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Stem Cell:郭峰团队开发新型类器官技术平台,解决坏死、缺氧等问题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3-21 09:59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受血管网络启发的可扩散(vascular network-inspired diffusible,VID)支架,以模拟生理扩散物理特性,用于生成功能性类器官,并表征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郭峰团队(蔡虹威为第一作者)在 Cell 子刊Cell Stem Cell上发表了题为:Vascular network-inspired diffusible scaffolds for engineering functional midbrain organoids的研究论文【1】。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受网络启发的可扩散支架,用于构建功能性中脑类器官,能够在常规培养板中减少类器官的、缺氧等问题,还增强了类器官的生理相关功能和药理学反应。
郭峰,2007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2015年博士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工程科学与力学博士学位,此后在斯坦福大学接受博士后训练。现为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智能系统工程系研究员。研究方向集中在基于微流控、声学和人工智能的智能生物医学设备、传感器和系统的开发,以及用于大脑疾病和癌症的转化应用。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受血管网络启发的可扩散(vascular network-inspired diffusible,VID)支架,以模拟生理扩散物理特性,用于生成功能性类器官,并表征其药物反应。
具体而言,通过 3D 打印的网状管状通道网络构成的 VID 支架,在常用的培养板中成功培育出了人类中脑类器官(human midbrain organoid),而且几乎没有坏死和缺氧现象。
与传统类器官相比,该研究构建的类器官发育出更具生理相关性的特征和功能,包括中脑特异性身份、氧代谢、神经元成熟以及网络活动。此外,与存在显著扩散限制的传统类器官相比,这些经过工程改造的类器官还能更好地重现药理学反应,例如对药物暴露后的神经活动变化。
该研究的亮点:
3D 打印支架模拟血管网络的生理扩散物理特性;
工程化 3D 类器官培养物,减少坏死、缺氧和细胞应激;
增强了类器官的生理相关功能和药理学反应。
总的来说,该平台可能为类器官的开发和治疗创新提供新见解。
相关阅读:
2023年12月12日,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郭峰团队(蔡虹威为第一作者)在Nature子刊Nature Electronics上发表了题为:Brain organoid reservoir computing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研究论文【2】。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由电子硬件和大脑类器官(Brain organoid)组成的混合神经形态计算系统,可以执行如语音识别和非线性方程预测等人工智能(AI)任务。这一研究凸显出一种可能的方法,或可克服现有计算硬件的一些限制。
用于AI计算的无监督学习的大脑意识
论文链接:
1.https://www.cell.com/cell-stem-cell/abstract/S1934-5909(25)00049-9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8-023-01069-w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ure:科学家成功绘制出人类炎性肠病的全球地图 (2025-05-03)
- 肿瘤演化的“秘密武器”!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ecDNA维持与DNA损伤应答之间的相互作用 (2025-05-03)
- Nature Cancer:山东大学姜新义/史本康团队开发原位CAR (2025-05-03)
- JAMA:二甲双胍再显神通!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对于超重或肥胖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而言,二甲双胍可以显著减轻疼痛 (2025-05-03)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大年作为第一作者发表Nature论文,发现易患癌细胞的共同特征 (2025-05-03)
- Cancer Discov:解锁免疫治疗新钥匙!PLT012抗体助力攻克肝癌免疫难题 (2025-05-03)
- STTT:中山大学徐瑞华/鞠怀强团队发现,ACAT1会召集自然杀伤细胞对抗肠癌! (2025-05-02)
- Science子刊:新研究发现ATP可以防止与帕金森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相关的蛋白的有害聚集 (2025-05-02)
- Science:别再只怪吃得多!研究发现中年内脏脂肪扩张的关键“脂肪建造师” (2025-05-02)
- 研究提出准确识别基因组间直系同源共线性的新方法 (2025-05-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