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早产儿肠道危机!Stem Cell Res Ther:凝血酶预处理间充质基质细胞外囊泡能有效缓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 |
拯救早产儿肠道危机!Stem Cell Res Ther:凝血酶预处理间充质基质细胞外囊泡能有效缓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3-28 13:00
本研究发现,凝血酶预处理间充质基质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囊泡在体外可改善细胞活力、调节炎症,在体内能减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小鼠症状、保护肠道干细胞,或可成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治疗新选择。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孩子的健康是头等大事。但对于一些早产儿家庭,却可能要面临一个可怕的疾病 性小肠结肠炎(NEC)。这是一种严重的胃肠道疾病,主要发生在早产儿身上,发病率约为7%,平均死亡率在20%-30%。即便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NEC依旧是新生儿健康的一大威胁。它会引发肠道的严重炎症和坏死,常常需要进行肠道切除手术,后续还可能导致短肠综合征,影响孩子的长期健康和神经发育。目前,针对NEC还缺乏特效治疗方法,所以,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医学领域的重要任务。
近期,Stem Cell Res Ther上发表的一项研究Thrombin-precondition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ttenuate experimen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给NEC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研究人员关注到了凝血酶预处理间充质基质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囊泡(thMSC-EVs),研究其对NEC的治疗效果。
研究人员先在体外模拟NEC的发病环境进行实验。结果显示,与普通的间充质基质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囊泡(na veMSC-EVs)相比,thMSC-EVs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在高渗、缺血和低温(HIT)环境下的IEC-6细胞实验中,thMSC-EVs显著提高了细胞的存活率。在脂多糖(LPS)处理的原代大鼠腹膜巨噬细胞实验中,它能降低促炎细胞因子(如IL-1 、IL-1 、TNF- )的水平,同时提升抗炎细胞因子TGF- 的水平。这表明thMSC-EVs在体外具有抗凋亡、增强细胞完整性和抗炎的作用。
图 1:thMSC-EVs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体外模型中显著改善细胞活力、细胞完整性和炎症
接着,研究进入到动物实验阶段。研究人员建立了NEC小鼠模型,给患病小鼠腹腔注射thMSC-EVs。结果发现,接受治疗的小鼠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肠道损伤减轻,肠道标记物的表达得到维持。thMSC-EVs在NEC小鼠的肠道中聚集更多,说明它能够地作用于受损肠道。从组织学角度看,thMSC-EVs减少了肠道绒毛的损失和细胞死亡,增加了杯状细胞的数量,有助于肠道的修复和再生。此外,它还降低了与肠道损伤相关的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的表达,减少了促炎细胞因子IL-1 的产生。
图 2:腹腔注射thMSC-EVs改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诱导的小鼠幼崽的临床症状
图 3:腹腔注射thMSC-EVs减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诱导的小鼠幼崽的组织学损伤
为了进一步研究thMSC-EVs对成熟肠细胞的影响,研究人员构建了NEC小鼠来源的类器官模型。实验结果表明,thMSC-EVs能显著增加OLFM4和Claudin-4的表达,降低蔗糖酶-异麦芽糖酶、防御素和嗜铬粒蛋白A等应激相关标记物的表达,这意味着thMSC-EVs有助于促进肠细胞的成熟,减轻肠道的应激反应。
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人员还发现,thMSC-EVs在抗凋亡、抗炎、细胞黏附和Wnt信号通路等方面比na veMSC-EVs更为丰富。这些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如THBS1、TIMP1、ANXA1等,可能是thMSC-EVs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充分展示了thMSC-EVs在治疗NEC方面的潜力。在体外,它可以提高细胞活力、增强细胞屏障功能和调节炎症反应;在体内,它能够改善疾病症状、减轻肠道损伤、保护肠道干细胞;在类器官模型中,它有助于肠细胞的成熟和修复。虽然目前距离临床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但thMSC-EVs为NE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深入的研究,让这一成果早日应用到临床,为那些受到NEC困扰的早产儿带来健康的希望。(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Hwang S, Sung SI, Kim YE, et al. Thrombin-precondition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ttenuate experimen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Stem Cell Res Ther. 2025;16(1):101. Published 2025 Feb 28. doi:10.1186/s13287-025-04243-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全国首个!干细胞成功“治愈”糖尿病,新疗法获批临床 (2025-04-26)
- 研究揭示糖尿病心肌损伤中代谢 (2025-04-25)
- JCI:科学家有望利用常见的抗寄生虫药物来阻断侵袭性皮肤癌的生长 (2025-04-25)
- PLoS Pathog:科学家识别出参与严重寄生虫病发生的特殊免疫系统蛋白 (2025-04-25)
- 广州落地基于数字人平易近币智能合约的医疗推销资金结算场景 (2025-04-25)
- 到2030年中国规上医药工业企业根本完成数智化转型全笼罩 (2025-04-25)
- 对于延续施行赋闲保险稳岗惠平易近政策步伐的关照 (2025-04-25)
- 北京大学发表最新微生物组方面的Cell论文 (2025-04-25)
- “一心不能二用”是真的!Neuron:人类大脑处理速度仅10比特/秒,面对复杂任务容易卡顿 (2025-04-25)
- CAR (2025-04-2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