究揭示:多吃果蔬,中老年人远离抑郁的秘诀! (2024-12-06)
- Science:揭示PIEZO离子通道依赖的机械传感对肠道干细胞的命运决定和维持至关重要 (2024-12-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