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山东大学初波团队等揭示抵抗铁死亡新机制,为肝损伤治疗带来新靶点 |
来源:生物世界 2024-10-11 14:10
该研究团队阐明了类固醇代谢物17-OH PREG通过GPR56/ADGRG1途径抵抗铁死亡的新分子机制,并首次揭示了GPCR和相应的信号传导调控的铁死亡在临床治疗中的潜在重要作用。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大的膜蛋白家族, 介导80%以上细胞跨膜信号转导,大约是34% 临床药物的直接靶标。在脊椎动物中,GPCR超家族根据序列和结构相似性被划分为五个家族。粘附类GPCR(aGPCR)作为GPCR的第二大家族,在调节细胞功能和介导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深入了解GPCR调节铁死亡的机制将有助于开发新的临床疗法来治疗相关疾病。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驱动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它与缺血再灌注损伤(IRI)、阿霉素诱导的组织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治疗和肿瘤抑制等疾病有关。机制上,铁死亡主要受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 原型谷胱甘肽(GSH)、铁死亡抑制蛋白1(FSP1)-泛醇(CoQH2)、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CoQH2,以及GTP环水解酶1(GCH1)-四氢生物蝶呤(BH4)等四个抗氧化系统的调控,将有毒的脂质过氧化物转化为无毒的脂醇,从而抑制铁死亡的发生。
然而,到目前为止,所有已知的基因都是通过非跨膜受体依赖的方式参与铁死亡。GPCR作为细胞外感知和细胞间通讯的核心调控者,是否通过调控铁死亡发挥功能尚不清楚。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代谢物在介导铁死亡相关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类固醇激素作为体内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在介导细胞凋亡或中已有报道,但关于类固醇激素在调节铁死亡中的作用知之甚少。
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团队和于晓教授团队合作聚焦于粘附类GPCR的配体鉴定、信号转导和生理功能研究,发现了识别类固醇激素的GPCR亚家族。例如,糖皮质激素的膜受体GPR97、孕酮的膜受体GPR126和DHEA的膜受体GPR64等,发现了粘附类受体家族是识别类固醇激素膜受体的受体亚家族,相关研究自2021年以来连续分别发表在Nature、Nature Chemical Biology、PNAS 杂志,重塑了多年来人们对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的认知。
2024年10月9日,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初波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孙金鹏教授团队,于晓教授团队,以及东南大学柴人杰教授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徐云飞教授团队,在 Cell Metabolism 期刊发表了题为:Sensing steroid hormone 17a-hydroxypregnenolone by GPR56 enables protection from ferroptosis-induced liver injur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鉴定了类固醇激素17 -羟基孕烯醇酮(17a-hydroxypregnenolone,17-OH PREG)的膜受体GPR56与铁死亡密切相关,首次揭示了17-OH PREG-GPR56-CD36轴介导的脂质代谢是一种新的抗铁死亡途径,其介导的信号转导是维持肝脏稳态的必要条件,为临床肝脏损伤中的治疗方法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的药物研究靶点和治疗策略。
研究团队首先通过体内实验在阿霉素(DOX)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中,筛选粘附GPCR表达变化,发现GPR56显著上调。进一步体外实验通过GPCR cDNA文库的筛选,寻找影响细胞铁死亡可塑性的受体,发现GPR56/ADGRG1的确改变了铁死亡的可塑性,GPR56的过表达可以有效地保护细胞免受铁死亡的损害。同时,GPR56的缺失改变了多种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并加剧DOX或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肝损伤。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GPR56通过促进CD36的内吞-溶酶体降解的途径,从而降低了含有游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磷脂的丰度,从而有效地抑制铁死亡。
为了寻找GPR56的有效激动剂,研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类固醇代谢物的筛选,发现补充17 -羟基孕烯醇酮(17-OH PREG)可以显著增强细胞对铁死亡的抵抗力,并以GPR56依赖的方式保护细胞免受铁死亡。由于大多数类型的临床组织损伤很难提前服用药物以避免组织损伤的发生。
该研究团队的发现揭示了17-OH PREG在损伤后显著减轻了急性和慢性肝损伤。从临床角度来看,该研究发现,通过治疗性给予17-OH PREG治疗肝病可能有效地帮助预防急性和慢性肝衰竭。
综上所述,该研究团队阐明了类固醇代谢物17-OH PREG通过GPR56/ADGRG1途径抵抗铁死亡的新分子机制,并首次揭示了GPCR和相应的信号传导调控的铁死亡在临床治疗中的潜在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肝脏损伤的潜在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深度剖析了GPCR受体与铁死亡之间的紧密联系,为临床铁死亡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博士后林慧、山东大学博士马传顺、博士庄晓、齐鲁医院博士后刘硕、博士刘冬以及滨州医学院硕士张明祥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山东大学初波教授、孙金鹏教授、于晓教授、东南大学柴人杰教授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徐云飞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代谢领域知名专家重庆医科大学阮雄中教授为该研究提供了重要帮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2024年医药并购交易:肿瘤降温,自免热潮 (2024-12-22)
- BMJ:哈佛团队发现,每周吃142克黑巧克力的人,患2型糖尿病风险下降21% (2024-12-21)
- Cell:一种起源自转座子的IFNAR2蛋白变体调节着人类干扰素信号传导,可能解释着为何不同的人对相同的病原体感染产生不同的反应 (2024-12-21)
- 拥抱AI,颜宁团队连发两篇论文,开发“酷寻”策略,探寻未知新蛋白,开启结构生物学新范式 (2024-12-21)
- Nature子刊:柴人杰团队等揭示GPR156在维持听觉功能中的激活机制 (2024-12-21)
- Nature:皮肤竟也是“自主免疫工厂”?揭开免疫学的新篇章 (2024-12-21)
- Nat Genet:染色体混乱或会促进白血病对疗法的耐受 有望帮助开发新型靶向性疗法 (2024-12-20)
- Cell:蛋白流动性降低是导致慢性疾病的致病机制,有望开发新的疗法 (2024-12-20)
- Nature Aging:梅奥医学中心发现新型衰老标志物——IL (2024-12-20)
- Science:机体神经元保护的性别差异或有望揭示阿尔兹海默病的新型疗法靶点 (2024-12-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