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你每天吃的食用油,可能正在悄悄喂养癌细胞 |
![]() |
当餐桌上的油脂成为癌细胞 燃料 :一个被忽视的饮食陷阱
现代人餐桌上常见的植物油和加工食品中富含一种名为omega-6亚油酸(Linoleic Acid, LA)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虽为人体必需,但最新发表在《科学》的研究发现,它可能成为某些乳腺癌的 隐形推手 。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超过50%的乳腺癌病例发现,mTORC1信号通路(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的异常激活与肿瘤生长密切相关。这条通路像细胞内的 总指挥 ,整合营养信号并驱动细胞增殖。然而,过去对mTORC1的研究多聚焦于葡萄糖和氨基酸,而脂肪的作用长期被忽视。研究团队首次揭示:omega-6 LA能通过一种名为FABP5的脂质伴侣蛋白,直接激活mTORC1,进而刺激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一种恶性程度高、缺乏靶向疗法的乳腺癌亚型)的肿瘤生长。
脂肪的 双重身份 :必需营养素 vs. 致癌帮凶
omega-6 LA和omega-3亚麻酸(Alpha-Linolenic Acid, ALA)同为人体无法合成的必需脂肪酸,但它们在体内的作用截然不同。omega-6 LA是促炎性前列腺素的前体,而omega-3 ALA则以抗炎特性著称。
研究团队在细胞实验中发现:仅需30微摩尔( M)的omega-6 LA,就可在30分钟内激活mTORC1信号,而同等浓度的omega-3 ALA毫无效果。更惊人的是,这种效应具有 癌症亚型特异性 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中,omega-6 LA完全无法激活mTORC1;但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其促增殖效果甚至能与血清中的生长因子相媲美(P 0.01)。
数据亮点:
添加omega-6 LA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率提升40%(P 0.05),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无变化。
动物实验中,高omega-6饮食使肿瘤体积增长2.3倍(P 0.001),且肿瘤内FABP5蛋白水平飙升3倍。
FABP5:藏在癌细胞中的 脂肪传感器
为何同样的脂肪酸在不同乳腺癌亚型中效果迥异?答案指向一个关键蛋白 脂肪酸结合蛋白5(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5, FABP5)。
通过对临床样本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血清中,FABP5的表达量比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高出2-3倍(P 0.001)。这种蛋白像一把 分子钥匙 ,能特异性结合omega-6 LA,并将其运送到mTORC1复合体附近。
机制突破:
FABP5的N端含有一个独特的 TOS样模体 (FDEYM序列),可直接与mTORC1的核心组件Raptor蛋白结合。
当omega-6 LA与FABP5结合后,其结构发生改变,暴露出核定位信号,促使mTORC1向溶酶体迁移并激活(实验显示溶酶体定位效率提升60%,P 0.05)。
若敲除FABP5基因,omega-6 LA的促癌效应完全消失,证明二者存在 锁钥关系 。
从实验室到餐桌:高omega-6饮食如何 喂养 肿瘤
为验证饮食干预的效果,研究团队设计了两种等热量的小鼠饲料:一组以红花油(含80% omega-6 LA)为主要脂肪来源,另一组以亚麻籽油和鱼油(富含omega-3)替代。
实验结果触目惊心:
仅12天的高omega-6饮食,小鼠血清中omega-6 LA浓度上升4倍(P 0.001),胰腺和肝脏的mTORC1信号活性增强2倍。
移植三阴性乳腺癌的小鼠中,高omega-6组肿瘤生长速度比对照组快3.1倍(P 0.001),且肿瘤微环境中的FABP5浓度飙升2.8倍。
临床数据显示,新确诊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中,omega-6 LA和FABP5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 0.01)。
为什么三阴性乳腺癌 独爱 omega-6脂肪?
三阴性乳腺癌因缺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受体而得名,约占乳腺癌病例的15-20%,却贡献了过半的乳腺癌相关死亡。这项研究首次从代谢角度揭示了其恶性行为的根源:
进化陷阱:单细胞测序显示,正常乳腺基底细胞本就高表达FABP5,而三阴性乳腺癌正起源于此类细胞。当饮食中omega-6 LA过量时,这些细胞更易被 点燃 。
代谢成瘾:FABP5不仅运输脂肪酸,还能通过激活PPAR 等转录因子,形成促癌正反馈循环。敲除FABP5后,肿瘤细胞即使接触omega-6 LA也无法增殖(P 0.01)。
微环境助力:肿瘤细胞分泌的FABP5可进入血液,像 激素 一样远程激活周围正常细胞的mTORC1信号,形成促癌旁分泌网络(实验显示旁分泌效应使正常细胞增殖率提升35%)。
重新定义 健康脂肪 :我们该如何选择食用油?
这项研究为公众敲响警钟:并非所有不饱和脂肪都安全。现代饮食中omega-6与omega-3的比例已从1:1失衡至20:1,这种变化可能悄然助长癌症风险。
健康考量:
减少红花油、玉米油、大豆油等富含omega-6的植物油,改用橄榄油(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或亚麻籽油。
增加深海鱼类、核桃、奇亚籽等omega-3来源,对抗炎症微环境。
加工食品谨慎选择:饼干、油炸零食中常用廉价植物油,易导致omega-6摄入超标。
未来:从 一刀切 到精准营养干预
未来的营养学研究可能需要考虑癌症亚型和分子标志物。
对于FABP5高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严格限制omega-6摄入可能成为辅助治疗手段。
流行病学调查需重新设计,过去将乳腺癌视为单一疾病的研究可能掩盖了亚型特异性关联。
这项研究不仅改写了我们对膳食脂肪的认知,更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工业化饮食的裹挟下,某些 必需营养素 可能正成为癌细胞的帮凶。当一块炸鸡或一包薯片下肚时,你是否想过,那些金黄的油脂正在为体内的 潜伏者 输送弹药?
科学照亮了答案,而选择权,始终在我们手中。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自然·代谢》:太神奇了!科学家首次证实,大脑和肠道之间可双向互动,下丘脑可以在2 (2025-05-10)
- Nature:细胞的“压力山大”时刻,揭秘生命应对手忙脚乱的终极智慧 (2025-05-09)
- 上海交大/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作最新Nature论文:为这一世界难题带来全新解决方案 (2025-05-09)
- 老年医学科建设与治理指南 (2025年版) (2025-05-09)
- 憾失诺奖!陈列平在Nature Medicine发文,回顾自己发现PD (2025-05-09)
- Nature头条:有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刷手机时间更长 (2025-05-09)
- Cell:核糖体“撞车”引发的基因命运!m⁶A调控mRNA降解的意外发现! (2025-05-08)
- 赛诺菲亮相第二十七届科博会 (2025-05-08)
- EHJ:震惊!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竟能大幅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且保护效应长达8年时间 (2025-05-08)
- EASL重磅!SCG101一期临床展现乙肝清除、肿瘤消退双重功效 (2025-05-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